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让茶园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蒙顶山茶交所往东,是位于名山区中峰乡的牛碾坪景区,碧绿的茶园云雾缭绕,盛开着零星的白色茶花,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不远处,成都游客杨艳带着家人惬意地骑行在牛碾坪绿道上,欣赏着牛碾坪的绝美景色。手持相机不停拍照的杨艳对记者说:“我们一家都很喜欢牛碾坪这种茶园生活,之前来过一次,觉得意犹未尽,决定要来一次茶园生活深度游。”在牛碾坪万亩茶园里,很多游客就像杨艳一样,惬意地呼吸着山间的新鲜空气,享受着淳朴自然的茶园生活。
近年来,蒙顶山茶从茶园走出,被带出国门;以茶叶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兴起;以茶叶为原料生产的饮料、装饰材料越来越多;茶叶用途越来越丰富,茶叶产业链越来越广阔……
茶+产业
茶农致富的“法宝”
近年来,蒙顶山茶产业收获了不俗的成绩。不久前,“蒙顶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亮相2017年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再一次让蒙顶山茶得到了世人的关注。
而在此之前,蒙顶山茶更是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殊荣,更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5月,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顶山茶业)又与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成功签约,标志着川投集团强势入驻蒙顶山茶业,蒙顶山茶业实现增资扩股。
一项项喜报接踵而来,让蒙顶山茶家喻户晓、声名远扬。靠茶吃茶,名山人依托茶叶优势,将茶产业不断上档升级,变成名山茶农致富的“法宝”。
“新村有茶家乐8家左右,游客可来品茶、骑游、就餐、体验手工制茶等。”走进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一家家农家乐、茶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新村里。一家茶家乐的老板刘林说,随着新村的打造,近年来,靠茶园创业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近年来,名山将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围绕蒙顶山茶转型升级,落实茶产业发展“13333”措施。完成雅攀蒙顶山茶产业园“一园三区”为核心的13个茶产业恢复重建项目;组建运营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和资源开发、产品营销、旅游开发三个子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开发、企业合作、文化打造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2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农业部认定;“蒙顶山茶+企业品牌”双商标管理日益规范,推广使用“蒙顶山茶”品牌企业41家,有力推动了全区茶产业快速发展。
茶+旅游
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茶区变景区,简直跟公园一样漂亮。”经过两年多时间打造,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景区的变化让游客惊叹不已,茶园中间修建了观光道,路两边种植着各类鲜花,游客漫步其间,空气清新,心情愉悦。骑游道穿插其间,游客还可骑着自行车,欣赏“茶涌绿波”的风光。
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改善,牛碾坪还扩充了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的科普功能。紫鹃、甘露、黄魁……每种茶树的旁边,都竖起了标识牌,对茶树品种进行介绍,接待中心有专职导游解说。
而随着超市、茶楼、茶庄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牛碾坪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以前这里都是‘望天田’,景色可没这么漂亮。”中峰乡海棠村党支部书记程江介绍,雅安在重建中着力推进国家茶叶公园建设,推动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在的牛碾坪变化太大了,有中国最美茶山,还有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能旅游观光,还集茶叶生产示范、科普教育、科研创新为一体,附近的村民都依靠牛碾坪景区做起了小生意,吃上‘旅游饭’。”
如今,牛碾坪仍不断大力开发其旅游资源,并重点打造了采茶、制茶、认茶、识茶、品茶、购茶一条龙的体验项目,直接促进了一三产业结合,带动周围30户农户兴办农家乐和茶家乐,吸纳近200名村民就近就业,吸引近150人进入园区从事服务工作。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茶旅融合发展,2016年,全国首个国家茶叶主题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在名山区挂牌。同年,名山区又完成了连接蒙顶山(禅茶之乡)——红草坪(骑游茶乡)——牛碾坪(科普茶乡)长达32公里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建设。
此外,名山区还确立起“1+6+N”空间布局,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理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牛碾坪项目就很好地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一三互动、茶旅融合发展。”名山区农业局副局长张仕均说。
张仕均表示,茶旅融合不是两个产业的简单结合,要以茶为主题,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以市场为动力,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品茗、骑游、观光,如今的名山区把茶业转型升级、茶旅融合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建成了一条贯通全区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沿着茶旅结合的新路子,推动着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