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写深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 2021年09月06日 13时50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字体:
  • 2019年,宜宾市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调整优化原185个乡镇(街道)为136个、3184个村(社区)为2098个,在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县域经济、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宜宾市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后半篇”文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幸福宜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多项工作整体谋划、统一规划,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实现了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擦亮发展底色。

    资源配置再优化

    为壮大乡村经济注入动力活力

    9月1日,在宜宾市江安县下长镇晚熟柑橘大观园内,复兴村6组村民万大洋一大早就忙着打药、除草,对柑橘园进行日常管理。万大洋每个月在柑橘园务工能领到2000多元收入,有时候妻子和儿子也加入进来,全家一年能增收5万多元。

    “复兴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1852户,柑橘产业发展能带动一半以上的群众增收。”复兴村党总支书记罗小平介绍,像万大洋这样参与柑橘园务工的村民有900余名,日均有50至100人,这得益于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主导产业发展质量。

    下长镇复兴村紧邻江安县城,从长宁县划到江安县后,由原复兴村、益家村、共兴村合并为一类村,下长镇是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唯一一个跨县调整乡镇,也是重点打造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集成示范点。

    据介绍,原复兴村种植了柑橘500亩,改革后,引进了企业集中连片打造晚熟柑橘5千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柑橘1万亩,并将省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30万元入股红丰水果专合社获取固定分红。同时,建设200亩标准化集体柑橘果园,由村联合社负责管理和经营。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统一组织村民到柑橘基地务工,去年,通过劳务输出创收,农民人均增收0.1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综合收入188万元。随着晚熟柑橘全面丰产后,还将大幅带动群众增收。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招、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主抓手。

    近年来,宜宾市紧扣省上“1+24+1”工作方案和部署要求,细化“1+27+1”工作方案,成立由宜宾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宜宾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组长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延续“前半篇”构想,优化全市镇村空间规划,加快建设22个中心镇、314个中心村,发挥“双心”辐射带动作用。

    聚焦27个专项方案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政策、资金、土地投入,宜宾市财政立项列支11.31亿元,连续3年分别对中心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心村和特色村予以全力支持,为壮大乡村经济注入动力活力。

    民生工程再加速

    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改善民生,是两项改革“后半篇”的重点工作,也是两项改革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宜宾市以加快推进“幸福宜宾”十大工程为抓手,着力乡村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党群服务等领域改善,确保2022年前728个民生项目全部完成。

    为满足乡村配套需求,让教育先行,实现基础教育“普及普惠”,宜宾市兴文县大力实施幼儿园及小学的改扩建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9月1日,由大河苗族乡辖区内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小学整合而来的1000余学龄儿童,走进了占地50余亩,设施齐全现代的大河苗族乡金鹅民族小学新校区,开始他们崭新的校园生活。学校校长黄开波告诉记者,为了尽快给同学们创造崭新的学习环境,学校正加快推进综合楼、学生宿舍和体育场馆等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后的金鹅民族小学可容纳2000名学生,届时,将迎来辖区内更多的学龄儿童到此享受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色彩温馨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摆放整齐的课桌、课椅……在位于共乐镇拖船村的共乐镇中心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跑道、游乐设施上欢快地嬉戏玩耍。“我们是一天天看着幼儿园建设起来的,校园硬件方面确实不错,让家长很放心。”开学当天,家住拖船村5组的幼儿家长贾彪对新建的共乐镇中心幼儿园竖起了大拇指。

    在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方面,2022年以前我市的中心镇卫生院将达到二级标准,其它乡镇卫生院50%以上达到甲等标准,中心村达到一级卫生机构标准,并加快构建“30分钟健康圈”“15分钟养老育幼服务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主城区街道、中心镇全覆盖,全面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宜宾市还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厚植发展基础。在2022年前完成71个镇村畅通工程、58个水利项目,并加快制定中心镇、中心村、特色村建设标准,按照“适度超前、科学提标”的思路,全面加强场镇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在2022年前全面打通中心村与周边村连接通道,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镇村饮用水体系,中心村100%通自来水。

    社会治理再加力

    赋能基层治理建设善治宜宾

    “老百姓需要我们干的事情,一定要干好!”6月10日上午,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丰收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坝里坐满了当地干部和群众,春风村党委书记王家元正认真分享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为民办实事的经历。

