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党建引领聚合力 脱贫攻坚添动力
6月28日,阿坝州红原县首个飞地产业园项目在三台县签约,标志着红原县、绵阳市和温州市充分整合利用省内帮扶、东西协作的各方资源,共同支持红原县脱贫奔康、实现多方共赢迈出了重要一步。项目位于三台芦溪工业区,规模为500亩,预计投资12.5亿元。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7.5亿元以上,年税收1600万元以上;项目二期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1亿元以上,年税收2400万元以上。这一重要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县前线指挥部临时党支部的全力全情推动。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012年7月起,绵阳市对口援建阿坝州红原县,并在脱贫攻坚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8年来,临时党支部始终把党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援建新模式,以促进党建引领援建,援建助推党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援建工作的“同频共振”,为援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方面,临时党支部根据指挥部实际情况,着力抓好项目援建、产业支持、招商协作、人才帮扶、转移就业等重点工作,构建起“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支部党员”三级责任主体,凝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破解了一系列脱贫致富难题。自2012年以来,红原县共接受绵阳市援建资金2.2亿元,实施项目26个,涉及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帮扶、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助推了红原脱贫攻坚。
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援建中,绵阳既着力解决红原县急迫的民生问题,更注重如何增强受援地的长远发展能力。临时党支部围绕产业发展抓帮扶,千方百计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促进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对口援藏的领域不断拓宽,“对口援建”逐步向“对口合作”转变。同时,投入援建资金800万元,修建元宝山生态旅游公园;投入援建资金800万元,在瓦切镇新建特色蔬菜种植园区。园区内道路、渠系、连栋式覆膜钢架大棚均建设完成,特色蔬菜大棚每年每亩可生产蔬菜2000公斤,每亩每年收益8000元……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三台县与红原县全域结对。红原、三台两县采取“县级部门协同推进、责任单位精准结对、相关单位全力支持”的方式,构建起“一对一”“多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工作体系。自2018年以来,三台县30个机关企事业帮扶单位与红原县对应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全域结对帮扶协议书,确定帮扶项目32个,落实资金594万元。
种下教卫领域的友谊之树。以援建教师、医生为纽带,促进绵、红两地教卫事业携手并进、蓬勃发展。在教育方面,促成绵阳22所中小学校与红原中小学校结对共建,绵阳先后派出118名教师到红原县各中小学传帮带,跟岗培训394人次,协调140名红原优秀初中毕业生到绵阳市名优高中就读,援藏教师义务开展送教下乡、课后补习、上观摩示范课等活动。卫生方面,投资2800万元援建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及藏医院项目,改善了红原的就医环境;通过义诊活动、互访交流等多形式帮扶,累计开展义诊、巡诊56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捐赠设备药物300余万元,举办“先心病筛查”等多项医疗活动,市三医院帮助红原全县干部职工首次实现就地体检,体检人数超6000人,助力红原县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援建干部肖兰学今年56岁,2018年他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援藏干部,至今都在红原县最远的乡镇——色地镇让里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这些年来,他“舍小家、顾大家”,即使是在妻子患重病需要人照顾时,依然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协调引进九洲集团为他所在的贫困村捐资助学,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夜校。在绵阳援建红原党员干部队伍中,像肖兰学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
“通过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县前线指挥部指挥长、临时党支部书记曾胜利说,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紧要关头,他们将以“抗震救灾”精神推动援建、以“两弹一星”精神务实援藏。始终立足红原实际,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用心用情用力创造性开展工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