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聚集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
服务“创新金三角”绵阳这样做好协同

  • 2023年12月20日 09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2月初,在绵阳市科技局三楼会议室内,“科技助理”吴哲正与同事讨论一场重庆路演活动的筹备工作。上个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推动川渝科技协作热情“升温”,他们想用一场场后续活动将这个“热度”保持下去。

    科技创新是绵阳鲜明的城市底色。当前,绵阳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产业集群,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地服务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速聚集 科创资源“云端”共享

    在科博会上,川渝科技协作的身影屡屡出现。重庆不仅组织13家科研院所、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携35项科技成果组团亮相科博会展览,还以联合主办方的身份参与科博会主论坛(川渝科技论坛)、首届川渝科普大会。

    会场内,多名院士和专家聚焦前沿科技展开高端对话,助推川渝科技协同发展。会场外,绵阳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科技资源整合成果丰硕。

    为促进川渝两地科技合作,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分中心于2020年成立。在此“缘分”下,重庆、绵阳校企“联姻”的范例不在少数。通过平台牵线搭桥,西南科技大学与重庆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破解了部分行业难题。“借力共享平台,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该校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速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绵阳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把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云端”共享,通过“云端”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如今,云上“两城”已入驻包括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24所,吸引包含重庆大学等离子与智慧能源团队在内的顶尖创新团队29个。

    科创“上云”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和创新团队与在绵50余家单位达成技术合作,高校院所发布科技成果460项,推动在绵落地科技成果30项,助力绵阳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推进川渝科技协作,绵阳已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

    加快协同 “新赛道”上携手前行

    12月5日,在绵阳科技城新区云泉路学校,一场兼具科技与趣味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两名学生熟练的手柄操控和默契的协作配合下,一个高约40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完成了空翻跨栏、手动推开道闸、搬运方块等高难度动作,引来阵阵掌声。“绵阳科技氛围浓厚,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很高。”云泉路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胡顺波认为,开展机器人比赛,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科技和创新的魅力,也能为他们播下科技启蒙的种子。

    得益于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和产业发展沃土,各类机器人比赛、论坛在绵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8月,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专项赛就在绵阳举行,众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探讨、分享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落地,推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不少融合成果已经从构想落地成为现实。“我们公司10月16日入驻绵阳,11月有了4个订单意向,总额超过2000万元。”12月4日,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罗进兴奋地介绍。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与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四足仿生机器人也亮相今年的科博会。

    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仿佛从科幻片里走出的真实场景:“飞檐走壁”的机器人在玻璃幕墙上作业、灵活精巧的消毒加湿机器人快速给房间“加湿”、机器人咖啡师几分钟搞定一杯拉花咖啡……当前,绵阳加快打造机器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在科技城新区成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机器人项目30个,加快建设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新赛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条条“新赛道”也为川渝科技协作提供了更多落脚点。今年5月,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发展合作峰会在绵阳举行。会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会联盟正式成立,并重点围绕新能源应用、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签署了一批产业项目投资和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金额达50.14亿元。重庆绵阳两地在产业协作上携手并进,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乘风前行,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助力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奋进之路上,绵阳加快步伐。(记者 任紫鑫

    责任编辑: 张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资源聚集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
    服务“创新金三角”绵阳这样做好协同

  • 2023年12月20日 09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2月初,在绵阳市科技局三楼会议室内,“科技助理”吴哲正与同事讨论一场重庆路演活动的筹备工作。上个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推动川渝科技协作热情“升温”,他们想用一场场后续活动将这个“热度”保持下去。

    科技创新是绵阳鲜明的城市底色。当前,绵阳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产业集群,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地服务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速聚集 科创资源“云端”共享

    在科博会上,川渝科技协作的身影屡屡出现。重庆不仅组织13家科研院所、高端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携35项科技成果组团亮相科博会展览,还以联合主办方的身份参与科博会主论坛(川渝科技论坛)、首届川渝科普大会。

    会场内,多名院士和专家聚焦前沿科技展开高端对话,助推川渝科技协同发展。会场外,绵阳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科技资源整合成果丰硕。

    为促进川渝两地科技合作,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分中心于2020年成立。在此“缘分”下,重庆、绵阳校企“联姻”的范例不在少数。通过平台牵线搭桥,西南科技大学与重庆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破解了部分行业难题。“借力共享平台,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该校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速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绵阳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把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云端”共享,通过“云端”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如今,云上“两城”已入驻包括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24所,吸引包含重庆大学等离子与智慧能源团队在内的顶尖创新团队29个。

    科创“上云”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和创新团队与在绵50余家单位达成技术合作,高校院所发布科技成果460项,推动在绵落地科技成果30项,助力绵阳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推进川渝科技协作,绵阳已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

    加快协同 “新赛道”上携手前行

    12月5日,在绵阳科技城新区云泉路学校,一场兼具科技与趣味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两名学生熟练的手柄操控和默契的协作配合下,一个高约40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完成了空翻跨栏、手动推开道闸、搬运方块等高难度动作,引来阵阵掌声。“绵阳科技氛围浓厚,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很高。”云泉路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胡顺波认为,开展机器人比赛,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科技和创新的魅力,也能为他们播下科技启蒙的种子。

    得益于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和产业发展沃土,各类机器人比赛、论坛在绵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8月,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专项赛就在绵阳举行,众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探讨、分享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落地,推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不少融合成果已经从构想落地成为现实。“我们公司10月16日入驻绵阳,11月有了4个订单意向,总额超过2000万元。”12月4日,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罗进兴奋地介绍。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与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四足仿生机器人也亮相今年的科博会。

    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仿佛从科幻片里走出的真实场景:“飞檐走壁”的机器人在玻璃幕墙上作业、灵活精巧的消毒加湿机器人快速给房间“加湿”、机器人咖啡师几分钟搞定一杯拉花咖啡……当前,绵阳加快打造机器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在科技城新区成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机器人项目30个,加快建设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新赛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条条“新赛道”也为川渝科技协作提供了更多落脚点。今年5月,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发展合作峰会在绵阳举行。会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会联盟正式成立,并重点围绕新能源应用、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签署了一批产业项目投资和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金额达50.14亿元。重庆绵阳两地在产业协作上携手并进,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乘风前行,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助力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奋进之路上,绵阳加快步伐。(记者 任紫鑫

    责任编辑: 张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