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规划建设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 2022年08月22日 17时06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发布后引发关注

    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东华门遗址公园

    成都图书馆总馆

    天府大剧院

    天府艺术中心

    天府科技艺术中心

    天府创意设计中心

    天府文脉展示中心

    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

    凤凰新城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皮影博物馆

    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等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建设100个乡史、村史、社区(小微)博物馆;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打造10个音乐城市地标、20个音乐文化街区、100个音乐文化场景、200个音乐活动空间、50个音乐文化社区、200个音乐文化院落……近日,《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发布的消息,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四五”期间,成都市将如何优化完善文广旅空间和产业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弘扬天府文化、打造广电视听发展高地?《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公共文化

    规划建设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成都将推进艺术创作生产“再攀高峰”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生产一批彰显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大作”“大戏”“大剧”“大片”。“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实施“群艺馨兴”群众文艺创作繁荣专项行动计划,每年孵化本土原创群众文艺作品不少于200个,推动更多群众文艺作品走向全国和省级舞台。

    成都将推动国家等级公共文化场馆形成2个以上服务品牌,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健全市、区(市)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提高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每百万人拥有量;优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2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社区美空间(小微博物馆)235个,建设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100个。推进“阅读+”融合服务,打造一批彰显天府文化特色、体现生活美学的“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达到4000家。

    成都将推动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成都图书馆总馆、天府大剧院、天府艺术中心、天府科技艺术中心、天府创意设计中心、天府文脉展示中心、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凤凰新城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皮影博物馆等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关键词:天府文化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力争达320座以上

    成都将加强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推动邛窑遗址、宝墩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实施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公共服务均衡覆盖计划和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加快建成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项目,完成一区(市)县一馆建设和基本陈列“焕新”目标,建设100个乡史、村史、社区(小微)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力争达到320座以上。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完善调查记录体系,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建立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广电视听

    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100%

    成都将实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推出和扶持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推出一系列蕴含天府文化、展现成都发展的优秀广播电视节(栏)目、电视剧等;建立成都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多级联动、功能丰富、高效可靠、覆盖城乡、终端多样、安全可控的智慧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应急广播通组率、城镇应急广播通社区率达到80%,为成都市群众提供灾害预警、政务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等服务。

    关键词:文创

    打造天府文创金融生态圈

    成都将强化数字文创引领,深入推进文创产业数字化战略,运用数字科技重塑文创产业链条,围绕“补链、强链、扩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全过程文创生态链,推动文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数字文创科技研发投入,推进数字文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激发数字文创产业潜能;加快推动国际化文创产业社区建设,优化提升生产空间、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体系,将文创产业社区打造成为产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空间。

    成都将实施文创金融深度融合工程。全面提升文创金融服务水平,深化文创金融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文创金融发展的新领域、新路径、新模式,促进金融资源与文创资源高效对接,争创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天府文创金融生态圈。

    关键词:旅游

    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

    成都将打造世界级的核心产品,创新打造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推进三国蜀汉城建设,加快三国文化研究展示中心改造提升项目,打造世界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成都中国书法馆、草堂·诗歌文创园区等项目建设,联动罨画池、杨升庵祠、薛涛纪念馆等诗词名胜,打造成都诗歌文化圣地。

    成都将发展国际化的度假精品。塑造特色化的国际品牌。强抓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5个核心旅游品牌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休闲旅游街区1个。

    关键词:音乐

    力争成都市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超60个

    成都将扶持引培音乐人才,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等引才计划,聚集一大批具有国际认知度和带动力的音乐人才在蓉发展,扶持本土优秀青年音乐人才工作室建设,大力培育城市街头艺术人才,促进川籍音乐人才“归巢”;积极孵化原创作品,推动“成都音乐”引领中国文化潮流;做强做优多元市场主体,全力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的音乐企业来蓉发展,每年开展线上线下音乐产业招商投资推介活动3至5场,促成一批音乐大企业、音乐类大项目、音乐演艺“音乐+”大平台落地成都。

    成都将推进园区载体建设,鼓励各区(市)县和市场主体新建、改建、提升各类演艺设施,力争成都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音乐厅、剧场)超60个;打造10个音乐城市地标、20个音乐文化街区、100个音乐文化场景、200个音乐活动空间、50个音乐文化社区、200个音乐文化院落。招募街头音乐艺人200余组,设置街头表演点位100个,年均开展街头表演2000场。

    关键词:文旅

    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G网络全覆盖

    成都将以文旅产业链为核心,支持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品牌输出、跨界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文旅骨干企业,打造大型现代文旅集团;分步推进以智慧城市治理体系为统揽,以智慧文旅平台为依托,实现“可见、可控、可算”功能的智慧文旅体系建设;完善成都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功能,持续优化“一部手机游成都”相关服务,开展成都市智慧文旅示范单位创建评比,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酒店。推动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实现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5G网络和固网宽带专线全覆盖;引导旅游地图、旅游资讯在数字终端的全面普及,鼓励各旅游景区在线导航、语音导览、VR全景等智慧化服务。推动在线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业态发展壮大,积极运用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云端都市游、文博游、节会游、民俗游等具有成都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业态。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将规划建设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 2022年08月22日 17时06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发布后引发关注

