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多举措狠抓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从有诗文记载起,古人以水为灵感创作的诗词,可谓举不胜举。这既展现了古时名人雅士对水近乎偏执的喜爱,也反衬了水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雅安,地处中国西部,四川盆地西缘。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水资源的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60.4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17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126立方米,是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的水资源大市。
但“丰沛”和“大”,只是相对的。
因为多山的地形,雅安自身也存在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的情况。唯有更科学地利用,才能为雅安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命源泉”。
节水优先
珍惜和科学利用每一滴水
“也许是‘雨城’这一光环,不少雅安人认为我市并不缺水。”市水利局水资源科科长金璞坦言,人们这样认为是有依据的,毕竟包括青衣江、大渡河两条骨干河流在内,我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就多达99条。
但“骨感”的现实却与此形成强烈反差。
市水利局资料显示,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94%,呈南北纵列分布;受山峦阻隔影响,全市降雨量时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耕地、人口、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季节性、工程性、区域性、水质性缺水等问题,一直较为突出。
立足于此,近年来我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托,以助力雅安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市为结合,在坚决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中,进一步明确了围绕“打造一个亮点”(节水载体建设)、“树立一个标杆”(节水机关建设)、“增强一个意识”(强化节水宣传),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节约用水的思路。
更多探索和实践由此开启。
2020年4月21日,我市印发《关于开展“百个”市级节水载体建设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全省开展“百个节水载体”创建行动。至2020年底,建成节水型单位89个、节水型企业21个。
这其中,就有在该项工作中勇当排头兵,并成功创建的6个水利行业节水机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长不足!”3月9日,芦山县水利局。一走进办公楼,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节水口号便映入眼帘。
拾级而上。楼梯间内,以条款分列方式上墙,层层可见的《芦山县水利局水利职工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办公室里,摆放着印有节水口号或图案的党员岗位卡牌、鼠标垫、纸杯等文创产品……浓厚的节水氛围,让人应接不暇。
不仅是氛围浓厚。从可节约水量约30%的节水龙头,到可用于绿地浇灌和洗车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诸多节水硬件设施的配套,用行动将节水落到实处。“过去日均用水量约在2.5吨,改造完成后已降低至日均约1.3吨。”芦山县水利局水资源股工作人员王磊说。
去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我市芦山县经复核达到《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获评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系统治水’开展水资源强监管工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水利系统将结合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和配套制度建设,抓好贯彻落实。
如何落实?充分发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作用,组织制定节约用水标准,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总牵头作用,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形成联动合作机制,按职责分工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依法治水
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添新力
青衣江、大渡河,雅安人熟悉和自豪的“母亲河”,养育了代代雅州儿女,滋润着片片沃野良田。
作为长江水系中仅次于岷江支流的二级支流,我市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拥有重要地位。
保护“她”和与“她”相连的更多河流,也因此成为雅安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刘尚委,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谈起依法治水工作,他首先提到了去年底至今,我市查处的部分水事处罚案件。
——2020年12月28日,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在天全县某水电站查看整改情况时,发现该电站虽有生态下泄流量,但却未按水利部门要求和规定在冲沙闸泄放生态流量。
经调查,该电站违反《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五条之规定。结合整改实际,执法人员按条例第六十二条之规定,由天全县水利局对其处以20000元行政罚款。
——2021年1月6日,石棉县水利局执法人员在河道巡查中,发现该县出路河大桥下方有人采运河道砂石。经现场调查,执法人员发现其采砂范围已超过2020年至2021年度采砂实施方案,以及砂厂信息公示牌标注的范围,涉嫌在禁采区非法采砂。
此后,根据第三方机构现场勘察,共测算出非法采砂总方量约为34837.2立方米,且采砂范围已进入禁采区。1月21日,执法人员以该砂场涉嫌违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条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相关规定,将该案移交石棉县公安局。
第一起案件依据的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实施的第二部实体性地方法规,也是全省首部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第二起案件依据的,则是国家层面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无论从哪个层面,都凸显了雅安坚持依法治水的决心!”刘尚委说,为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水工作,2019年1月1日,作为全国范围内填补村级河(湖)长制立法空白的《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市村级河(湖)管理工作自此驶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不仅是自身夯基固本。为寻求更广泛合作,去年我市还与成都、阿坝等10个市(州)及洪雅、九龙等5个县(区),建立起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流域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签署联防联控协议21个,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同步管理保护。
在依法治水工作持续开展下,我市水事处罚案件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共立案查处64起水事处罚案件,涉及罚款金额约250.68万元;202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40起水事处罚案件,涉及罚款金额约185.42万元。
数据背后,是雅安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更加稳固的绿色发展基础。
强化保障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2021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则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谈及主题含义,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陈强、规建科科长杜伟明、办公室副主任胡杨武不约而同提到了“安全”二字,“以可靠水利防汛设施将水更有效‘驯服’,水资源才能更好为雅安高质量发展所用。”
其间,他们还特别提到我市去年的“8·11”“8·18”“8·30”持续强降雨灾害。
那场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灾害中,全市八个县区不同程度受灾,给雅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恢复重建中,基于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我市14个水利项目纳入水利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防洪治理项目6个、农村供水项目2个、农田水利项目5个、水文站项目1个。
宝兴县是去年8月暴雨灾害中,我市受灾最严重的县。根据宝兴县水利局提供数据,该县仅涉及恢复重建的水利防汛设施,就多达26个点位,总投资1.1亿元,占到全市水利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的60%。
3月10日,宝兴县蜂桶寨乡新华村新华聚居点河对岸,全长550米的防洪堤从去年11月动工至今,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进入施工现场,只见混凝土相继注入已制作好的模板中,直径约30厘米的鹅卵石不断按“配方”倾入。一旁待命的工人随即进入工作面,将手中振动捣棒插入混凝土中。“嗡嗡嗡”的电机声响起,将混凝土和鹅卵石混合成一体。
“挡墙为埋石混凝土结构,高7.5米至8米、宽4米,每天可浇筑约400立方米。”宝兴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工作人员赵建波表示,按计划,该县所有重建、新建水利防洪设施,将全部确保在5月汛期前完工。
市水利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纳入重建实施方案的水利防汛设施,已开工10个(完工1个),其中农村供水项目已在今年春节前基本完工,并顺利实现供水。
同一天,芦山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刘绍斌,与同事一起来到芦阳街道胡家村胡家沟,徒步测量每段水毁重建堤防的坐标。至当日下午6点,他们总计徒步约12公里,共记录了相邻3条沟所有水利防汛设施的坐标数据。
“类似点位有近200个,其中67个为山洪灾害危险区,其余则是从有人居住山沟中,筛选出的存在较大山洪隐患的点位。”刘绍斌介绍,该项工作源于水利厅印发的《四川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全省共有3个县、市列入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试点,我市芦山县是其中之一。
此次试点中,洪水灾害隐患调查将作为重点之一,并针对水库(水电站)、水闸工程、堤防工程进行安全隐患调查。目的是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试点工作将在3月底前完成。”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该项工作全面铺开,后续成果和经验的运用,必将有力促进我市水旱灾害防御综合能力实现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