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荒山长了林 宜宾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2021年03月12日 11时39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字体:
  • 又到一年草长莺飞时。近日,我们在宜宾市高县月江国有林场优良乡土树种示范种植基地看到,这里采取树竹混栽的造林模式,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形成一道道亮丽的绿化风景线。

    “我们通过政府组织发动、全民广泛参与,采用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桢楠、楠竹等混栽,逐步建成宜宾市生态文化教育科普林基地,打造宜宾义务造林品牌。”高县月江国有林场场长李玉华介绍,树竹混栽,既能促进树竹之间的相互生长,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对生态修复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是宜宾大规模绿化造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长江生态第一城。走进宜宾,无不被公路两侧漫山遍野的绿所感染;走进宜宾的林区,宽阔的产业路、防火路、生产便道,林间洁白成排的村庄,无不展示着宜宾林竹产业绿了一片荒山,富了一方百姓。

    植树造林几十载 绿了荒山长了林

    “开门见山,山山无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曾是宜宾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自1998年启动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建设以来,宜宾林业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和生态脆弱区得到了全面系统治理。

    据统计,宜宾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至2020年)累计投资11.51亿元,共完成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62.73万亩、飞播造林5.24万亩、封山育林34.76万亩、森林抚育23.20万亩;宜宾退耕还林1999至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34.93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人工造林98.8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0.3万亩,封山育林6.3万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宜宾近几十年来在营造林上取得的重大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等殊荣。

    1988年,宜宾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9.4%,截至2020年底,宜宾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9.92%,森林面积为993.7万亩,森林蓄积2465万立方米。在32年间,宜宾森林覆盖率净增长30.52%,森林面积净增加606.73万亩,森林蓄积净增加1622.9万立方米。而今的宜宾,开门见山,山山尽绿,森林进城,园林下乡。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长江公园是宜宾市实施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精心打造的一处集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场所。在这里,沿长江而下,一直到数十公里外的南溪区江岸,都进行了生态综合治理,随之打造的骑行道、步道和绿化,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锻炼游玩场所,也让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十三五”期间,宜宾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特色经济林发展意见、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加快竹产业发展等决定,认真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中央财政造林(森林抚育)补贴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四大工程,强力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建设宜宾人民的“绿水青山”。

    在布局上,宜宾以“三江九河”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速宜林荒山、荒坡、荒丘、荒滩造林绿化全覆盖;打造以翠屏区、临港经开区、南溪区和叙州区为主的绿色福利核心区,打造环长江森林康养景观休闲带和环城高速森林生态景观带等二环,建成深丘低山森林生态功能保育区、中丘楔谷现代林业生态产业聚集发展区和平坝浅丘特色经济效益林休闲体验区等三区,构建县城区森林网络、农村森林网络、道路森林网络和水系森林网络等四网,创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世界樟海、田园茶海和四季花海等五大生态休闲旅游名片,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实施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带的绿化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连片建成10个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景观林、特色经果林、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等现代林业示范园区。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如今的宜宾,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升,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竹产业是宜宾第一产业,油樟产业紧随其后,其他木材产业、经果林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多业态发展,构成了健康的宜宾林业产业。优美的乡村,清洁的水源,畅通的乡村公路,构成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一幅幅乡村山水画。

    宜宾的山山水水,离不开竹。自2018年宜宾大力发展竹产业以来,三年来已经新造竹林47万亩,更新改造竹林10.66万亩,丰产培育竹林68.6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

    在措施上,宜宾通过着力竹资源保护培育、现代竹产业集群发展、竹文旅融合发展、竹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合作“五个着力”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美丽乡村植竹造林、美丽城镇竹林景观、百里翠竹长廊、竹林基地低产改造和丰产培育等“五大行动”,加强竹区基础建设,重点做好建点示范、连线成景、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四篇文章”,倾力打造“中华竹都、最美竹海”,使竹林成为宜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同时,宜宾大力发展乔木林,成为宜宾乡村林业产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各地快速发展起来的林化产业如油樟、岩桂林不仅在生态治理上的主力军,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是乡村百姓致富的主要树种;由社会资本发展起来的经果林和香辛料产业如柑桔、李子、桃子、梨子、花椒、毛叶三桐子等,已经在短期内快速见效,带动乡村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林业产业为助推乡村振兴起到关键作用,林业产业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奠定坚实基础。江安下长镇狮子村民权村等村社以花椒产业为主业,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现在已经发展为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村;叙州区隆兴镇、李场镇大力发展油樟产业,已经发展为以油樟炼油业、森林康养业为主的产业乡镇;长宁县古河镇幸福村大力发展绿竹产业,绿化园林花卉旅游业,屏山县锦屏村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了小康。长宁县竹海镇、兴文县僰王山镇以笋材两用楠竹发展笋用林和景观竹林,带动村民挖笋卖笋、砍竹销售、发展竹林旅游业,竹区百姓提前致了富奔了小康,成为周边村民学习的榜样。这一系列构建了生态环保美丽的新时代乡村图画。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绿了荒山长了林 宜宾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2021年03月12日 11时39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又到一年草长莺飞时。近日,我们在宜宾市高县月江国有林场优良乡土树种示范种植基地看到,这里采取树竹混栽的造林模式,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形成一道道亮丽的绿化风景线。

