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从铸造到制造再到智造
地标产业加速成势
地标产业加速成势
白鹤滩水电站。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供图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厂区内的综合能源示范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供图
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这里举办。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原之上,唐古拉山脉的风呼啸而过,点亮世界屋脊的灯。日前,我国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海拔5050米的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首批5台单机容量3.6兆瓦的风机成功接入电网,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过2亿千瓦时,可以满足周边近14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凉山深处,金沙江的水奔腾,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一环。这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16台中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白鹤滩探索旋转的极限,为“西电东送”提供强大支撑。
精品,源于匠心。从山巅到峡谷,从高原到海洋,无数“国之重器”的钢铁身躯上,都烙印着“德阳”二字。
“重装之都”是世界认识德阳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人们更频繁地在前面冠以“清洁”二字,这源于去年首次在德阳举办的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更源于近年来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取得的不俗成绩。目前,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由德阳制造。今年上半年,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值达360亿元、同比增长10.2%,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见成效。
时隔一年,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再次落户德阳。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人们试图从这届大会中再次找寻清洁能源新的技术路径和未来前景。
德阳,准备好了吗?肩负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历史使命,德阳正持续深化老工业基地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做好城市转型升级,抢占新赛道、冲刺世界级。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产业集群”。
如今的德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基本形成清洁能源装备“源网荷储”全产业链。聚焦推进产业集群化,德阳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聚焦“链主+配套”融通发展,鼓励“链主”企业开展长协采购,通过标准、技术、采购合同和参股等形式与链主企业形成配套产业战略联盟,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服务、协作配套能力。同时,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构建以德阳经开区为主,德阳高新区、天府数谷、凯州新城为辅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格局。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塑造“创新优势”。
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3年,德阳累计攻克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424项,其中68项达国际一流水平、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紧抓全国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调整机遇,德阳以创建中国装备科技城为目标,全面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引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体系。以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引领,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机构科技成果源头对接,布局建设一批清洁能源装备中试基地,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能级跃迁”。
聚焦新型工业化建设,德阳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改革,坚持“大小两端”协同发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改革,鼓励支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头部企业向研发设计、集成服务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提高全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绿色示范工厂、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拓展“市场版图”。
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深化本地清洁能源装备龙头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合作,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开辟海外市场。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重大机遇,推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协同发展。主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加大与东部地区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端应用端的协同力度。统筹资源环境、研究开发、市场应用、人才引育、开放合作、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支持政策,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开幕在即,让我们再次进入“德阳时间”。(记者 曹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