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高质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2021年04月23日 15时20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一、以规划为先导,制定路线图,确保工作打表推进。一是高站位组织推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安分局,由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公安分局局长兼任副主任。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建设情况汇报,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高起点规划设计。搭建工作专班,先后多次到广东、浙江以及重庆等地考察学习,充分吸取外地的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形成《通川区助推达州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通川区火车站区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三是高强度保障支撑。区委、区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中整体推进,将相关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照“分级负担、前端自建、统一使用”的原则筹措资金,近年来,已累计投入1.2亿余元,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以巡控为重点,构建防控网,提升社会面控制能力。抓住核心要素、关键节点,充分发挥所队联动、交巡联勤、“135”快反等巡防机制优势,构建攻防兼备、点线面圈结合的防控网络。一是严格社会面管控。在全区人员密集区、治安复杂区,布建来凤、胡家坝、龙泉、火车站等6个警务工作站,新增巡防力量50名,成立“通川铁骑”“女子巡逻队”,提升巡逻防范、先期处警、应急处突、服务群众能力,路面犯罪同比下降21%。二是创新“自治”模式。积极推进“231”新机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整合大、小北街、荷叶街社区资源,组建商圈行业自治委员会,成立义务巡逻队,推行“商圈自治”,进一步强化商圈街区的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信息采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联合出台了《达州市通川区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在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时同步恢复设立治安保卫委员会,目前,辖区105个行政村恢复设立工作均已完成。三是筑牢治安卡口屏障。推进环市、区际、城周要道、火车站、汽车站智能化卡口建设,高密度覆盖技防设施,全力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区共建有电子围栏设备20套、监控1200路,其中结构化枪机115路、球机67路、高空球机3路,进一步完善圈层封控布局。

    三、以社区为核心,打造压舱石,夯实防控体系根基。一是做实社区警务。目前,全区公安派出所现有警力147人,占民警总数的39.7%,城区7个派出所社区民警35人,占派出所民警数的38.5%,目前正在调配15名民警充实派出所,充实后派出所民警占比率达43.78%,城区7所社区民警占比率达43%,超标完成“两个40%”;明确社区民警的“社区”属性,规定下沉开展工作时间,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确保关键时刻“一呼百应”。同时为全区105个行政村配置辅警42名、警务助理63名,“一村一辅警”达到了全覆盖。二是强化联勤联动。整合28个区级单位,推动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的“六联”工作机制落地落实,打造“公安警种专业力量,社区巡防主要力量,部门专职辅助力量”的三张网,进一步叠加织密防控网格;在朝阳片区创新建立“123”工作新模式(一个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两所联动,交警中队、刑侦中队、巡警中队三队联勤);在全区公安派出所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一个工作专班、绘制一张治安防控图、制作一张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三是创新方法手段。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机关民辅警下基层参与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对案事件高发的重点部位、场所、路段进行集中清理攻坚,通过民警“下沉”“上门”,全力发现问题、排查风险、整改隐患,夯实平安建设的基础。

    四、以数据为关键,绘制全息图,提升要素管控水平。一是全要素汇聚。打破警种壁垒,打通部门屏障,建立大数据分析专班,加强对“人、房、物、网、图、事”等治安要素的采集分析工作。二是可视化展示。推进视频监控联网工程,新增联网监控2000余路,完成了大北街、仁和新城、铁路桥、安云乡等18个应急点位监控安装;充分利用4G图传、无人机等技术将一线处置情况清晰展示到指挥部大屏,实现指挥部与街面处置警力的实时有效联动;制作通川区警务地形推演沙盘,实现“防区看得见、图像看得清、要素看得懂”。三是深层次应用。购买移动警务终端,实现全局民警配备率100%,将治安管控、研判比对、服务群众等工作推向屏面、掌上,创新慧警务模式,更加精准服务支撑警务实战。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高质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2021年04月23日 15时20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一、以规划为先导,制定路线图,确保工作打表推进。一是高站位组织推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安分局,由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公安分局局长兼任副主任。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建设情况汇报,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高起点规划设计。搭建工作专班,先后多次到广东、浙江以及重庆等地考察学习,充分吸取外地的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形成《通川区助推达州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通川区火车站区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三是高强度保障支撑。区委、区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中整体推进,将相关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照“分级负担、前端自建、统一使用”的原则筹措资金,近年来,已累计投入1.2亿余元,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以巡控为重点,构建防控网,提升社会面控制能力。抓住核心要素、关键节点,充分发挥所队联动、交巡联勤、“135”快反等巡防机制优势,构建攻防兼备、点线面圈结合的防控网络。一是严格社会面管控。在全区人员密集区、治安复杂区,布建来凤、胡家坝、龙泉、火车站等6个警务工作站,新增巡防力量50名,成立“通川铁骑”“女子巡逻队”,提升巡逻防范、先期处警、应急处突、服务群众能力,路面犯罪同比下降21%。二是创新“自治”模式。积极推进“231”新机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整合大、小北街、荷叶街社区资源,组建商圈行业自治委员会,成立义务巡逻队,推行“商圈自治”,进一步强化商圈街区的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信息采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联合出台了《达州市通川区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在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时同步恢复设立治安保卫委员会,目前,辖区105个行政村恢复设立工作均已完成。三是筑牢治安卡口屏障。推进环市、区际、城周要道、火车站、汽车站智能化卡口建设,高密度覆盖技防设施,全力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区共建有电子围栏设备20套、监控1200路,其中结构化枪机115路、球机67路、高空球机3路,进一步完善圈层封控布局。

    三、以社区为核心,打造压舱石,夯实防控体系根基。一是做实社区警务。目前,全区公安派出所现有警力147人,占民警总数的39.7%,城区7个派出所社区民警35人,占派出所民警数的38.5%,目前正在调配15名民警充实派出所,充实后派出所民警占比率达43.78%,城区7所社区民警占比率达43%,超标完成“两个40%”;明确社区民警的“社区”属性,规定下沉开展工作时间,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确保关键时刻“一呼百应”。同时为全区105个行政村配置辅警42名、警务助理63名,“一村一辅警”达到了全覆盖。二是强化联勤联动。整合28个区级单位,推动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的“六联”工作机制落地落实,打造“公安警种专业力量,社区巡防主要力量,部门专职辅助力量”的三张网,进一步叠加织密防控网格;在朝阳片区创新建立“123”工作新模式(一个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两所联动,交警中队、刑侦中队、巡警中队三队联勤);在全区公安派出所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一个工作专班、绘制一张治安防控图、制作一张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三是创新方法手段。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机关民辅警下基层参与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对案事件高发的重点部位、场所、路段进行集中清理攻坚,通过民警“下沉”“上门”,全力发现问题、排查风险、整改隐患,夯实平安建设的基础。

    四、以数据为关键,绘制全息图,提升要素管控水平。一是全要素汇聚。打破警种壁垒,打通部门屏障,建立大数据分析专班,加强对“人、房、物、网、图、事”等治安要素的采集分析工作。二是可视化展示。推进视频监控联网工程,新增联网监控2000余路,完成了大北街、仁和新城、铁路桥、安云乡等18个应急点位监控安装;充分利用4G图传、无人机等技术将一线处置情况清晰展示到指挥部大屏,实现指挥部与街面处置警力的实时有效联动;制作通川区警务地形推演沙盘,实现“防区看得见、图像看得清、要素看得懂”。三是深层次应用。购买移动警务终端,实现全局民警配备率100%,将治安管控、研判比对、服务群众等工作推向屏面、掌上,创新慧警务模式,更加精准服务支撑警务实战。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