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市持续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8年05月24日 10时43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92亿元,同比增长9.0%;亮丽的成绩单,折射出我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探索结构转型、产业优化的有效途径。我市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与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注入新动能密不可分。

      一、动能转换释放发展新活力

      2016年起,我市对全市水泥企业实行了错峰生产和阶梯电价,倒逼落后水泥企业尽快淘汰并出清。2017年,全市压减水泥产能345.38万吨,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压减水泥产量300万吨的目标任务。

      去掉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但“去产能”并不是“去产业”,而是要换一条跑道重新出发,实现涅槃重生。近年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把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去产能,有效淘汰压减落后和过剩产能,扎实抓好煤炭行业退出、积极开展落后产能排查清理、妥善完成离职职工社保接续等工作;去库存,从棚改货币化安置、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财政补贴、规划调整等15个方面发力;去杠杆,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试点,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全市已落地实施项目15个,估算投资总额174.9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含融资)139.9亿元。降成本,通过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市场化的资源性价格改革,2017年全市减免各类税费60多亿元,有力促进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持续降低。补短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注重供需有效对接,重点抓好县域经济、脱贫攻坚、民营经济、质量基础等方面工作,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驱动点燃经济新引擎

      边破边立,以立为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过程。2014年至2017年,我市科创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3607件,于今年年初正式通过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不仅仅是科创区,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机结合,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已达7%,位居全国前列。一组经济数据,印证了“新动能”的持续发力。去年,我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两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4.1%、37.5%,继续保持全省领跑优势。成功引进汉能、360等47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年技改投资达454.8亿元,增长26.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1:40.4:45.5,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5个、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新增注册资本(金)945.99亿元,同比增长67.38%。

      经验性成果更是有目共睹:在资源共享、金融服务、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和转移转化等方面初步探索总结出一批可向全省全国复制推广的“绵阳经验”;国务院首批推广的13项经验成果中,绵阳贡献了“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关联企业从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融资服务”2条创新改革举措。

      三、转型升级迈出产业新步伐

      2017年,涪城区《“三新三化”模式推动传统蚕桑产业焕发生机》和三台县《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成功入选“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兴农之要,也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困则变,变则通。近年来,面对农业农村发展困局,我市从“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入手,建成高标准农田32.2万亩、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12.1万亩;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243个。出台《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以“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为目标,围绕粮油、中药材等六大重点产业,重点打造优质生猪、涪城麦冬等十大主导产品,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向多功能性发展,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三产融合”之路,正成为绵阳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园区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同时,不断做长做优农业产业链条,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达56%。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市持续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8年05月24日 10时43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92亿元,同比增长9.0%;亮丽的成绩单,折射出我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探索结构转型、产业优化的有效途径。我市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与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注入新动能密不可分。

      一、动能转换释放发展新活力

      2016年起,我市对全市水泥企业实行了错峰生产和阶梯电价,倒逼落后水泥企业尽快淘汰并出清。2017年,全市压减水泥产能345.38万吨,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压减水泥产量300万吨的目标任务。

      去掉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但“去产能”并不是“去产业”,而是要换一条跑道重新出发,实现涅槃重生。近年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把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去产能,有效淘汰压减落后和过剩产能,扎实抓好煤炭行业退出、积极开展落后产能排查清理、妥善完成离职职工社保接续等工作;去库存,从棚改货币化安置、农村居民进城购房财政补贴、规划调整等15个方面发力;去杠杆,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试点,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全市已落地实施项目15个,估算投资总额174.9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含融资)139.9亿元。降成本,通过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市场化的资源性价格改革,2017年全市减免各类税费60多亿元,有力促进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持续降低。补短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注重供需有效对接,重点抓好县域经济、脱贫攻坚、民营经济、质量基础等方面工作,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驱动点燃经济新引擎

      边破边立,以立为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过程。2014年至2017年,我市科创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3607件,于今年年初正式通过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不仅仅是科创区,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机结合,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已达7%,位居全国前列。一组经济数据,印证了“新动能”的持续发力。去年,我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两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4.1%、37.5%,继续保持全省领跑优势。成功引进汉能、360等47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年技改投资达454.8亿元,增长26.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1:40.4:45.5,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5个、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新增注册资本(金)945.99亿元,同比增长67.38%。

      经验性成果更是有目共睹:在资源共享、金融服务、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和转移转化等方面初步探索总结出一批可向全省全国复制推广的“绵阳经验”;国务院首批推广的13项经验成果中,绵阳贡献了“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关联企业从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融资服务”2条创新改革举措。

      三、转型升级迈出产业新步伐

      2017年,涪城区《“三新三化”模式推动传统蚕桑产业焕发生机》和三台县《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成功入选“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兴农之要,也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困则变,变则通。近年来,面对农业农村发展困局,我市从“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入手,建成高标准农田32.2万亩、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12.1万亩;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243个。出台《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以“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为目标,围绕粮油、中药材等六大重点产业,重点打造优质生猪、涪城麦冬等十大主导产品,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向多功能性发展,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三产融合”之路,正成为绵阳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园区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同时,不断做长做优农业产业链条,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达56%。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