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
乐山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4年03月26日 10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夹江县海滨农场的高效率智能化育秧系统。(夹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田、摆盘、裹泥、撒谷、盖膜……3月21日,犍为县罗城镇二龙村君哥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示范基地里,村民有条不紊地劳作。

    “我们计划分三批次育70亩水稻秧苗,目前已经完成40亩左右,争取在4月上旬完成。”抢抓农时,为罗城镇及周边地区育出适合大田移栽的秧苗,是农场负责人卞小红最近操心的头等大事。

    近日,乐山市举行农村工作“第一会”,提出要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质效年”主基点,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良”融合 促进粮食提效丰产

    连日晴好,嘉州大地春耕备耕一片火热。

    3月18日,乐山市沙湾区踏水现代粮油农业园的旱稻试验田内,农业专家耐心地指导村民播种旱稻种子,这是沙湾区解决传统水稻“靠天吃饭”的尝试。

    “预计今年天气相对少雨,旱稻的种植推广很有必要。”负责试验田旱稻种植的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严邦奇介绍,去年首次试种效果较好,今年将扩大面积,分两季试种两个品种的旱稻40亩。与传统水稻相比,旱稻省去了育苗和移栽环节,具有节水、抗旱、保土等优势。

    今年,乐山市委提出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技“五良”融合发展。对此,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在试种旱稻外,还将利用先进育秧育苗中心,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水稻育秧1000亩。

    在夹江县,智能化成为粮食提效丰产“先手棋”。

    3月上旬,夹江县全新引进的一条育秧智能化流水生产线,在海滨农场水稻育秧基地正式启用。装载机把营养土装进料箱,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产出育秧盘,再转运至温室大棚育苗,最后通过传送带运送到田间。海滨农场负责人刘海兵说,在这条生产线上,从培土、播种、喷淋到叠盘、码垛,是一套完整流程,“一个小时育秧150亩,每天8个小时可达1000亩以上,比以前育秧设备效率提升4倍。”

    目前,海滨农场拥有拖拉机、装载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以及烘干机等配套设备100台套,能够满足海滨农场2000亩及周边种粮农户10000余亩的种收需求。

    分类施策推进“五良”融合发展,从乐山市市中区的机械化大棚蔬菜移栽,到五通桥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到峨边县“手把手”技术到田农技服务,乐山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画卷万象“耕”新。

    乐山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叶道理说,今年乐山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引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7万亩以上,加快打造6个粮油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

    因地制宜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乐山有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总体规模已达到680万亩。

    今年乐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深入实施四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把发挥特色产业集群联农带农作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也附加在壮大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中。

    在沐川县底堡乡花园村魔芋初加工厂,魔芋出川强村公司负责人邹品权介绍,公司已与浙江海通食品集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等达成合作意向,“订单涉及魔芋系列产品、羊肚菌、蔬菜、柑橘、土鸡、鸡蛋等,今年截至目前营收已经突破10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前,沐川县探索实施“强村公司+村集体+业主+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村集体经济,陆续组建了山水乌蒙、硒米出川、竹乡农旅等一批强村公司。

    “强村公司的组建,让村集体变身经营主体,乡村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村集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叶道理介绍,乐山市已有“强村公司”34家,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突破400个,初步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位于犍为县“万顷茶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舞雩镇银桥村,乡村产业也发生“蝶变”。3月15日,记者在银桥村的茶山上看到,茶垄之间的枇杷树上已经闪出丰收的金光。银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万荣华介绍,得益于精细化的套种管理,该村茶、花、果轮作轮收,四季皆有收成,村集体经济包销兜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0.9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4万元,增长超过300%。

    最近,银桥村村“两委”还在与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讨论春茶和枇杷下树后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希望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一倍。”万荣华说。

    因地制宜谋发展,乐山各地涌现乡村全面振兴新实践。“我们村属于丘区地形,山上种茶、山下种粮比较符合我们的实际。”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党委书记肖国贵说,新场镇推行“春种粮、秋种药”和“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产业模式,引进12个经营业主规模化发展水稻、茶叶、苗木7000余亩,土地流转率达78%,村集体资产达到5000万元。