    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东华门遗址公园

    成都图书馆总馆

    天府大剧院

    天府艺术中心

    天府科技艺术中心

    天府创意设计中心

    天府文脉展示中心

    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

    凤凰新城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皮影博物馆

    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等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建设100个乡史、村史、社区(小微)博物馆;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打造10个音乐城市地标、20个音乐文化街区、100个音乐文化场景、200个音乐活动空间、50个音乐文化社区、200个音乐文化院落……近日,《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发布的消息,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四五”期间,成都市将如何优化完善文广旅空间和产业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弘扬天府文化、打造广电视听发展高地?《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公共文化

    规划建设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成都将推进艺术创作生产“再攀高峰”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生产一批彰显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大作”“大戏”“大剧”“大片”。“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实施“群艺馨兴”群众文艺创作繁荣专项行动计划,每年孵化本土原创群众文艺作品不少于200个,推动更多群众文艺作品走向全国和省级舞台。

    成都将推动国家等级公共文化场馆形成2个以上服务品牌,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健全市、区(市)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提高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每百万人拥有量;优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2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社区美空间(小微博物馆)235个,建设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100个。推进“阅读+”融合服务,打造一批彰显天府文化特色、体现生活美学的“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达到4000家。

    成都将推动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成都图书馆总馆、天府大剧院、天府艺术中心、天府科技艺术中心、天府创意设计中心、天府文脉展示中心、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凤凰新城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皮影博物馆等新时代城市十大文化地标。

    关键词:天府文化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力争达320座以上

    成都将加强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推动邛窑遗址、宝墩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实施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公共服务均衡覆盖计划和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加快建成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项目,完成一区(市)县一馆建设和基本陈列“焕新”目标,建设100个乡史、村史、社区(小微)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数量力争达到320座以上。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完善调查记录体系,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建立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广电视听

    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100%

    成都将实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推出和扶持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推出一系列蕴含天府文化、展现成都发展的优秀广播电视节(栏)目、电视剧等;建立成都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多级联动、功能丰富、高效可靠、覆盖城乡、终端多样、安全可控的智慧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应急广播通组率、城镇应急广播通社区率达到80%,为成都市群众提供灾害预警、政务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等服务。

    关键词:文创

    打造天府文创金融生态圈

    成都将强化数字文创引领,深入推进文创产业数字化战略,运用数字科技重塑文创产业链条,围绕“补链、强链、扩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全过程文创生态链,推动文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数字文创科技研发投入,推进数字文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激发数字文创产业潜能;加快推动国际化文创产业社区建设,优化提升生产空间、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体系,将文创产业社区打造成为产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空间。

    成都将实施文创金融深度融合工程。全面提升文创金融服务水平,深化文创金融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文创金融发展的新领域、新路径、新模式,促进金融资源与文创资源高效对接,争创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天府文创金融生态圈。

    关键词:旅游

    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

    成都将打造世界级的核心产品,创新打造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推进三国蜀汉城建设,加快三国文化研究展示中心改造提升项目,打造世界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成都中国书法馆、草堂·诗歌文创园区等项目建设,联动罨画池、杨升庵祠、薛涛纪念馆等诗词名胜,打造成都诗歌文化圣地。

    成都将发展国际化的度假精品。塑造特色化的国际品牌。强抓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5个核心旅游品牌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休闲旅游街区1个。

    关键词:音乐

    力争成都市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超60个

    成都将扶持引培音乐人才,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等引才计划,聚集一大批具有国际认知度和带动力的音乐人才在蓉发展,扶持本土优秀青年音乐人才工作室建设,大力培育城市街头艺术人才,促进川籍音乐人才“归巢”;积极孵化原创作品,推动“成都音乐”引领中国文化潮流;做强做优多元市场主体,全力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的音乐企业来蓉发展,每年开展线上线下音乐产业招商投资推介活动3至5场,促成一批音乐大企业、音乐类大项目、音乐演艺“音乐+”大平台落地成都。

    成都将推进园区载体建设,鼓励各区(市)县和市场主体新建、改建、提升各类演艺设施,力争成都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音乐厅、剧场)超60个;打造10个音乐城市地标、20个音乐文化街区、100个音乐文化场景、200个音乐活动空间、50个音乐文化社区、200个音乐文化院落。招募街头音乐艺人200余组,设置街头表演点位100个,年均开展街头表演2000场。

    关键词:文旅

    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G网络全覆盖

    成都将以文旅产业链为核心,支持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品牌输出、跨界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文旅骨干企业,打造大型现代文旅集团;分步推进以智慧城市治理体系为统揽,以智慧文旅平台为依托,实现“可见、可控、可算”功能的智慧文旅体系建设;完善成都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功能,持续优化“一部手机游成都”相关服务,开展成都市智慧文旅示范单位创建评比,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酒店。推动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实现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5G网络和固网宽带专线全覆盖;引导旅游地图、旅游资讯在数字终端的全面普及,鼓励各旅游景区在线导航、语音导览、VR全景等智慧化服务。推动在线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业态发展壮大,积极运用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云端都市游、文博游、节会游、民俗游等具有成都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业态。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