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竞相发展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 2021年03月29日 14时11分
  • 来源: 绵阳市府
  • 【字体:
  • 今年绵阳市安州区种植油菜26.3万亩,并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大力发展特色化、链条化、品牌化、融合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3010.08亿元,成为全川第一个跨上3000亿台阶的地级市。而县域范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9.27亿元,占绵阳市总量的81.7%。

    漂亮的数据,折射出绵阳在转型中升级,在跨越中崛起,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速度和力度,也展现出竞相发展、活力迸发的绵阳县域经济。

    县域强,则市强。在加速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程中,绵阳各县(市、区)深入落实“振兴计划”,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协同联动、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吹响“集结号” 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2019年7月,涪城入选201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三台、北川、平武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安州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绵阳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地级市;2020年9月,四川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年度榜单”出炉,涪城区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三台县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曾几何时,“市强县弱”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软肋”。缘何几年间县域经济发展“模范”总能榜上有名?回望发展历程,源于绵阳科学谋划的智慧和聚优势补短板的决心。

    时间倒溯2017年1月,绵阳市印发《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2018年7月,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着力破解市强县弱、城强乡弱、县域分化等难题。

    瞄准区域发展战略,敲定“路线图”。2019年12月,绵阳市印发《关于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涵盖产业培育提速、城乡建设攻坚、改革开放突破、民营经济提振等6个方面。

    一同出台的还有“硬杠杠”的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财政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缓解融资难题、加强用地保障等6个方面细化25条政策措施。

    构建优势互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去年5月,《绵阳市区域协同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实施,围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优化全市“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布局,为我市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定下“行动指南”。

    “近几年,绵阳市多次组织召开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在交流经验时碰撞‘火花’,在谋划工作中凝聚共识,夯实县域‘基石’,稳住经济‘底盘’。”绵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绘出一条可喜的上扬曲线,多个县(市、区)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2020年,绵阳7个县(市、区)GDP增速超过4.1%,发展动力十足。

    打好“招商牌”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投资撬动发展新引擎

    各县(市、区)经济运行怎么样?项目投资增速怎么样?项目建设进展如何?……在每季度召开的项目投资工作现场会上,绵阳市发改委都会组织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走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各地项目投资“大比武”,感受投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抓项目促投资,绵阳市鼓足劲、动真格、出实招,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出台《抓项目促投资19条硬措施》,成立绵阳市项目投资促进委员会,定期召开绵阳市项目投资工作调度会,统筹推进项目投资、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围绕重点领域精准招商、抢抓机遇做好项目储备……绵阳市从各环节入手抓项目促投资,推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吸引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和项目在绵落地生根。2020年,9个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1%。

    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必须服务到“心坎上”。绵阳各县(市、区)纷纷推出“招牌菜”,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下一步重点是扩能,明年产能计划扩大一倍以上……”在涪城区企业家“早餐汇”上,惠科光电、龙华薄膜、永贵科技等企业负责人轮流谈感想、抛难题、提建议。一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涪城区的领导轮流‘做东’,吃的是涪城特色,谈的是发展干货,聚的是创新动能,强的是发展信心。”

    安州区组建“稳就业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收集、求职介绍、问题咨询等服务,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北川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八大行动”、出台34条红利措施、108条任务清单,打造“13+63”服务模式,服务企业无“盲区”……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走好“特色路” 聚焦优势补齐短板 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

    在特锐祥公司新建成投用的陶瓷电容器生产线上,伴随着机械手臂的飞速舞动,陶瓷电容器如流水般飞速产出;在东材科技的流延片材生产车间里,4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赶制发往外地的无卤阻燃片材订单……游仙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两条腿”走路,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把酒“邀月亭”,登高太白楼,无论是漫步李白纪念馆还是徜徉青莲诗歌小镇,总能让人仿佛神游物外;《哪吒闹海》等融汇华夏文化的演艺项目,在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精彩上演,为游客带来“科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李白故里”不仅充满诗的韵味,还因旅游新坐标的崛起成为“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让江油走向更诗意的远方。

    5万亩水稻制种、60万头生猪、20万亩蜜柚、450万只蛋鸡……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壮大,梓潼创新实施“1+5”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巧做“种植业+”“养殖业+”两道加法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从“一核”里的游仙到“两翼”里的江油,再到“三区”里的梓潼,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绵阳市“一盘棋”思路引领下,各县(市、区)找准“新路径”,走好“特色路”。

    各地竞相发展、收获满满:江油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梓潼成功申报2020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台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北川被评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发挥自身优势,还须加快补齐短板。”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宜居县城建设”“百镇建设”“小县优城”城市化提升行动等,绵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新培育“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95个。

