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 泸州垃圾分类或进入“强制时代”
当下,上海“倒垃圾自由”没了,成都也即将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虽然此时的泸州还处于相对宽松的“鼓励阶段”,但很多市民关心泸州会不会也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对此,泸州市城管执法局环卫科回应称,目前,泸州市正在起草主城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有望今年底实施。到时,市民关心的垃圾怎么分类、会不会强制实施,都将在方案里作出明确规定。
样本
这个小区老人小孩都能准确投放垃圾
小区内看不到一个暴露的垃圾桶,公共区域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垃圾,这一年多来,龙马潭区国美绿洲国际小区居民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悄然改变着,这种改变源自去年3月开始在小区推行的智能垃圾分类试点。
去年3月,全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进入国美绿洲国际小区,居民只要用卡轻轻一刷,就能轻松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到指定的分类垃圾箱中。这一全新的垃圾分类投放方式,刷新了市民的体验。
提起实施垃圾分类后的小区环境,刚买完菜回家的雷女士、李女士表示“很满意”。雷女士说,以前,各单元楼前的垃圾桶,经常能看到人们随意丢弃在周围的垃圾。因为没有密闭,垃圾桶散发臭味,还聚集了不少蚊蝇、老鼠,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垃圾桶就是一个污染源。启用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施后,小区再也看不到随手丢弃的垃圾,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垃圾分类卡,老人、小孩都会用这些设备。而且坚持分类投放可回收垃圾,还能积分得到奖励。“看到邻居们兑换了大米、洗衣液等物品,大家分类积极性更高了。”李女士补充道。
上午10时许,身穿垃圾分类工作服的彭继英正在垃圾分类设备前工作。设备里的垃圾每天清运两次,这时垃圾车刚刚把设备里的垃圾清运走,她对剩余的垃圾进行再次清理,并对箱体进行清洗,保持整洁。彭继英说,起初,居民们对垃圾分得不是那么清楚,但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准确投放了,不需要指导。
“有了很大改观。”该小区物业公司经理秦先生对小区环境的改善深有感触,他说,不仅暴露垃圾没有了,蚊蝇、老鼠少了,小区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了。秦先生告诉记者,小区现有1000多户住户,通过前期的指导和宣传,小区居民都能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投放准确率很高。
国美绿洲国际小区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小区内这套全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施功不可没。小区里,智能化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简单易操作,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垃圾几类,每一类箱体上都有明确的分类引导,比如,可回收设施就分为纸张、塑料、金属、玻璃几个箱体,每个箱体上都有醒目的文图,即使不会分类的老人、小孩看后也一目了然,轻松分类投放。
措施
今年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泸州市城管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王伟说,泸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前端分类投放准确率;另一方面加大后端分类转运、处理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逐步构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2017年,泸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广。如今,垃圾分类已经覆盖主城区120个党政机关、184个企事业单位、95个中小学校、400余个居民小区。数以万计的分类垃圾桶、数百万只分类垃圾袋投放到各个小区、单位、学校。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提高,分类收集率逐步提升。
根据泸州市垃圾分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今年,全市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市民群众知晓率将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到20%以上。
方案
今年底泸州或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王伟说,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这一目标,目前,泸州市正在起草主城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有望今年底实施。据王伟透露,当前市民关心的垃圾怎么分类、会不会强制实施,这些都将在方案里作出明确规定。
目前,泸州人垃圾分类主要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垃圾,分类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看到上海人被干垃圾、湿垃圾搞得崩溃,泸州市民也不淡定起来,泸州今后也要分干垃圾、湿垃圾吗?对此,王伟透露,目前泸州草拟方案的思路中,考虑尽量采取简便易懂、更符合泸州实际且市民更容易接受的垃圾分类方法。
建设
构建多种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再利用
据介绍,近年来,泸州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垃圾焚烧发电,实现了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去年,泸州又建成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同时各区配套的大件垃圾收集点也建成投用,服务群众的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完善。
2018年,泸州市启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即将完成主体工程。去年12月,配套的餐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成并投用。目前,餐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已覆盖主城区大型宾馆、酒店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食堂。“购置的全封闭专用餐厨垃圾车收运餐厨垃圾,目前每天干渣收运量达到40吨。”
王伟说,随着城市发展,垃圾分类也将更加细化和精准。下一步,泸州市将继续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精准分类,集中解决“先分后混”问题。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已调试运行,新增每天5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园林垃圾处理设施已经纳入城市有机废物协同处理示范工程建设中,很快将建成并启用。
在王伟的描述中,泸州市垃圾分类在未来或将有更美好的愿景:那时,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已经建成,日益增长的城市不可回收垃圾运往这里处理,新增的处理能力将消化这些新增的城市垃圾。随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成,不管是建筑工地上的废弃砖头还是居民家中的装修垃圾,统统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实现再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进入收运体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业处理,不再担心对环境造成污染。餐馆、学校、机关的餐厨垃圾进入餐厨垃圾处理体系,不再担心地沟油跑上餐桌。居民家中的厨余垃圾则进入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其余可回收垃圾则进入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教育
垃圾分类意识正在学生中“植入”
泸州的学生群体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垃圾分类意识渐渐形成。
今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泸州“绿芽”环保志愿服务日活动中,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小比赛。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印着各种垃圾的卡片投进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桶,投放准确率普遍较高。参加活动的梓橦路学校学生徐英哲说,之前,学校老师曾教过大家怎么进行垃圾分类。
此前,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也开展过“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的主题教育活动,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演示等多种生动新颖的方式,向学生科普垃圾分类知识。随后,学生们还将塑料瓶等垃圾进行了现场分类投放,现场的学生和家长都深受教育。
城区江阳西路学校家长周女士谈到,孩子的学校比较重视垃圾分类教育,曾经给孩子们发放了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资料,让孩子回家和家长一起学习,然后让家长签字确认,这让她印象深刻。
据泸州市学校后勤管理指导中心获悉,泸州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教育系统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学校也通过常规教育活动、小手牵大手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孩子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垃圾分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