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紧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

  • 2020年09月14日 11时18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2019年10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成都全面启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减量、赋能、增效、便民,加快建立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未来城市发展治理体制机制比较优势。

    扎实做好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成都正加紧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114个撤并乡镇正因地制宜加快规划建设文旅特色小镇,推进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努力形成改革的整体效应。

    撤并乡镇如何破茧重生,做好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点位: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创新从门票经济变身场景驱动

    “对于青城山镇来说,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资源要素、更好的发展机遇。”青城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都江堰市调整青城山镇行政区域范围,将原大观镇和原安龙镇整体划归青城山镇管辖。

    区划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高端产业支撑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创新性消费场景不足、夜间经济发展迟缓……如何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支撑”的转型升级,带给游客更多更好的体验?

    坚持问题导向。当地以“全资源调动,全景化打造”理念,通过整合安龙花木盆景文化艺术资源、大观问花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青城山5A级景区资源,实现了连珠成线、连线成片,乡村旅游点位更加丰富,形成了“景区+公园+绿道+林盘”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

    “既丰富了青城山旅游内涵,又拓展了旅游消费功能,还提升了旅游品牌价值。”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来青城山镇,游客不仅能游览世界知名的青城山旅游景区,还将收获问花村、海棠公园、盆景公园、特色林盘等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供给体系还在于文化的挖掘。为了改变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商圈不火的格局,当地深入挖掘道文化、茶文化、盆景文化、熊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鼓励支持酒店产业互动发展,鼓励支持旅游型产业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建工特色街区”主力商圈。

    夜间经济则是另外一个着力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积极开发“夜游青城山”旅游产品,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目前已推出“日游景区—夜享温泉—晚宿青城”的全天候旅游线路,同时推出国潮灯会、夜间集市等新兴夜间旅游产品,引入文创工作室、音乐餐吧等消费业态,加快打造有颜值、有文化的“青城文宿”集群。

    该负责人坦言,此次区划调整同时也增加了富民渠道。“将原来的农业产业区、川西林盘保护区、盆景文化艺术传承区提档升级成为乡村旅游区,整体融入大青城旅游产业发展区,实现全域景区化、农民工人化、农产品商品化。”

    据了解,目前,青城山镇正加速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绿地青城无舍、M-TR旅游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办理心越书院等15个项目前期手续。

    点位:彭州市桂花镇

    融合从普通乡村变身民宿产业园

    “我们村的民宿几乎天天客满,而且必须在网上提前预订方能入住。”彭州市桂花镇蟠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慕名来旅游的客人却不见少,“多的时候,每天都有好几辆大客车载着游客过来。”

    行走在蟠龙村内,鲜花绿草、翠竹流水,距今两亿年的恐龙化石脚印、北宋时期金城窑遗址点缀其间,再加上极具艺术设计感的民宿和民居,让蟠龙村成为集特色餐饮体验、乡村文创、山林休憩、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前不久,蟠龙村还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其实,蟠龙村由普通乡村升级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过程,也是彭州市结合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撤并乡镇“活化工程”,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12月,蟠龙村原属的磁峰镇与原桂花镇合并,新镇保留桂花镇名称。

    “两镇合并后,如何活化磁峰资源,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桂花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深入分析,他们决定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等独特优势,以发展精品民宿产业为核心,以在地农创、陶瓷文创、无人机飞行科创为抓手,着力打造龙门山山水民宿度假项目。

    “发展民宿需要引入外部投资,对此,我们通过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强各方投资信心。”桂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原磁峰全域农村闲置房屋进行摸底调查,根据政策将土地由农民个人住宅用地腾退为村集体建设用地,并按程序公开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给民宿投资者进行建设,有效提升了投资意愿。

    同时,桂花镇引进彭州市文旅公司作为平台,负责民宿项目策划、包装、打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目前在建的龙门山·柒村精品民宿产业园项目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一期基础设施配套总投资1.97亿元。”

    为增强项目集聚水平,桂花镇还与杭州开始吧、借宿、成都市民宿协会合作,成功招引网红民宿浮云牧场,随后大乐之野、MUUA、飞茑集、元白、山海观、耳隐、无所事事等中国民宿知名品牌先后入驻投资。