    回首过去,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令人欣喜;展望未来,绵阳县域经济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的姿态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竞相发展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 2021年03月29日 14时11分
  • 来源: 绵阳市府
  • 今年绵阳市安州区种植油菜26.3万亩,并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大力发展特色化、链条化、品牌化、融合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3010.08亿元,成为全川第一个跨上3000亿台阶的地级市。而县域范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9.27亿元,占绵阳市总量的81.7%。

    漂亮的数据,折射出绵阳在转型中升级,在跨越中崛起,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速度和力度,也展现出竞相发展、活力迸发的绵阳县域经济。

    县域强,则市强。在加速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程中,绵阳各县(市、区)深入落实“振兴计划”,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协同联动、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吹响“集结号” 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2019年7月,涪城入选201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三台、北川、平武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安州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绵阳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地级市;2020年9月,四川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年度榜单”出炉,涪城区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三台县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曾几何时,“市强县弱”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软肋”。缘何几年间县域经济发展“模范”总能榜上有名?回望发展历程,源于绵阳科学谋划的智慧和聚优势补短板的决心。

    时间倒溯2017年1月,绵阳市印发《实施“振兴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2018年7月,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着力破解市强县弱、城强乡弱、县域分化等难题。

    瞄准区域发展战略,敲定“路线图”。2019年12月,绵阳市印发《关于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涵盖产业培育提速、城乡建设攻坚、改革开放突破、民营经济提振等6个方面。

    一同出台的还有“硬杠杠”的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财政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缓解融资难题、加强用地保障等6个方面细化25条政策措施。

    构建优势互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去年5月,《绵阳市区域协同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实施,围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优化全市“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布局,为我市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定下“行动指南”。

    “近几年,绵阳市多次组织召开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在交流经验时碰撞‘火花’,在谋划工作中凝聚共识,夯实县域‘基石’,稳住经济‘底盘’。”绵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绘出一条可喜的上扬曲线,多个县(市、区)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2020年,绵阳7个县(市、区)GDP增速超过4.1%,发展动力十足。

    打好“招商牌”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投资撬动发展新引擎

    各县(市、区)经济运行怎么样?项目投资增速怎么样?项目建设进展如何?……在每季度召开的项目投资工作现场会上,绵阳市发改委都会组织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走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各地项目投资“大比武”,感受投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抓项目促投资,绵阳市鼓足劲、动真格、出实招,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出台《抓项目促投资19条硬措施》,成立绵阳市项目投资促进委员会,定期召开绵阳市项目投资工作调度会,统筹推进项目投资、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围绕重点领域精准招商、抢抓机遇做好项目储备……绵阳市从各环节入手抓项目促投资,推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吸引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和项目在绵落地生根。2020年,9个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1%。

    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必须服务到“心坎上”。绵阳各县(市、区)纷纷推出“招牌菜”,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下一步重点是扩能,明年产能计划扩大一倍以上……”在涪城区企业家“早餐汇”上,惠科光电、龙华薄膜、永贵科技等企业负责人轮流谈感想、抛难题、提建议。一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涪城区的领导轮流‘做东’,吃的是涪城特色,谈的是发展干货,聚的是创新动能,强的是发展信心。”

    安州区组建“稳就业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收集、求职介绍、问题咨询等服务,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北川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八大行动”、出台34条红利措施、108条任务清单,打造“13+63”服务模式,服务企业无“盲区”……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走好“特色路” 聚焦优势补齐短板 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

    在特锐祥公司新建成投用的陶瓷电容器生产线上,伴随着机械手臂的飞速舞动,陶瓷电容器如流水般飞速产出;在东材科技的流延片材生产车间里,4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赶制发往外地的无卤阻燃片材订单……游仙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两条腿”走路,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把酒“邀月亭”,登高太白楼,无论是漫步李白纪念馆还是徜徉青莲诗歌小镇,总能让人仿佛神游物外;《哪吒闹海》等融汇华夏文化的演艺项目,在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精彩上演,为游客带来“科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李白故里”不仅充满诗的韵味,还因旅游新坐标的崛起成为“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让江油走向更诗意的远方。

    5万亩水稻制种、60万头生猪、20万亩蜜柚、450万只蛋鸡……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壮大,梓潼创新实施“1+5”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巧做“种植业+”“养殖业+”两道加法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从“一核”里的游仙到“两翼”里的江油,再到“三区”里的梓潼,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绵阳市“一盘棋”思路引领下,各县(市、区)找准“新路径”,走好“特色路”。

    各地竞相发展、收获满满:江油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梓潼成功申报2020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台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北川被评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发挥自身优势,还须加快补齐短板。”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宜居县城建设”“百镇建设”“小县优城”城市化提升行动等,绵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新培育“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95个。

    回首过去,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令人欣喜;展望未来,绵阳县域经济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的姿态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