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攀枝花田间尽显“科技范儿”
“土豆挖出来后,要经过一个月的休眠期才能发芽生长。但如果用芸苔素溶液浸泡,可以将休眠期缩短到一周以内。”10月12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猛良坪村,村民聚在田间,认真倾听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专家吕婉茹讲解套种技术。
猛良坪村主要种植芒果。“芒果树种植间距一般为4米,每棵芒果树冠幅是1.5米至2米,有大量的套种空间。”吕婉茹鼓励村民在树下种植红薯、大豆、土豆等粮食作物,“攀枝花一年至少可以套种两轮,每亩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近年来,各种创新科技在攀枝花的田野中“大显身手”,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儿”。日前审议通过的《攀枝花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第二粮仓”行动方案》,提出要继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狠抓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不断夯实“天府第二粮仓”的建设基础。
科技入户 农业种植有了“智囊团”
吕婉茹讲解的芒果园套种粮食作物模式,让村民彭启华跃跃欲试:“早年政府推广种芒果,村里很多人2004年就开始种,但我2014年才开始,起步晚了很后悔,这次一定赶个大早。”
1997年,为了解决当地水果品种杂乱、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攀枝花市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以芒果种植作为农业主导产业。
攀枝花是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无霜期超过300天,充足的光热资源为发展中晚熟芒果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农业科技的助力,让当地顺利实现“从无到有”,孕育出“香甜希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教授姚全胜介绍,20多年来,该所以中晚熟芒果品种选育为抓手,筛选出红芒6号、凯特、海顿等中晚熟芒果优良品种,成功在攀枝花“落户”,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家品种。
有了好品种,还得推广开。为此,攀枝花市不断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去年我们完成2期150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让农技员成为村民种地的‘智囊团’,培育扶持科技示范户。”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和科技教育科科长廖海燕说,该市还成立芒果、蔬菜、蚕桑、家禽和花椒5个产业专家服务团,全面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
凭借科技支撑,攀枝花芒果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中晚熟优良品种达到77%以上,种植面积从1997年不到1万亩,发展到如今的超100万亩。
问题导向 开源节流向科技“要水”
在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枇杷生态园里,成片枇杷树下,一根根管道纵横交错,微喷设备分布其上,只要轻轻拧开闸阀,就能为枇杷林高效供水。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但攀枝花山地面积超过90%,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当地的旱季,农业生产常年面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发展瓶颈。在地处二半山区的龙华村,灌溉缺水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以前浇水全靠漫灌,水不够用,村民间时不时争水吵架。”龙华村党总支书记杨利贵说,最终,覆盖7000亩枇杷种植区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解了难题,“不仅能够节约三分之一的灌溉用水,还能节约人工和肥料,实现每亩年增收2600元。”
不只在龙华村,近年来,攀枝花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如果节水项目是“节流”,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便是“开源”。
解决“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窘境,攀枝花提出“水资源配置+仁和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攀枝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结合项目充分利用攀枝花自南向北由高到低梯次布局的水库资源,借助水源高程优势,可实现大部分受水区域自流灌溉,并将大幅提高清洁能源供给。
据统计,截至目前攀枝花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0375处,全市水利工程总蓄引提能力1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11.87万亩。
立体守护 “上天入地”做好保障
10月,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中山村现代芒果产业园区内,“个头”敦实的凯特芒果挂满树梢,犹如“小火车”般的轨道运输机在园内穿梭,方便采摘运输。
在盐边县现代农业深加工产业园区内,智能分级分选设备实现了芒果、石榴等的果重、外观瑕疵、内部品质精准自动识别。
而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的沃圃生智慧农业园区,操作员通过手机安装的云控栽培系统,就可以根据大棚内作物的生长需求,对营养元素和水量进行精准配比,实现自动灌溉。
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数字化设备在攀枝花“大展身手”,让“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有了科技护航。
科技力量不光体现在生产环节。2021年,攀枝花引入“陌农帮”大数据平台,为区域公用品牌“攀果”建立“电子身份证”:每一个“攀果”都有可追溯的专属二维码,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该平台由攀枝花易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平台从生产环节就开始介入,对生产过程全程记录,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该公司总经理马成章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攀果”提供全方位数字化保障。(记者 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