    “我们通过政府组织发动、全民广泛参与,采用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桢楠、楠竹等混栽,逐步建成宜宾市生态文化教育科普林基地,打造宜宾义务造林品牌。”高县月江国有林场场长李玉华介绍,树竹混栽,既能促进树竹之间的相互生长,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对生态修复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是宜宾大规模绿化造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长江生态第一城。走进宜宾,无不被公路两侧漫山遍野的绿所感染;走进宜宾的林区,宽阔的产业路、防火路、生产便道,林间洁白成排的村庄,无不展示着宜宾林竹产业绿了一片荒山,富了一方百姓。

    植树造林几十载 绿了荒山长了林

    “开门见山,山山无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曾是宜宾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自1998年启动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建设以来,宜宾林业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和生态脆弱区得到了全面系统治理。

    据统计,宜宾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至2020年)累计投资11.51亿元,共完成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62.73万亩、飞播造林5.24万亩、封山育林34.76万亩、森林抚育23.20万亩;宜宾退耕还林1999至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34.93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人工造林98.8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0.3万亩,封山育林6.3万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宜宾近几十年来在营造林上取得的重大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等殊荣。

    1988年,宜宾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9.4%,截至2020年底,宜宾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9.92%,森林面积为993.7万亩,森林蓄积2465万立方米。在32年间,宜宾森林覆盖率净增长30.52%,森林面积净增加606.73万亩,森林蓄积净增加1622.9万立方米。而今的宜宾,开门见山,山山尽绿,森林进城,园林下乡。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长江公园是宜宾市实施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精心打造的一处集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场所。在这里,沿长江而下,一直到数十公里外的南溪区江岸,都进行了生态综合治理,随之打造的骑行道、步道和绿化,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锻炼游玩场所,也让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十三五”期间,宜宾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特色经济林发展意见、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加快竹产业发展等决定,认真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中央财政造林(森林抚育)补贴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四大工程,强力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建设宜宾人民的“绿水青山”。

    在布局上,宜宾以“三江九河”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速宜林荒山、荒坡、荒丘、荒滩造林绿化全覆盖;打造以翠屏区、临港经开区、南溪区和叙州区为主的绿色福利核心区,打造环长江森林康养景观休闲带和环城高速森林生态景观带等二环,建成深丘低山森林生态功能保育区、中丘楔谷现代林业生态产业聚集发展区和平坝浅丘特色经济效益林休闲体验区等三区,构建县城区森林网络、农村森林网络、道路森林网络和水系森林网络等四网,创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世界樟海、田园茶海和四季花海等五大生态休闲旅游名片,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实施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带的绿化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连片建成10个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景观林、特色经果林、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等现代林业示范园区。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如今的宜宾,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升,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竹产业是宜宾第一产业,油樟产业紧随其后,其他木材产业、经果林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多业态发展,构成了健康的宜宾林业产业。优美的乡村,清洁的水源,畅通的乡村公路,构成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一幅幅乡村山水画。

    宜宾的山山水水,离不开竹。自2018年宜宾大力发展竹产业以来,三年来已经新造竹林47万亩,更新改造竹林10.66万亩,丰产培育竹林68.6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

    在措施上,宜宾通过着力竹资源保护培育、现代竹产业集群发展、竹文旅融合发展、竹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合作“五个着力”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美丽乡村植竹造林、美丽城镇竹林景观、百里翠竹长廊、竹林基地低产改造和丰产培育等“五大行动”,加强竹区基础建设,重点做好建点示范、连线成景、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四篇文章”,倾力打造“中华竹都、最美竹海”,使竹林成为宜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同时,宜宾大力发展乔木林,成为宜宾乡村林业产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各地快速发展起来的林化产业如油樟、岩桂林不仅在生态治理上的主力军,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是乡村百姓致富的主要树种;由社会资本发展起来的经果林和香辛料产业如柑桔、李子、桃子、梨子、花椒、毛叶三桐子等,已经在短期内快速见效,带动乡村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林业产业为助推乡村振兴起到关键作用,林业产业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奠定坚实基础。江安下长镇狮子村民权村等村社以花椒产业为主业,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现在已经发展为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村;叙州区隆兴镇、李场镇大力发展油樟产业,已经发展为以油樟炼油业、森林康养业为主的产业乡镇;长宁县古河镇幸福村大力发展绿竹产业,绿化园林花卉旅游业,屏山县锦屏村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了小康。长宁县竹海镇、兴文县僰王山镇以笋材两用楠竹发展笋用林和景观竹林,带动村民挖笋卖笋、砍竹销售、发展竹林旅游业,竹区百姓提前致了富奔了小康,成为周边村民学习的榜样。这一系列构建了生态环保美丽的新时代乡村图画。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