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环境品质等
新旧融合 城市有机“焕新”
新旧融合 城市有机“焕新”
雁江区莲花街道向阳社区一角。阳洋 摄
老旧社区更新,成为“潮人”聚集的网红打卡地;荒废广场摇身一变,成为点燃城市烟火气的“美食城”……
近日,《资阳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提出将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优先,少拆多改、注重传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意愿、持续更新”的原则,通过保护传承、优化改造、拆旧建新等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环境品质等,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近年来,资阳积极探索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通过盘活城市“闲置空间”、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措施,着力打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不断增进城市民生福祉,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硬设施软服务双提升 老小区“改”出新生活
10月11日上午,一阵小雨过后,天空开始放晴,位于资阳市雁江区莲花街道雁中社区的和润家园小区,不少老人来到院子里,或锻炼身体,或坐在院子里唠家常。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夏天蚊虫特别多,下雨天污水横流。”提到小区以前的样子,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的孙奶奶直摇头。
和润家园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造年代久远且后期缺乏维护,逐渐成为路面破损、基础设施缺乏、交通秩序混乱的“脏乱差”小区。
路面改造、新增绿化、划出停车位……大刀阔斧的老旧小区改造,让和润家园小区面貌一新。“房子清除了牛皮癣、蜘蛛网后,外观变好看了,小区里面硬化了道路,栽植了绿植,环境卫生变干净了,住起来也舒服多了。”谈到小区的变化,孙奶奶直言,改造前后,简直两个模样。
除了“硬件”设施的变化,居民们感受到的还有“软件”服务的提升。雁中社区党委书记刘兰英介绍,在小区内,居民可以享受到线上团购买菜、预约家政等服务,“未来还将打造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产品。”
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也在改造中大显身手,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体验。
离和润家园不远处的资溪社区,智慧社区系统的改造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社区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如果老人48小时没出门,平台就会给我们预警,我们就有专人上门查看。”该社区党委书记陈晓艳表示,智慧社区平台还嵌入了假日预约、民生就业等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也让社区方便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与管理科副科长李清龙说,2020年以来,当地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目前已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3个。
传统创新和谐共存 老地方变为“新地标”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缫丝厂厂长秦波没休成假——位于厂内的“桑都记忆·1958”文创园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
红旗丝绸缫丝厂是乐至县第一家现代工业企业,至今已经运营60多年,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之后,厂区内一些老机器、老厂房闲置下来。
近年来,红旗丝绸在充分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对闲置淘汰的厂房、老旧机器进行整修,打造出一个感受现代缫丝、体验传统历史、观看文化展示、选购特色产品的文创园,还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工业遗产项目名单。
漫步文创园内,旧厂房依托光影,幻化成蚕桑产业的记忆符号;工业遗留的机器换上新衣,成为访客打卡的独特景观……
“既保留了原有的符号,又进行了翻新,赋予了全新的功能和价值。”秦波说,目前,以文创园为代表的“桑都”已经成为乐至全力打造的城市新地标,未来还将融入体验、购物等新业态。
从老旧厂房变为多种业态的新兴文创园,“老树开新花”的背后,折射出资阳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努力探索。
“这里将成为夜市的新地标。”9月8日,百威云锦商业广场刚一开街,现场人流如潮,一些火锅店、中餐馆门店前排起了长队。
百威云锦商业广场前身为沱江新城商业北广场,是一座几乎废弃的商业广场。通过改造,这座广场焕然一新:广场顶楼打造了露天平台,上面铺设着柔软的草坪和舒适的座椅,楼下则开设了咖啡厅、餐厅等。“目前,每天的人流量超过6000人次,已经进入不少文旅美食网红的‘打卡清单’。”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经理谢泽薇说。
通过改造“焕发容光”的还有雁江区莲花街道向阳社区。该社区位于成渝铁路资阳站附近,是不少市民记忆中的闹市区,但随着一江之隔的成渝高铁资阳北站的建成,昔日繁荣的景象逐渐不在。
近年来,资阳立足向阳社区的历史底蕴,结合“人城车”三元素,通过雨污分流、平整道路、公共空间改造等途径,对社区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气象生机勃勃的市民打卡和教育实践点。
“我们还要将‘颜值’转化为‘价值’。”向阳社区党委书记骆娟表示,未来社区将借助资阳的车城文化和记忆,培育文化主题特色消费场景,打造带动社区和周边商户发展的特色街区式商业。(阳洋 记者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