    现场,王家元讲得热烈。他围绕“初心引领我们走上改革创业春风路”主题,结合多年个人经历,讲春风历程、诉发展困难、说乡村变化、谈个人感悟,引领党员干部砥砺奋进。“以‘春风经验’为切口讲解党史故事,主要想通过学党史,帮助党员群众悟思想,鼓舞大家办实事。”王家元鼓励党员干部要敢想、敢做、敢说。

    观众也听得入神。他的事迹让乡村党员干部有了新感悟。“通过学习‘春风经验’,丰收村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提升。”丰收村支部书记杨道均说。

    “从他身上我学习到,一人致富不是富,党员更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宣讲中,村民雷永香数次竖起大拇指点赞。

    宣讲当天,宣讲队员、春风村党员詹生强还现场讲述了《我是春风受益人》的故事。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筠连县充分挖掘本地学习典型,将王家元先进事迹和品格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成立以王家元为队长的“王家元宣讲小分队”,深入全县12个乡镇、172个村社区分期分批开展巡回宣讲报告。

    今年以来,宜宾市大力推广“新时代春风经验”,出台春风村建设标准,在每个县(区)优选一个村“学春风、赶春风”,集中市县力量打造“五好”示范村,赋能基层治理建设善治宜宾。

    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对领导班子换届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有差距、工作落实不力的乡村干部,及时调整充实并全覆盖完成村(社区)干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乡村干部队伍。加快中心镇政务分中心和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继续实施村级民事代办、村干部值班、便民“小骑手”等制度,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与此同时,依托与四川大学共建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高质量开展“后半篇”文章、“善治宜宾”等7个研究课题,为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提供智力支撑,并定期开办“基层干部学习云课堂”等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多点多层次培育基层治理人才。同时,设立“一村一治理专干”,探索社会组织“全周期”跟踪培育路径,构建“五社联动”机制,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宜宾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聚焦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加强突破,着力提升改革工作实效,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支持度、满意度,进而凝聚起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宜宾写深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 2021年09月06日 13时50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2019年,宜宾市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调整优化原185个乡镇(街道)为136个、3184个村(社区)为2098个,在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县域经济、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宜宾市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后半篇”文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幸福宜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多项工作整体谋划、统一规划,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实现了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擦亮发展底色。

    资源配置再优化

    为壮大乡村经济注入动力活力

    9月1日,在宜宾市江安县下长镇晚熟柑橘大观园内,复兴村6组村民万大洋一大早就忙着打药、除草,对柑橘园进行日常管理。万大洋每个月在柑橘园务工能领到2000多元收入,有时候妻子和儿子也加入进来,全家一年能增收5万多元。

    “复兴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1852户,柑橘产业发展能带动一半以上的群众增收。”复兴村党总支书记罗小平介绍,像万大洋这样参与柑橘园务工的村民有900余名,日均有50至100人,这得益于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主导产业发展质量。

    下长镇复兴村紧邻江安县城,从长宁县划到江安县后,由原复兴村、益家村、共兴村合并为一类村,下长镇是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唯一一个跨县调整乡镇,也是重点打造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集成示范点。

    据介绍,原复兴村种植了柑橘500亩,改革后,引进了企业集中连片打造晚熟柑橘5千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柑橘1万亩,并将省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30万元入股红丰水果专合社获取固定分红。同时,建设200亩标准化集体柑橘果园,由村联合社负责管理和经营。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统一组织村民到柑橘基地务工,去年,通过劳务输出创收,农民人均增收0.1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综合收入188万元。随着晚熟柑橘全面丰产后,还将大幅带动群众增收。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招、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主抓手。

    近年来,宜宾市紧扣省上“1+24+1”工作方案和部署要求,细化“1+27+1”工作方案,成立由宜宾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宜宾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组长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延续“前半篇”构想,优化全市镇村空间规划,加快建设22个中心镇、314个中心村,发挥“双心”辐射带动作用。

    聚焦27个专项方案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政策、资金、土地投入,宜宾市财政立项列支11.31亿元,连续3年分别对中心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心村和特色村予以全力支持,为壮大乡村经济注入动力活力。