    桂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充分利用场镇原有的设施设备,为民宿产业园提供常规健康诊疗、幼儿托管等服务。加快改造产业园区人才公寓、乡建工作室和无人机试飞测试监控调度中心。利用现有资源打造自然教育、工业游学、陶瓷DIY场景,持续推动“人、镇、境、业”协调发展。

    点位:大邑县䢺江

    共享从煤炭小镇变身网红打卡地

    家住䢺江镇太平社区(原斜源场镇)77岁的陈洪治大爷最近发现,今年夏天外来的小汽车比往年多了许多。变化不止于游客数量增加,陈大爷还发现说普通话的游客也多了,不时还有外国游客的身影。

    青砖灰瓦白墙,川西民居样式依山就势的聚落院落组团而建,风格统一地布局在斜江河岸边,青山绿水的川西小镇自成一幅天然画卷。优美的社区环境、宁静的乡居生活,幽深的巷子、街区特色文化墙、河边景观步道……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悠闲漫步、拍照留念。

    从原来的煤炭小镇,到如今年接待游客量超十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文旅产业从无到有,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中,大邑县将旧场镇改造与山区群众搬迁入镇生态移民相结合,立足西岭雪山产业功能区,以旅居产业作为主导,拓展斜源片区为中心的一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布局了“特色镇+共享社区+川西林盘+主题精品民宿”的“两心一带”产业空间格局,营造全景式消费场景,发展社区新经济,把斜源片区打造成为一个旅居小镇,带动了主题精品民宿、运动康养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建成“共享旅居”小镇。

    “共享旅居”小镇不仅服务于本地居民,也服务于广大游客,成为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型社区和康养度假胜地,力求实现“共享新经济的聚集地、区域旅游服务的平台地、承接市民下乡的分享地”。

    走进“共享旅居”小镇,首先带给游客市民的是强烈视觉冲击的街区空间美学营造。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个水槽、一个水缸、一段旧铁轨……通过充分挖掘山居文化、大邑白瓷文化等本土文化内涵,巧妙布置晒药巷、飞凤街等街区主游线,形成了“拾景”、“听语”、“随心而遇”、以药入“廉”等街区文化空间,既富有乡土气息,又留住了乡愁记忆。

    共享还在于群众自治管理。通过街区业委会、楼栋街长亮黄牌让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提上去”;通过开设“斜源讲堂”培训让群众陈规陋习“降下来”;通过民议民定《社区居民公约》让群宴乱象“停下来”,共享社区品质逐渐得到提升。

    共享还在于群众参与。通过组建斜源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采用资源、农民采用现金入股,聘请CEO专业管理,既向内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经营店铺托管、示范店建设、农产品包装、镇域公共资源经营等项目,更向外推介特色农创文创产品、提供区域旅游服务等。

    “围绕‘要素活、百姓富’的目标,我们积极引进具有带动力的高能级企业进行整体打造,带动产业升级。”?江镇负责人表示,今年已引进温德姆、如也、探花·邸、半山小院等项目,通过高能级企业整体带动,提升国际化服务硬件和水平。

    点位:蒲江县朝阳湖镇

    盘活从荒滩林地变身旅游生态链

    “今年内,云顶水乡的精品民宿村落、旅游研学小镇就能形成接待能力。”蒲江县朝阳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游客可以欣赏到山巅层层叠叠的彩林观光带,住宿在湖边的生态观鹭精品民宿,在星空下的森林咖啡树屋休闲娱乐。

    在现场,由合信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斥资40亿元打造的“云顶水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火热推进中,将打造特色文化小镇、云端农业、星级酒店、乡村客栈精品民宿、特色极限运动网红娱乐设施、旅游商业配套等项目。

    “以前都是荒滩、林地、宅基地农房,哪想到会变成现在这么漂亮。”原白云乡窑埂村村民王永清对眼前每天都有的新变化,既满心欢喜,又觉得不可思议。“简直就像变魔法!”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成为了“魔法棒”。

