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多措共举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倒数第一”不断逆袭
超标天气达州不再“榜上有名”
2014年,达州市PM10同比2013年不降反升,列居全省倒数第一。2015年,达州市前三个季度的PM10均未完成管控目标,任务完成率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同比2013年不降反升。2015年9月15日,省大气办对达州市进行了约谈,11月,市政府《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出台实施后,达州市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6月7日,省环境监测总站主持召开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会,通报了全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今年5月份,全省首要污染物首次以臭氧为主。全省21个市(州)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84.8%,21个市(州)中,马尔康市、康定市、巴中市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成都市、资阳市、自贡市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达州在全省排名第14位。今年1-5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75.8%,空气质量超标天数率较多的城市依次为:自贡、成都、泸州,达州不再“榜上有名”。
5月达州首次实现“双降”
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逐步扭转
今年1-6月,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0.6%(去年同期为64.1%),比去年同期上升6.5%;PM10平均浓度为93ug/m3(去年同期为105ug/m3),比去年同期下降12ug/m3,下降比例11.4%;PM2.5平均浓度为61ug/m3(去年同期为78ug/m3),比去年同期下降17ug/m3,下降比例21.8%。完成了所有月份的月控目标。
今年5月,达州市首次实现了PM10和PM2.5“双降”。1-6月,达州市严重污染天数0天,去年同期3天;重度污染8天,去年同期19天,比去年同期下降33.3%。
2016年除3月份由于降水较去年同期偏少,PM10上升6μg以外,其余5个月份都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消除了严重污染天气,重污染天气较去年同期下降57.9%;中度污染较去年同期下降33.3%。数据显示,达州市在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下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月趋好,尤其是今年1-6月全面完成了省大气办下达的每月的PM10建议目标控制值,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逐步扭转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被动局面。
利用约谈改变被动局面
多措共举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四川省考核市(州)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省政府下达达州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目标为≤87.5微克/立方米。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达州市加大了以治理雾霾天气和降低PM10、PM2.5为重点的城区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监管,综合整治城市扬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确保完成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
据了解,达州市城区共有5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均为国控监测点位。分别是: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子站、市环境监测站子站、凤凰小区子站、达县机关宾馆子站、市政中心子站。其中,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空气子站为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日均值计算。除对照点外,其它4个子站分别位于达州市北外片区、老城片区、南外片区和西外片区,对达州市主城区实行了全覆盖。
去年9月,被省大气办约谈后,达州市制定了《达州市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总体方案》,细化了部门职责和产尘点的管理,责成通川区、达川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即对辖区内的产尘点进行排查,将防治措施落实到乡镇、村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随后,达州环保局建立环保公益人事广泛参与制度,让广大市民意识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环境质量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改正陋习,主动参与环保,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环保信息公开,及时公布污染状况,扩宽社会各界关注环保渠道,加大对行业污染源的社会约束力。
去年12月,达州市环保局投入近200万元,开始筹备建设达州市扬尘智能管控系统,今年5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在达州市主城区重要建筑工地、交通路口、自动监测站点周边建设了20台扬尘污染智能管控系统,加大了对在建工地、运输车辆、城市道路扬尘的管控力度。
继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仍任重道远
虽然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保持优良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由于达州市受地形、地貌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气污染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污染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同时,达州市正处于城市化建设推进迅猛,建筑工地量大面宽,土石方开挖和施工扬尘污染大;达州市机动车辆增速较快,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加大;加之,城区道路破损严重,餐饮油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城区周边垃圾秸秆焚烧等现象仍较突出,要实现2016年度PM10≤87.5μg/m3的目标值,仍面临巨大工作压力和挑战,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达州继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强化部门联防联治,抓住工作重点,克服“工作短板”,强力整治秸秆焚烧、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工业企业污染、机动车污染、油气污染,着力控制PM10浓度。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