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 2018年11月12日 10时41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按照“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要求,围绕“两控两减四基本”核心,实现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两减三增”。即: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升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首当其冲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的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推进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配套率。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83%,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93.46%。

      为给农田“减药、减肥”,我市也铆足了劲。一方面,大力推广“打点保面”“压前控后”等技术,实施“稻鸭共育”“稻鱼共栖”种养模式,辅以精准预报、高效施药机械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推广,全面控制残留污染;另一方面,全力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肥料精准施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利用技术,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截至目前,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较去年同期减少258吨,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趋势得到巩固。

      近年来,我市着力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以“种养结合”为突破口,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形成“区域大循环、片区中循环、园场小循环、家庭微循环”4类生态循环模式。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及完善,实现多域助推资源化利用;着力推广可降解膜,鼓励多渠道、多途径回收农膜,切实提高塑料农膜回收率,实现地膜栽培的清洁生产。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79%;农膜回收率达79.11%。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 2018年11月12日 10时41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按照“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要求,围绕“两控两减四基本”核心,实现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两减三增”。即: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升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首当其冲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的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推进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配套率。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83%,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93.46%。

      为给农田“减药、减肥”,我市也铆足了劲。一方面,大力推广“打点保面”“压前控后”等技术,实施“稻鸭共育”“稻鱼共栖”种养模式,辅以精准预报、高效施药机械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推广,全面控制残留污染;另一方面,全力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肥料精准施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利用技术,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截至目前,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较去年同期减少258吨,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趋势得到巩固。

      近年来,我市着力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以“种养结合”为突破口,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形成“区域大循环、片区中循环、园场小循环、家庭微循环”4类生态循环模式。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及完善,实现多域助推资源化利用;着力推广可降解膜,鼓励多渠道、多途径回收农膜,切实提高塑料农膜回收率,实现地膜栽培的清洁生产。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79%;农膜回收率达79.11%。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