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

  • 2018年10月23日 10时22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我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农村改革、产业扶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自身建设六大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9%。

      “提升产业质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的‘路线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初,我市印发《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上千种农产品中梳理出粮油、中药材等六大重点产业和涪城麦冬、优质生猪等十大主导产品,并分别制定细致到乡镇的相关方案,计划通过“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方案》出台以来,我市积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效益,严格按照年度实施计划,扩大麦冬、天麻、蜜柚等主导产品(栽培)面积,提高畜禽存栏和出栏量。并且,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县、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围绕“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聚焦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产地粗加工能力,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实现农旅共舞,是村民们生活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新时代提升产业质量的必然举措。

      按照“三农”发展新理念,我市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推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游仙“东林牧歌”等3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拔地而起;“天府四川、康养绵州”森林康养品牌日益响亮;农村电商遍地开花……成为激活我市发展“大农业”的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4家、现代农业景区5个、农业主题公园4个,接待游客965万人次,营业收入25亿元,吸纳农民就业8万人,带动40万农民受益。

      在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进程中,我市“经济”“生态”效益两手抓,以“两控两减四基本”为重点,实现养殖业根本转型和提质增效,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全市启动实施24个循环农业示范点,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4.83%,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79%。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下更大力气发展现代农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业系统将以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686”重点产业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全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探索区域农业循环利用机制,大力推广农牧对接、种养结合、稻鸭共育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着力改善农业环保基础设施,确保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域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

  • 2018年10月23日 10时22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我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农村改革、产业扶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自身建设六大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9%。

      “提升产业质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的‘路线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初,我市印发《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上千种农产品中梳理出粮油、中药材等六大重点产业和涪城麦冬、优质生猪等十大主导产品,并分别制定细致到乡镇的相关方案,计划通过“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方案》出台以来,我市积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效益,严格按照年度实施计划,扩大麦冬、天麻、蜜柚等主导产品(栽培)面积,提高畜禽存栏和出栏量。并且,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县、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围绕“做大产业、做优品质、做响品牌”,聚焦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产地粗加工能力,有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实现农旅共舞,是村民们生活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新时代提升产业质量的必然举措。

      按照“三农”发展新理念,我市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推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游仙“东林牧歌”等3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拔地而起;“天府四川、康养绵州”森林康养品牌日益响亮;农村电商遍地开花……成为激活我市发展“大农业”的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4家、现代农业景区5个、农业主题公园4个,接待游客965万人次,营业收入25亿元,吸纳农民就业8万人,带动40万农民受益。

      在大力发展先进现代农业进程中,我市“经济”“生态”效益两手抓,以“两控两减四基本”为重点,实现养殖业根本转型和提质增效,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全市启动实施24个循环农业示范点,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4.83%,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79%。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下更大力气发展现代农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业系统将以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686”重点产业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全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探索区域农业循环利用机制,大力推广农牧对接、种养结合、稻鸭共育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着力改善农业环保基础设施,确保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域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