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法机关倾心为民办实事 法治助力乡村兴

  • 2022年09月22日 15时53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全面振兴乡村,法治是重要保障。去年以来,达州市政法机关强化使命担当,以靠前服务、护航发展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在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中倾心为民办实事,用优质的法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推动“关口前移”

    完善法律服务网络

    “在外务工的老乡合法权益必须得到维护。”2021年,一名在东莞务工的渠县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在宿舍摔倒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向家乡法援中心求助。经达州市驻东莞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调查办理,最终求助者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圆满处理完该起异地法援案件。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把为民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为抓手,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统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前端延伸。

    加强阵地建设。在工、青、妇、残等重点行业单位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2个,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330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9万余人;在未设置人民法庭的乡镇、村组等设立诉讼服务站点257个;在广东、江苏、云南等地设立异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个,有效解决农民工异地维权难、成本高问题。

    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一村一法律顾问”,采取“定时+预约”方式提供“点对点”服务;构建集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使人民群众能享受“菜单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电子送达服务,畅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与万州、开州协同推进户籍迁移、出入境等政务服务标准趋同,三地群众在跨区域办理出入境证件时限由20个自然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同时,落实法治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加大对农民工、60岁以上农村老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援助救助力度。

    截至目前,达州市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已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1个、法治辅导站316个、法律服务工作室2283个,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阵地100%全覆盖。

    推动“资源下移”

    夯实平安乡村基石

    “我们将积极投身平安大竹建设,以实际行动争做‘平安骑手’。”今年以来,大竹县600余名快递公司小哥组建“平安骑手”服务队,统一佩戴红袖标,发挥骑手“走千条路、进万家门”的优势,参与到该县治安巡逻、安全防范、社会救援、法制宣传、公益爱心等各项活动中。这是达州市政法机关探索推动“资源下移”,引领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工作缩影。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把强基导向贯彻始终,推动财力、人力、物力向基层倾斜,筑牢平安乡村的底座支撑。

    强化体制创新。在渠县试点率先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建设,集成综治、矛调、接待、检察服务、法援五大中心平台,整合住建、民政、人社等23个部门和消费、医患、交通事故等专业调委会和公证、保险等第三方社会力量进驻,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在大竹县等地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先行、组织保障、强基固本的工作方针,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平安满意度建设。其中,大竹县深入发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楼栋)“4级”群众服务群作用,深化“八无社区(村)”创建等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宣传。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和力量保障。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加大“雪亮工程”建设投入,建成智慧小区29个、智慧社区14个。加强基层治保力量建设,全市2283个村全面成立治保委员会,配备治保委员1.06万人;设立人民调解组织2540个,人民调解员1.4万人;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分层分级组建群众服务微信群,覆盖群众312万人。

    截至目前,达州市通过推动“资源下移”,实现更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平安乡村基石得到不断夯实。

    2022年9月,市公安局召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专题新闻通气会。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数、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20.92%、19.8%和35.59%。

    推动“重心转移”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今年上半年召开的达州市委2022年政法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做好政法工作至关重要。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聚焦乡村社会治理新形势、新变化,始终坚持会议提出的“什么违法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坚决整治群众最烦最怨的问题。

    重拳惩治黑恶势力。扎实开展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村霸”、电信诈骗、非法高利放贷、涉黄赌毒等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农村黑恶势力。

    依法治理社会乱象。针对农村“大操大办”乱象,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群众办宴席管理制度,把规范宴席办理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宴席操办标准、礼金标准等进行量化限制,大操大办乱象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少数基层群众拒不赡养老人乱象,深入开展治理不孝行为专项行动,妥善化解了一大批老人赡养问题纠纷,推动形成孝老敬老尊老的社会风尚。

    妥善化解涉农纠纷。依法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集体收益分配等等纠纷案件,开展涉农企业“法治体检”。与重庆有关区(县)健全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共同办理跨区域犯罪案件。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在重点景区设立巡回法庭4个,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专业化,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统一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与重庆有关区(县)建立“点对点”生态保护业务联动机制,协同梁平区办理的铜钵河水体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获评长江上游六省区市公益诉讼优秀案例。

    “全市政法机关还将持续重点聚焦农村地区,强化涉及民生领域公益损害突出问题的整治。”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法治服务保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政法机关倾心为民办实事 法治助力乡村兴