    创新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原白云乡政府闲置资产转变为云顶水乡游客服务中心,原国土局林场已改造为石象山森林民宿,原白云小学校舍已规划实施乡村剧场改造。

    积极唤醒乡村沉睡资产,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腾退改革,广泛征集有意愿腾退农户145户约63.8亩,目前已交易43宗约17.3亩宅基地和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建设精品民宿13家,年内还将新建成16栋,有效破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瓶颈问题。

    通过创新“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成立村集体控股公司8家,吸引5000多名村民入股土地、盘活荒地滩涂等集体资产,建成白云村停车场、枞树滩露营基地等集体经济项目11个,弥补了旅游设施短板,丰富了旅游项目。

    在朝阳湖镇相关负责人看来,是“撤并乡镇”为该镇盘活闲置资源、活化利用资源创造了条件。2019年12月31日,原白云乡39.03平方公里及0.6万人,整体划归朝阳湖镇。“聚焦生态价值转化,发展主导产业,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将资源放在一盘棋上统一谋划。”

    场镇资源活化利用必须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市场运作项目支撑,实现“项目活化资源、资源承载产业、产业转化资源”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先后引进云顶水乡、悬崖听风、刘氏竹编等特色旅游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到55亿元。围绕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生态链,培育文创体验、有机生活、滨湖度假等新场景新业态,累计盘活各类建设用地33.5亩,流转农用地1000余亩,利用水域资源1100余亩,租用闲置农房39间,每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140余万元,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60多万元。

    签下宅基地腾退协议的王永清是受益者之一。“老宅子拿出来可以有股份,我们可以分红,可以就业,还可以搞旅游接待……”说起未来的打算,王永清喜笑颜开,“你看,那片空地已经平整出来作为停车场,产生的效益都是咱们村集体的,等项目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好过!”

    专家声音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王林:

    撤并乡镇推动乡村城镇化必由之路

    撤并乡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成都积极开展撤并乡镇“活化工程”,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文旅特色小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有助于乡镇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乡镇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引领乡镇发展。同时,还需进一步激活土地资源,充分研究新定位下的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 贺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加紧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

  • 2020年09月14日 11时18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2019年10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成都全面启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减量、赋能、增效、便民,加快建立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未来城市发展治理体制机制比较优势。

    扎实做好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成都正加紧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114个撤并乡镇正因地制宜加快规划建设文旅特色小镇,推进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努力形成改革的整体效应。

    撤并乡镇如何破茧重生,做好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点位: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创新从门票经济变身场景驱动

    “对于青城山镇来说,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资源要素、更好的发展机遇。”青城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都江堰市调整青城山镇行政区域范围,将原大观镇和原安龙镇整体划归青城山镇管辖。

    区划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高端产业支撑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创新性消费场景不足、夜间经济发展迟缓……如何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支撑”的转型升级,带给游客更多更好的体验?

    坚持问题导向。当地以“全资源调动,全景化打造”理念,通过整合安龙花木盆景文化艺术资源、大观问花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青城山5A级景区资源,实现了连珠成线、连线成片,乡村旅游点位更加丰富,形成了“景区+公园+绿道+林盘”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

    “既丰富了青城山旅游内涵,又拓展了旅游消费功能,还提升了旅游品牌价值。”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来青城山镇,游客不仅能游览世界知名的青城山旅游景区,还将收获问花村、海棠公园、盆景公园、特色林盘等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供给体系还在于文化的挖掘。为了改变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商圈不火的格局,当地深入挖掘道文化、茶文化、盆景文化、熊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鼓励支持酒店产业互动发展,鼓励支持旅游型产业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建工特色街区”主力商圈。

    夜间经济则是另外一个着力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积极开发“夜游青城山”旅游产品,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目前已推出“日游景区—夜享温泉—晚宿青城”的全天候旅游线路,同时推出国潮灯会、夜间集市等新兴夜间旅游产品,引入文创工作室、音乐餐吧等消费业态,加快打造有颜值、有文化的“青城文宿”集群。

    该负责人坦言,此次区划调整同时也增加了富民渠道。“将原来的农业产业区、川西林盘保护区、盆景文化艺术传承区提档升级成为乡村旅游区,整体融入大青城旅游产业发展区,实现全域景区化、农民工人化、农产品商品化。”

