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助农增收十条措施
一、协调外地调运攀枝花农产品。
市、县(区)政府搭台,与四川和重庆农产品流通协会等相关组织、市外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中型商超、新媒体、电商平台对接,及时发送农产品销售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做好本市农产品销售经纪人与省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收购商的对接,为其提供本市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帮助协调收购场地、用水、用电等基础服务。完善劳务用工档案,向农产品收购商和经纪人推荐本地农村劳动力,及时解决农产品收购商和经纪人用工需求。
二、鼓励本地经营主体拓展销售渠道。
实施“农超对接”,协调市内沃尔玛、北京华联、大润发、百盛等超市开展全国连锁经营、直供攀枝花农产品,打造多元销售平台。探索高端农产品配送模式,协调航空、高铁、动车等主体向金卡客户配送攀枝花特色农产品。
三、开展防疫期间特色“宅配送”。
与国内各大电商企业、本市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合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群众不出门、少出门的现状,实行网上下单支付、专人配送到社区、到家门口的模式,实现零见面交易,既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带来的人员接触传染风险,又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四、开展“攀枝花十百千万网购节·抗疫保供稳增长”活动。
精准对接,搭建电商平台,设立产销对接服务专线。开展网络直播,以枇杷、番茄、芒果等农特产品为主打,通过直播、短视频、软文等方式对产品销售进行引流。市域联动,各县(区)重点关注居民生活必需品销售平台,聚焦生鲜农产品,疫情防控期间引导企业开展预售、订购、拼购、团购等促销活动,提供代购、跑腿等服务,开通农户入驻绿色通道。
五、适度限量开放乡村旅游。
3月下旬至5月,是我市樱桃、桑葚、杨梅、杏等特色水果采摘体验的黄金季节,开展乡村旅游景点线上宣传,进行营销宣传和乡村游活动策划。视疫情情况,适时、适度开放农家乐、采取错峰限量接待措施,带动农村餐饮、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恢复,同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各县(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如姐妹节、约德节等,开展旅游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谋划推动“清凉夏季游”。
六、培育农村电商营销团队。
对农村电商组织开展培训,迅速增加以农民为主的农产品电商从业者,规范提升现有从业者水平,提高全市农民“触网”比例,使农民真正从田间直接走进市场。
七、开展农民务工培训。
与大型用工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培训机构送培训下乡,开展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八、做好劳动力与用工需求匹配。
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络公共招聘平台向农民推送岗位信息,疫情后通过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民和用人单位搭建平台,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近期摸清河谷等地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植、采摘的用工需求,收集整理后及时将用工信息向高山、二半山区等偏远地区推送。促进高山、二半山区等偏远地区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促进河谷等地区农民的农产品及时采摘、销售。
九、兑现各项惠农政策补贴。
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兑现产业扶持政策资金和各项惠农补贴,实施农业、服务业企业上台阶奖补以及重点产业和领域奖补。给予疫情防控期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在已脱贫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开发不少于5个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3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补贴。
十、开展助农增收试点示范。
在仁和区中坝乡草莓种植基地、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枇杷基地、盐边县桐子林镇芒果基地开展试点,通过促销政策和项目资金整合,打通营销关键环节,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