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 攀枝花持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雷窝村村民在工厂化育苗区内查看西红柿苗生长情况。记者 何海洋 摄
“空气温度18.9℃、空气湿度85.3%……”10月16日上午9点,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村民冷兴瑶打开手机,通过物联云平台察看蔬菜大棚里的情况,调整棚内光照、水肥等环境。冷兴瑶感慨:“过去种菜,是和土地打交道,现在是和数据打交道。”
作为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攀枝花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去年,攀枝花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至1.97。如何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让城乡在奔富路上更好地共享数字红利,成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产业要振兴,数字来赋能
在雷窝村的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内,一床床新育的西红柿苗绿意盎然。冷兴瑶就是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她介绍,合作社拥有1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区、5000平方米观光采摘体验区、5万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区、2500平方米无土栽培示范温室,全部建有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装置,“可实现线上自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降温、补光等控制。”
从视频画面,到土壤湿度温度、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这些蔬菜大棚的数据被实时传送到几公里外的米易县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据介绍,该中心建成投用以来,已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大数据决策、虫害预测、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推动园区高效节水灌溉、绿色防控普及率达98%以上,年可节约33%的人工成本、节省30%用水量、减少20%施肥量。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在农业生产环节。近年来,攀枝花为加快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搭建起以芒果等特色水果为服务重点的产业化大数据平台——“陌农帮”,以提供农业产业前端、中端、后端全产业链服务为目的,已开发线上农资商城、物联网智能识别及灾害监测预警、农业信息资讯、农业技术知识库、农药复配、供销信息、质量安全追溯等功能板块。
“不仅可以线上卖货,遇到复杂的种植问题,我们还可以预约专家线下指导。”注册农户陈伟说。据悉,“陌农帮”目前已在攀枝花布局11个线下技术服务中心,覆盖40余个行政村,组建2支专业农技服务团队,开展线下技术培训服务220余次,服务超5800人次。
政务数字化,治理现代化
在攀枝花,乡村的数字化建设带来的不光是生产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增长。
日前,攀枝花首个数字乡村平台在仁和区福田镇建成投入使用。福田镇地处川滇交界,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之前,防诈反诈普及、防火防汛宣传、极端天气提醒等信息,只能通过微信群、电话通知甚至是入户宣传的方式开展,工作量大且效率相对低下。
去年,福田镇启动了数字乡村平台建设,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了镇村两级应急广播、重要路段监控、服务信息推送、数字党建、综合治理和惠民服务等智能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将各项政策信息高效地传递到每户人家,另一方面也能够将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及时收集回来。”福田镇相关负责人说,这实现了“乡村治理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
在“数字+税务”方面,紧盯县域偏远农村办税缴费难题,攀枝花市税务局打造了“花城税服·村村达”服务品牌,把便民办税缴费举措落实到户。该服务品牌以村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依托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协助开展社保缴费辅导、代开发票辅导、税费政策咨询等服务,切实降低村民办税缴费的时间成本。
“我们村番茄、芒果种得比较多,近几年还发展了椪柑、蓝莓、牛油果这些水果种植,销售开发票是个大问题。以前要到县城办税大厅开发票,现在在手机上就能开具,随时随地,很方便!”米易县撒莲镇湾崃村党总支书记周飞伍感叹。
“数字工具在促进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化方面至关重要。”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在积极推动“数字+教育”“数字+医疗”等公共服务模式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
数字惠民生,幸福感更强
近日,米易县草场镇仙山村新架设的5G基站已经开始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该基站建成后可实现超4平方公里的5G网络深度覆盖。“之前村里网络信号不是很稳定,这个基站用起来就好了。”在一旁围观的仙山村村民吴先生高兴地说。
攀枝花市通信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所有乡镇已实现光纤通镇率100%,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光缆通达率100%、4G/5G网络覆盖率100%。全市无线通信基站总数超过1.3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3952个,4G基站7485个。
依托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也有了数字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仁和区仁和镇原来的大竹河水厂建成于2012年,由于设施设备及管网老化、村民用水量增加,水厂的水质、水量已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用水需求。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喝上“放心水”,当地组织实施了大竹河水厂及管网改造工程,将其改造为“智慧水厂”。
仁和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大竹河水厂采用智控技术,实现了净水处理设备及水厂安全运行自动化远程控制,实现无人值守;新装设的水表均可远程抄表,节省人工成本;村民也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口进行水费充值,更加方便快捷。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攀枝花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还针对农村“一老一小”群体推出了数字化AI应用服务。通过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智能魔盒等设备,家人可以便捷了解到佩戴人员的健康状况,还能通过实时定位和电子围栏功能快速掌握异常情况,“近期,平台还上线了医疗问诊、挂号服务等功能,为村民节省就医时间和成本。”
从田间到灶头,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数字技术正潜移默化地改变攀枝花的乡村面貌。(记者 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