    据了解,目前,青城山镇正加速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绿地青城无舍、M-TR旅游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办理心越书院等15个项目前期手续。

    点位:彭州市桂花镇

    融合从普通乡村变身民宿产业园

    “我们村的民宿几乎天天客满,而且必须在网上提前预订方能入住。”彭州市桂花镇蟠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慕名来旅游的客人却不见少,“多的时候,每天都有好几辆大客车载着游客过来。”

    行走在蟠龙村内,鲜花绿草、翠竹流水,距今两亿年的恐龙化石脚印、北宋时期金城窑遗址点缀其间,再加上极具艺术设计感的民宿和民居,让蟠龙村成为集特色餐饮体验、乡村文创、山林休憩、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前不久,蟠龙村还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其实,蟠龙村由普通乡村升级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过程,也是彭州市结合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实施撤并乡镇“活化工程”,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12月,蟠龙村原属的磁峰镇与原桂花镇合并,新镇保留桂花镇名称。

    “两镇合并后,如何活化磁峰资源,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桂花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深入分析,他们决定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等独特优势,以发展精品民宿产业为核心,以在地农创、陶瓷文创、无人机飞行科创为抓手,着力打造龙门山山水民宿度假项目。

    “发展民宿需要引入外部投资,对此,我们通过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强各方投资信心。”桂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原磁峰全域农村闲置房屋进行摸底调查,根据政策将土地由农民个人住宅用地腾退为村集体建设用地,并按程序公开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给民宿投资者进行建设,有效提升了投资意愿。

    同时,桂花镇引进彭州市文旅公司作为平台,负责民宿项目策划、包装、打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目前在建的龙门山·柒村精品民宿产业园项目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一期基础设施配套总投资1.97亿元。”

    为增强项目集聚水平,桂花镇还与杭州开始吧、借宿、成都市民宿协会合作,成功招引网红民宿浮云牧场,随后大乐之野、MUUA、飞茑集、元白、山海观、耳隐、无所事事等中国民宿知名品牌先后入驻投资。

    桂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充分利用场镇原有的设施设备,为民宿产业园提供常规健康诊疗、幼儿托管等服务。加快改造产业园区人才公寓、乡建工作室和无人机试飞测试监控调度中心。利用现有资源打造自然教育、工业游学、陶瓷DIY场景,持续推动“人、镇、境、业”协调发展。

    点位:大邑县䢺江

    共享从煤炭小镇变身网红打卡地

    家住䢺江镇太平社区(原斜源场镇)77岁的陈洪治大爷最近发现,今年夏天外来的小汽车比往年多了许多。变化不止于游客数量增加,陈大爷还发现说普通话的游客也多了,不时还有外国游客的身影。

    青砖灰瓦白墙,川西民居样式依山就势的聚落院落组团而建,风格统一地布局在斜江河岸边,青山绿水的川西小镇自成一幅天然画卷。优美的社区环境、宁静的乡居生活,幽深的巷子、街区特色文化墙、河边景观步道……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悠闲漫步、拍照留念。

    从原来的煤炭小镇,到如今年接待游客量超十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文旅产业从无到有,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中,大邑县将旧场镇改造与山区群众搬迁入镇生态移民相结合,立足西岭雪山产业功能区,以旅居产业作为主导,拓展斜源片区为中心的一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布局了“特色镇+共享社区+川西林盘+主题精品民宿”的“两心一带”产业空间格局,营造全景式消费场景,发展社区新经济,把斜源片区打造成为一个旅居小镇,带动了主题精品民宿、运动康养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建成“共享旅居”小镇。

    “共享旅居”小镇不仅服务于本地居民,也服务于广大游客,成为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型社区和康养度假胜地,力求实现“共享新经济的聚集地、区域旅游服务的平台地、承接市民下乡的分享地”。

