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达州市“5+”扶贫车间模式打好就业扶贫攻坚仗

  • 2019年11月15日 13时44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达州市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建立就业扶贫新载体,通过“5+”扶贫车间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创建扶贫车间48个,带动贫困村39个,贫困户628户,贫困人口就业1246人,人均纯收入1400元/月,落实扶贫车间奖补99.3万元。

    一是搭建“企业+贫困劳动力”平台。根据当地工业产业扶贫现状,引进龙头企业,在乡镇、村设立扶贫车间。渠县引进邦基服饰、乐仕达电子、昌达玩具等龙头企业,在该县万寿乡天马村、土溪镇万家村、射洪乡桂坝村等6个贫困村建成“扶贫车间”,共带动285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36人,落实奖补政策60万元,人均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雨迪电子加工厂是开江县胡家沟村首个扶贫车间。入驻后吸纳16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助推了该村顺利脱贫。

    二是搭建“工坊+贫困劳动力”平台。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建设居家式扶贫车间,实现贫困人员居家从事产品初加工。渠县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发明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依托精准扶贫,在贫困户家中设立竹编“工坊”,主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传授编织技能,帮助10户贫困户实现居家就业脱贫。

    三是搭建“达人+贫困劳动力”平台。鼓励返乡人员、致富能人、创业达人等人员利用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农村院落,探索创办就业灵活的扶贫车间,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吸引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江县程家沟村吸引返乡创业党员张孝文创办众帮电子厂,通过省经信委提供帮扶资金补助,吸收当地贫困家庭成员在本村居家就业,承接浙江、广东等地订单,为沿海大型电子厂做配套加工,实现了“一人创业,全村脱贫”。

    四是搭建“基地+贫困劳动力”平台。利用就业扶贫示范村“就业扶贫基地”,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项目引进、种植养殖、初加工、营销“一条龙”跟踪服务,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建立就业扶贫示范村108个,建立就业扶贫基地73家,吸引和链接贫困劳动力就业1104人。

    五是搭建“培训+贫困劳动力”平台。围绕扶贫车间用工需求,组织本地就业服务机构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对车间新录用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开江县根据淇韵电子科技公司用工实际,通过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比选技能培训机构,以集中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方式,按规定标准发放企业培训补贴,大力提升该公司“乡村车间”贫困村民劳动技能。目前,全市针对扶贫车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6人次,落实培训补贴资金35.93万元。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5+”扶贫车间模式打好就业扶贫攻坚仗

  • 2019年11月15日 13时44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达州市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建立就业扶贫新载体,通过“5+”扶贫车间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创建扶贫车间48个,带动贫困村39个,贫困户628户,贫困人口就业1246人,人均纯收入1400元/月,落实扶贫车间奖补99.3万元。

    一是搭建“企业+贫困劳动力”平台。根据当地工业产业扶贫现状,引进龙头企业,在乡镇、村设立扶贫车间。渠县引进邦基服饰、乐仕达电子、昌达玩具等龙头企业,在该县万寿乡天马村、土溪镇万家村、射洪乡桂坝村等6个贫困村建成“扶贫车间”,共带动285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36人,落实奖补政策60万元,人均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雨迪电子加工厂是开江县胡家沟村首个扶贫车间。入驻后吸纳16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助推了该村顺利脱贫。

    二是搭建“工坊+贫困劳动力”平台。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建设居家式扶贫车间,实现贫困人员居家从事产品初加工。渠县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发明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依托精准扶贫,在贫困户家中设立竹编“工坊”,主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传授编织技能,帮助10户贫困户实现居家就业脱贫。

    三是搭建“达人+贫困劳动力”平台。鼓励返乡人员、致富能人、创业达人等人员利用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农村院落,探索创办就业灵活的扶贫车间,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吸引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江县程家沟村吸引返乡创业党员张孝文创办众帮电子厂,通过省经信委提供帮扶资金补助,吸收当地贫困家庭成员在本村居家就业,承接浙江、广东等地订单,为沿海大型电子厂做配套加工,实现了“一人创业,全村脱贫”。

    四是搭建“基地+贫困劳动力”平台。利用就业扶贫示范村“就业扶贫基地”,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项目引进、种植养殖、初加工、营销“一条龙”跟踪服务,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建立就业扶贫示范村108个,建立就业扶贫基地73家,吸引和链接贫困劳动力就业1104人。

    五是搭建“培训+贫困劳动力”平台。围绕扶贫车间用工需求,组织本地就业服务机构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对车间新录用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开江县根据淇韵电子科技公司用工实际,通过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比选技能培训机构,以集中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方式,按规定标准发放企业培训补贴,大力提升该公司“乡村车间”贫困村民劳动技能。目前,全市针对扶贫车间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6人次,落实培训补贴资金35.93万元。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