    民生工程再加速

    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改善民生,是两项改革“后半篇”的重点工作,也是两项改革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宜宾市以加快推进“幸福宜宾”十大工程为抓手,着力乡村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党群服务等领域改善,确保2022年前728个民生项目全部完成。

    为满足乡村配套需求,让教育先行,实现基础教育“普及普惠”,宜宾市兴文县大力实施幼儿园及小学的改扩建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9月1日,由大河苗族乡辖区内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小学整合而来的1000余学龄儿童,走进了占地50余亩,设施齐全现代的大河苗族乡金鹅民族小学新校区,开始他们崭新的校园生活。学校校长黄开波告诉记者,为了尽快给同学们创造崭新的学习环境,学校正加快推进综合楼、学生宿舍和体育场馆等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后的金鹅民族小学可容纳2000名学生,届时,将迎来辖区内更多的学龄儿童到此享受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色彩温馨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摆放整齐的课桌、课椅……在位于共乐镇拖船村的共乐镇中心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跑道、游乐设施上欢快地嬉戏玩耍。“我们是一天天看着幼儿园建设起来的,校园硬件方面确实不错,让家长很放心。”开学当天,家住拖船村5组的幼儿家长贾彪对新建的共乐镇中心幼儿园竖起了大拇指。

    在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方面,2022年以前我市的中心镇卫生院将达到二级标准,其它乡镇卫生院50%以上达到甲等标准,中心村达到一级卫生机构标准,并加快构建“30分钟健康圈”“15分钟养老育幼服务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主城区街道、中心镇全覆盖,全面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宜宾市还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厚植发展基础。在2022年前完成71个镇村畅通工程、58个水利项目,并加快制定中心镇、中心村、特色村建设标准,按照“适度超前、科学提标”的思路,全面加强场镇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在2022年前全面打通中心村与周边村连接通道,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镇村饮用水体系,中心村100%通自来水。

    社会治理再加力

    赋能基层治理建设善治宜宾

    “老百姓需要我们干的事情,一定要干好!”6月10日上午,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丰收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坝里坐满了当地干部和群众,春风村党委书记王家元正认真分享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为民办实事的经历。

    现场,王家元讲得热烈。他围绕“初心引领我们走上改革创业春风路”主题,结合多年个人经历,讲春风历程、诉发展困难、说乡村变化、谈个人感悟,引领党员干部砥砺奋进。“以‘春风经验’为切口讲解党史故事,主要想通过学党史,帮助党员群众悟思想,鼓舞大家办实事。”王家元鼓励党员干部要敢想、敢做、敢说。

    观众也听得入神。他的事迹让乡村党员干部有了新感悟。“通过学习‘春风经验’,丰收村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提升。”丰收村支部书记杨道均说。

    “从他身上我学习到,一人致富不是富,党员更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宣讲中,村民雷永香数次竖起大拇指点赞。

    宣讲当天,宣讲队员、春风村党员詹生强还现场讲述了《我是春风受益人》的故事。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筠连县充分挖掘本地学习典型,将王家元先进事迹和品格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成立以王家元为队长的“王家元宣讲小分队”,深入全县12个乡镇、172个村社区分期分批开展巡回宣讲报告。

    今年以来,宜宾市大力推广“新时代春风经验”,出台春风村建设标准,在每个县(区)优选一个村“学春风、赶春风”,集中市县力量打造“五好”示范村,赋能基层治理建设善治宜宾。

    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对领导班子换届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有差距、工作落实不力的乡村干部,及时调整充实并全覆盖完成村(社区)干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乡村干部队伍。加快中心镇政务分中心和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继续实施村级民事代办、村干部值班、便民“小骑手”等制度,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与此同时,依托与四川大学共建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高质量开展“后半篇”文章、“善治宜宾”等7个研究课题,为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提供智力支撑,并定期开办“基层干部学习云课堂”等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多点多层次培育基层治理人才。同时,设立“一村一治理专干”,探索社会组织“全周期”跟踪培育路径,构建“五社联动”机制,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宜宾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聚焦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加强突破,着力提升改革工作实效,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支持度、满意度,进而凝聚起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