    走进“共享旅居”小镇,首先带给游客市民的是强烈视觉冲击的街区空间美学营造。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个水槽、一个水缸、一段旧铁轨……通过充分挖掘山居文化、大邑白瓷文化等本土文化内涵,巧妙布置晒药巷、飞凤街等街区主游线,形成了“拾景”、“听语”、“随心而遇”、以药入“廉”等街区文化空间,既富有乡土气息,又留住了乡愁记忆。

    共享还在于群众自治管理。通过街区业委会、楼栋街长亮黄牌让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提上去”;通过开设“斜源讲堂”培训让群众陈规陋习“降下来”;通过民议民定《社区居民公约》让群宴乱象“停下来”,共享社区品质逐渐得到提升。

    共享还在于群众参与。通过组建斜源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采用资源、农民采用现金入股,聘请CEO专业管理,既向内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经营店铺托管、示范店建设、农产品包装、镇域公共资源经营等项目,更向外推介特色农创文创产品、提供区域旅游服务等。

    “围绕‘要素活、百姓富’的目标,我们积极引进具有带动力的高能级企业进行整体打造,带动产业升级。”?江镇负责人表示,今年已引进温德姆、如也、探花·邸、半山小院等项目,通过高能级企业整体带动,提升国际化服务硬件和水平。

    点位:蒲江县朝阳湖镇

    盘活从荒滩林地变身旅游生态链

    “今年内,云顶水乡的精品民宿村落、旅游研学小镇就能形成接待能力。”蒲江县朝阳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游客可以欣赏到山巅层层叠叠的彩林观光带,住宿在湖边的生态观鹭精品民宿,在星空下的森林咖啡树屋休闲娱乐。

    在现场,由合信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斥资40亿元打造的“云顶水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火热推进中,将打造特色文化小镇、云端农业、星级酒店、乡村客栈精品民宿、特色极限运动网红娱乐设施、旅游商业配套等项目。

    “以前都是荒滩、林地、宅基地农房,哪想到会变成现在这么漂亮。”原白云乡窑埂村村民王永清对眼前每天都有的新变化,既满心欢喜,又觉得不可思议。“简直就像变魔法!”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成为了“魔法棒”。

    创新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原白云乡政府闲置资产转变为云顶水乡游客服务中心,原国土局林场已改造为石象山森林民宿,原白云小学校舍已规划实施乡村剧场改造。

    积极唤醒乡村沉睡资产,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腾退改革,广泛征集有意愿腾退农户145户约63.8亩,目前已交易43宗约17.3亩宅基地和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建设精品民宿13家,年内还将新建成16栋,有效破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瓶颈问题。

    通过创新“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成立村集体控股公司8家,吸引5000多名村民入股土地、盘活荒地滩涂等集体资产,建成白云村停车场、枞树滩露营基地等集体经济项目11个,弥补了旅游设施短板,丰富了旅游项目。

    在朝阳湖镇相关负责人看来,是“撤并乡镇”为该镇盘活闲置资源、活化利用资源创造了条件。2019年12月31日,原白云乡39.03平方公里及0.6万人,整体划归朝阳湖镇。“聚焦生态价值转化,发展主导产业,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将资源放在一盘棋上统一谋划。”

    场镇资源活化利用必须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市场运作项目支撑,实现“项目活化资源、资源承载产业、产业转化资源”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先后引进云顶水乡、悬崖听风、刘氏竹编等特色旅游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到55亿元。围绕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生态链,培育文创体验、有机生活、滨湖度假等新场景新业态,累计盘活各类建设用地33.5亩,流转农用地1000余亩,利用水域资源1100余亩,租用闲置农房39间,每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140余万元,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60多万元。

    签下宅基地腾退协议的王永清是受益者之一。“老宅子拿出来可以有股份,我们可以分红,可以就业,还可以搞旅游接待……”说起未来的打算,王永清喜笑颜开,“你看,那片空地已经平整出来作为停车场,产生的效益都是咱们村集体的,等项目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好过!”

    专家声音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王林:

    撤并乡镇推动乡村城镇化必由之路

    撤并乡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成都积极开展撤并乡镇“活化工程”,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文旅特色小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有助于乡镇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乡镇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引领乡镇发展。同时,还需进一步激活土地资源,充分研究新定位下的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 贺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