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守住耕地红线兜稳兜牢“粮袋子”

  • 2023年03月21日 10时30分
  • 来源: 绵阳市府
  • 【字体:
  • 春暖花开景色美,不负农时不负春。阳春三月,正值春种备耕好时节。绵阳市各地田间地头生机勃勃,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长势喜人,热闹的机耕路上,农机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的农耕景象。

    绵阳作为农业大市,如何确保这片肥沃的土地“姓农”,严格精细的长效化保护机制不可或缺。近年来,绵阳市一直把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铁的纪律,通过压实责任、创新举措,逐步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大格局。广阔农田正焕发出新一轮勃勃生机。

    坚持规划引领 确定保护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守牢耕地红线,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

    去年,绵阳市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全市划定耕地保护面积52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457.9万亩,形成了可考核、可审计、可追责的划定成果,并于去年11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正式启用。

    “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框架。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并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三区三线”的划定,有助于绵阳市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第一优先序”,结合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成果,将全市523.5万亩现状耕地纳入保护目标。将最优质、最精华、生产能力最好的456万亩长期稳定耕种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应保尽保”。

    “成果一经启用,将严格刚性执行,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市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

    坚持以建促保 突出问题整治

    万物新绿,春风拂面,安州区黄土镇人民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远处山头传来“突、突、突”的挖掘机“啃”石头的声音。“现在正加紧施工,力争3月底把项目实施区域的所有旱地都整理出来,好栽农作物。”村民吴大庆说。

    近年来,通过创新工作举措,绵阳市不断强化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现代农业(水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先后投入资金12.3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40.7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更加坚实。另一方面,聚焦历年来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对“非农化”“非粮化”、耕地撂荒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用地秩序更加规范。

    去年以来,绵阳市先后印发《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制止耕地“非农化”任务分工》《防止耕地“非粮化”任务清单》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和审查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在游仙区某违法用地项目现场看到,昔日违法建筑及游乐设施已拆除完毕,部分土地正在积极复耕。“我们坚决落实‘严起来’监管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杜绝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游仙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绵阳市陆续开展了“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日常动态巡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构建行政执法与行政检查衔接机制,对重点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公开查处。建立健全了土地管理违法失职行为问责制和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和造成不良影响责任人的责任。

    坚持公众参与 贡献更多“粮策”

    “最近天气晴好,这几片农作物都长得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平武县大桥镇新营村党支部书记薛贵财,也是该县“三级田长”队伍中的一员。入春以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发动村里党员和群众代表,时刻关注组内耕地,每周最少巡查一次,还要做好记录,一旦发现乱占乱建、撂荒抛荒、倾倒污染物等破坏耕地行为,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上级田长。

    “以前村民法治意识不强,在耕地上种树、挖塘、建房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时有发生。”“村级田长”薛贵财说,该村地少林多,田长制建立后,由各村民小组组长牵头,从源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巴掌大的地方,都有人过问。”薛贵财说。

    “天府粮仓”的基础支撑是打造天府良田。当前绵阳市正全面落实“田长制”,当好“护粮人”,现已初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而作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最小单元,村级田长直接面对田间地头,发挥监管职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性问题。

    为让小网格发挥更大作用,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目前全市已设立市级田长34人、县级田长224人、乡级田长1170人、村级田长2367人。全市还以“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注重宣传引导,凝聚保护共识,群众耕地保护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在交通要道、田间地头,各地还广泛设立“田长制”标志牌,保护范围、田长职责、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

    如今的绵阳,一张纵横交织、覆盖全域、针脚细密的耕地保护大网正加快向终端延伸,一套各级协同、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网格化长效机制正全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正在实现。

    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绵阳市将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绵阳“粮策”。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守住耕地红线兜稳兜牢“粮袋子”

  • 2023年03月21日 10时30分
  • 来源: 绵阳市府
  • 春暖花开景色美,不负农时不负春。阳春三月,正值春种备耕好时节。绵阳市各地田间地头生机勃勃,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长势喜人,热闹的机耕路上,农机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的农耕景象。

    绵阳作为农业大市,如何确保这片肥沃的土地“姓农”,严格精细的长效化保护机制不可或缺。近年来,绵阳市一直把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铁的纪律,通过压实责任、创新举措,逐步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大格局。广阔农田正焕发出新一轮勃勃生机。

    坚持规划引领 确定保护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守牢耕地红线,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

    去年,绵阳市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全市划定耕地保护面积52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457.9万亩,形成了可考核、可审计、可追责的划定成果,并于去年11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正式启用。

    “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框架。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并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三区三线”的划定,有助于绵阳市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第一优先序”,结合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成果,将全市523.5万亩现状耕地纳入保护目标。将最优质、最精华、生产能力最好的456万亩长期稳定耕种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应保尽保”。

    “成果一经启用,将严格刚性执行,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市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

    坚持以建促保 突出问题整治

    万物新绿,春风拂面,安州区黄土镇人民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远处山头传来“突、突、突”的挖掘机“啃”石头的声音。“现在正加紧施工,力争3月底把项目实施区域的所有旱地都整理出来,好栽农作物。”村民吴大庆说。

    近年来,通过创新工作举措,绵阳市不断强化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现代农业(水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先后投入资金12.3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40.7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更加坚实。另一方面,聚焦历年来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对“非农化”“非粮化”、耕地撂荒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用地秩序更加规范。

    去年以来,绵阳市先后印发《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制止耕地“非农化”任务分工》《防止耕地“非粮化”任务清单》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和审查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在游仙区某违法用地项目现场看到,昔日违法建筑及游乐设施已拆除完毕,部分土地正在积极复耕。“我们坚决落实‘严起来’监管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杜绝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游仙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绵阳市陆续开展了“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日常动态巡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构建行政执法与行政检查衔接机制,对重点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公开查处。建立健全了土地管理违法失职行为问责制和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和造成不良影响责任人的责任。

    坚持公众参与 贡献更多“粮策”

    “最近天气晴好,这几片农作物都长得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平武县大桥镇新营村党支部书记薛贵财,也是该县“三级田长”队伍中的一员。入春以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发动村里党员和群众代表,时刻关注组内耕地,每周最少巡查一次,还要做好记录,一旦发现乱占乱建、撂荒抛荒、倾倒污染物等破坏耕地行为,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上级田长。

    “以前村民法治意识不强,在耕地上种树、挖塘、建房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时有发生。”“村级田长”薛贵财说,该村地少林多,田长制建立后,由各村民小组组长牵头,从源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巴掌大的地方,都有人过问。”薛贵财说。

    “天府粮仓”的基础支撑是打造天府良田。当前绵阳市正全面落实“田长制”,当好“护粮人”,现已初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而作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最小单元,村级田长直接面对田间地头,发挥监管职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性问题。

    为让小网格发挥更大作用,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目前全市已设立市级田长34人、县级田长224人、乡级田长1170人、村级田长2367人。全市还以“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注重宣传引导,凝聚保护共识,群众耕地保护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在交通要道、田间地头,各地还广泛设立“田长制”标志牌,保护范围、田长职责、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

    如今的绵阳,一张纵横交织、覆盖全域、针脚细密的耕地保护大网正加快向终端延伸,一套各级协同、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网格化长效机制正全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正在实现。

    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绵阳市将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绵阳“粮策”。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