    当前,乐山全域乡村加快步伐学习运用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全力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
    乐山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4年03月26日 10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夹江县海滨农场的高效率智能化育秧系统。(夹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田、摆盘、裹泥、撒谷、盖膜……3月21日,犍为县罗城镇二龙村君哥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示范基地里,村民有条不紊地劳作。

    “我们计划分三批次育70亩水稻秧苗,目前已经完成40亩左右,争取在4月上旬完成。”抢抓农时,为罗城镇及周边地区育出适合大田移栽的秧苗,是农场负责人卞小红最近操心的头等大事。

    近日,乐山市举行农村工作“第一会”,提出要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质效年”主基点,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良”融合 促进粮食提效丰产

    连日晴好,嘉州大地春耕备耕一片火热。

    3月18日,乐山市沙湾区踏水现代粮油农业园的旱稻试验田内,农业专家耐心地指导村民播种旱稻种子,这是沙湾区解决传统水稻“靠天吃饭”的尝试。

    “预计今年天气相对少雨,旱稻的种植推广很有必要。”负责试验田旱稻种植的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严邦奇介绍,去年首次试种效果较好,今年将扩大面积,分两季试种两个品种的旱稻40亩。与传统水稻相比,旱稻省去了育苗和移栽环节,具有节水、抗旱、保土等优势。

    今年,乐山市委提出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技“五良”融合发展。对此,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在试种旱稻外,还将利用先进育秧育苗中心,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水稻育秧1000亩。

    在夹江县,智能化成为粮食提效丰产“先手棋”。

    3月上旬,夹江县全新引进的一条育秧智能化流水生产线,在海滨农场水稻育秧基地正式启用。装载机把营养土装进料箱,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产出育秧盘,再转运至温室大棚育苗,最后通过传送带运送到田间。海滨农场负责人刘海兵说,在这条生产线上,从培土、播种、喷淋到叠盘、码垛,是一套完整流程,“一个小时育秧150亩,每天8个小时可达1000亩以上,比以前育秧设备效率提升4倍。”

    目前,海滨农场拥有拖拉机、装载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以及烘干机等配套设备100台套,能够满足海滨农场2000亩及周边种粮农户10000余亩的种收需求。

    分类施策推进“五良”融合发展,从乐山市市中区的机械化大棚蔬菜移栽,到五通桥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到峨边县“手把手”技术到田农技服务,乐山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画卷万象“耕”新。

    乐山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叶道理说,今年乐山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引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7万亩以上,加快打造6个粮油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

    因地制宜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乐山有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总体规模已达到680万亩。

    今年乐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将深入实施四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把发挥特色产业集群联农带农作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也附加在壮大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中。

    在沐川县底堡乡花园村魔芋初加工厂,魔芋出川强村公司负责人邹品权介绍,公司已与浙江海通食品集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等达成合作意向,“订单涉及魔芋系列产品、羊肚菌、蔬菜、柑橘、土鸡、鸡蛋等,今年截至目前营收已经突破10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前,沐川县探索实施“强村公司+村集体+业主+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村集体经济,陆续组建了山水乌蒙、硒米出川、竹乡农旅等一批强村公司。

    “强村公司的组建,让村集体变身经营主体,乡村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村集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叶道理介绍,乐山市已有“强村公司”34家,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突破400个,初步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位于犍为县“万顷茶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舞雩镇银桥村,乡村产业也发生“蝶变”。3月15日,记者在银桥村的茶山上看到,茶垄之间的枇杷树上已经闪出丰收的金光。银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万荣华介绍,得益于精细化的套种管理,该村茶、花、果轮作轮收,四季皆有收成,村集体经济包销兜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0.9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4万元,增长超过300%。

    最近,银桥村村“两委”还在与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讨论春茶和枇杷下树后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希望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一倍。”万荣华说。

    因地制宜谋发展,乐山各地涌现乡村全面振兴新实践。“我们村属于丘区地形,山上种茶、山下种粮比较符合我们的实际。”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党委书记肖国贵说,新场镇推行“春种粮、秋种药”和“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产业模式,引进12个经营业主规模化发展水稻、茶叶、苗木7000余亩,土地流转率达78%,村集体资产达到5000万元。

    当前,乐山全域乡村加快步伐学习运用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全力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