  • 2022年09月22日 15时53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全面振兴乡村,法治是重要保障。去年以来,达州市政法机关强化使命担当,以靠前服务、护航发展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在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中倾心为民办实事,用优质的法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推动“关口前移”

    完善法律服务网络

    “在外务工的老乡合法权益必须得到维护。”2021年,一名在东莞务工的渠县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在宿舍摔倒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向家乡法援中心求助。经达州市驻东莞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调查办理,最终求助者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圆满处理完该起异地法援案件。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把为民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为抓手,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统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前端延伸。

    加强阵地建设。在工、青、妇、残等重点行业单位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2个,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330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9万余人;在未设置人民法庭的乡镇、村组等设立诉讼服务站点257个;在广东、江苏、云南等地设立异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个,有效解决农民工异地维权难、成本高问题。

    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一村一法律顾问”,采取“定时+预约”方式提供“点对点”服务;构建集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使人民群众能享受“菜单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电子送达服务,畅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与万州、开州协同推进户籍迁移、出入境等政务服务标准趋同,三地群众在跨区域办理出入境证件时限由20个自然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同时,落实法治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加大对农民工、60岁以上农村老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援助救助力度。

    截至目前,达州市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已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1个、法治辅导站316个、法律服务工作室2283个,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阵地100%全覆盖。

    推动“资源下移”

    夯实平安乡村基石

    “我们将积极投身平安大竹建设,以实际行动争做‘平安骑手’。”今年以来,大竹县600余名快递公司小哥组建“平安骑手”服务队,统一佩戴红袖标,发挥骑手“走千条路、进万家门”的优势,参与到该县治安巡逻、安全防范、社会救援、法制宣传、公益爱心等各项活动中。这是达州市政法机关探索推动“资源下移”,引领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工作缩影。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把强基导向贯彻始终,推动财力、人力、物力向基层倾斜,筑牢平安乡村的底座支撑。

    强化体制创新。在渠县试点率先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建设,集成综治、矛调、接待、检察服务、法援五大中心平台,整合住建、民政、人社等23个部门和消费、医患、交通事故等专业调委会和公证、保险等第三方社会力量进驻,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在大竹县等地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先行、组织保障、强基固本的工作方针,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平安满意度建设。其中,大竹县深入发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楼栋)“4级”群众服务群作用,深化“八无社区(村)”创建等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宣传。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和力量保障。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加大“雪亮工程”建设投入,建成智慧小区29个、智慧社区14个。加强基层治保力量建设,全市2283个村全面成立治保委员会,配备治保委员1.06万人;设立人民调解组织2540个,人民调解员1.4万人;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分层分级组建群众服务微信群,覆盖群众312万人。

    截至目前,达州市通过推动“资源下移”,实现更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平安乡村基石得到不断夯实。

    2022年9月,市公安局召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专题新闻通气会。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数、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20.92%、19.8%和35.59%。

    推动“重心转移”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今年上半年召开的达州市委2022年政法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做好政法工作至关重要。

    一年来,达州市政法机关聚焦乡村社会治理新形势、新变化,始终坚持会议提出的“什么违法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坚决整治群众最烦最怨的问题。

    重拳惩治黑恶势力。扎实开展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村霸”、电信诈骗、非法高利放贷、涉黄赌毒等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农村黑恶势力。

    依法治理社会乱象。针对农村“大操大办”乱象,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群众办宴席管理制度,把规范宴席办理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宴席操办标准、礼金标准等进行量化限制,大操大办乱象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少数基层群众拒不赡养老人乱象,深入开展治理不孝行为专项行动,妥善化解了一大批老人赡养问题纠纷,推动形成孝老敬老尊老的社会风尚。

    妥善化解涉农纠纷。依法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集体收益分配等等纠纷案件,开展涉农企业“法治体检”。与重庆有关区(县)健全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共同办理跨区域犯罪案件。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在重点景区设立巡回法庭4个,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专业化,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统一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与重庆有关区(县)建立“点对点”生态保护业务联动机制,协同梁平区办理的铜钵河水体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获评长江上游六省区市公益诉讼优秀案例。

    “全市政法机关还将持续重点聚焦农村地区,强化涉及民生领域公益损害突出问题的整治。”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法治服务保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