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雅安市精准扶贫 法治助力

  • 2017年09月11日 17时04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字体: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也是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它涉及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临大量的实际问题,必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展开。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将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挑战不退缩,正视问题、依法解决矛盾,更好地促进脱贫攻坚各项举措的有效实施。

      红星村基本情况:

      红星村地处芦山县城以北,南距县城8.7公里,北距龙门乡政府所在地6.7公里,位于龙门乡中部,全村幅员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铜鼓、山口头、大水井、红岩子、高家坝、楼下六个村民小组。2016末全村共有1116户,3344人,现有耕地面积2248.2亩,其中水田1550亩,旱地698.2亩。全村现有主导产业主要是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以务工收入为主的约10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近1/3。该村是全县11个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村之一。201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41元,全村有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年粮食总产量1430吨,出栏肥猪2717头。

      通过灾后重建努力,该村以铜鼓庙聚居点为代表的八个新村聚居点全面完成入住,群众居住条件大大提升。产业方面,该村重点依托连存栏100万只的“钱记鸡业”,重点发展蛋鸡畜牧产业,目前已建蛋鸡鸡舍12栋,已饲养6栋蛋鸡共计60万只,2栋雏鸡20万只,每天产蛋50万枚,依托“钱记鸡业”实施“借鸡生蛋”扶贫工程,带动全村及周边农户发展蛋鸡养殖脱贫致富。同时,以好农夫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种植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植猕猴桃150亩,葡萄50亩,年出栏肉鸭25万只,该村馨瑞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育肥猪800头,淡水鱼养殖场一个,规模30余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战略,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方式,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发挥法治在助推精准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作用,完善贫困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龙门乡红星村坚持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进行,着力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帮助聘请法律顾问,让专业人讲专业话。在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芦山青衣律师事务所的魏明宏律师来到红星村免费为村上开展法律顾问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开展,与精准扶贫开发任务不相适应、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土地、林权纠纷,农民工劳资纠纷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村、组干部法律知识的欠缺和解释不专业等种种原因,一些小纠纷继而升级成为大矛盾。魏律师到村后,首先律师的身份不但保证了专业性,也更能体现第三方优势,更容易得到村民的信任。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社会影响面较大、较容易激化的基层矛盾纠纷中,由律师出面做好说服和劝解工作,更容易取得群众信赖。另外,法律顾问还为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经营、集体资产处置、基础设施的立项建设等涉及贫困村重大决策和管理工作事项提供法律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前村两委“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同时也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增力助力。

      培养法律明白人,助推红星村全面建成“法治小康”。在贫困村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是推动贫困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基础,是贫困村脱贫发展内生动力的人力支撑。红星村依托乡镇法治培训、远程课堂、农民夜校等平台,邀请乡司法所、派出所、龙门法庭及村法律顾问对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指导其参与到农村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林权纠纷的排查化解,边学边练,提高“法律明白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战能力,掌握一定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技巧,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成为村民学法、用法、维权的“法律明白人”和“带头人”。

      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法治建设。“提倡邻里守望,邻居外出走亲访友、务工经商、应帮助照看,遇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人员。主动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员,与外来人员和谐相处,不欺生,不排外。”这些简单明了话语,就是红星村从引导村民自治着力,以“兴业、家和、人富、村美”为目标,结合红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院坝会、民主会议的方式,在法律顾问的参谋下,制定的红星村村规民约,内容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符合村情,突出社会治安联防、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保洁、邻里家庭关系等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公民义务的内容。同时将村规民约的尊崇纳入道德模范户、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评选内容,并在村民会议、院坝会议、村务公开栏上定期或经常性的通报村规民约履行情况,表彰奖励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行为,批评、谴责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通过长期不懈的实施,红星村的乡村环境、村风民俗等有了明显提升,形成了一种自觉、自由、善良、和谐的人文氛围。

      帮助贫困群众掌握维权方法,助力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由司法所牵头,民政所、乡安办、计生办等乡机关科室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通过支部会、党员会、群众会、院坝会,通过墙报、标语、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重点宣讲党和政府“三农”、扶贫、社会保障等政策,宣讲农村生产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把相关政策法律和扶贫措施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使贫困村群众知晓自己的权利义务。同时将涉农部门、社保医保、民政、残联等社会保障部门,纪检监察、信访等监督机关的地址,咨询、信访、投诉、举报电话及法律援助12348维权热线予以公开公示,打通贫困群众的维权通道。

      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促进长治久安。在县司法局和龙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联合扶贫包户干部农户家里、田间、地头、村头开展排查,针对贫困户常见多发的山林土地为主的多权确权、异地扶贫搬迁、邻里边界、劳动用工、婚姻家庭、财产分割、人身伤害等矛盾纠纷,做好教育疏导、协商调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在落地推进过程中发生的村务管理、民主决策、土地使用权流转、征地拆迁补偿、惠农资金和专项资金享受者身份确认及发放等各类矛盾纠纷,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反应,事后研判”的原则,充分运用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律师、公证、调解组织、法律明白人等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法律风险防控和矛盾纠纷分类调处工作,确保扶贫政策和项目落实到位。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群众工作相结合,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中久拖未解的矛盾纠纷,保证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扶贫项目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雅安市精准扶贫 法治助力

  • 2017年09月11日 17时04分
  • 来源: 雅安市府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也是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它涉及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临大量的实际问题,必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展开。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将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挑战不退缩,正视问题、依法解决矛盾,更好地促进脱贫攻坚各项举措的有效实施。

      红星村基本情况:

      红星村地处芦山县城以北,南距县城8.7公里,北距龙门乡政府所在地6.7公里,位于龙门乡中部,全村幅员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铜鼓、山口头、大水井、红岩子、高家坝、楼下六个村民小组。2016末全村共有1116户,3344人,现有耕地面积2248.2亩,其中水田1550亩,旱地698.2亩。全村现有主导产业主要是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以务工收入为主的约10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近1/3。该村是全县11个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村之一。201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41元,全村有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年粮食总产量1430吨,出栏肥猪2717头。

      通过灾后重建努力,该村以铜鼓庙聚居点为代表的八个新村聚居点全面完成入住,群众居住条件大大提升。产业方面,该村重点依托连存栏100万只的“钱记鸡业”,重点发展蛋鸡畜牧产业,目前已建蛋鸡鸡舍12栋,已饲养6栋蛋鸡共计60万只,2栋雏鸡20万只,每天产蛋50万枚,依托“钱记鸡业”实施“借鸡生蛋”扶贫工程,带动全村及周边农户发展蛋鸡养殖脱贫致富。同时,以好农夫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种植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植猕猴桃150亩,葡萄50亩,年出栏肉鸭25万只,该村馨瑞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育肥猪800头,淡水鱼养殖场一个,规模30余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战略,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方式,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发挥法治在助推精准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作用,完善贫困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龙门乡红星村坚持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进行,着力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帮助聘请法律顾问,让专业人讲专业话。在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芦山青衣律师事务所的魏明宏律师来到红星村免费为村上开展法律顾问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开展,与精准扶贫开发任务不相适应、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土地、林权纠纷,农民工劳资纠纷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村、组干部法律知识的欠缺和解释不专业等种种原因,一些小纠纷继而升级成为大矛盾。魏律师到村后,首先律师的身份不但保证了专业性,也更能体现第三方优势,更容易得到村民的信任。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社会影响面较大、较容易激化的基层矛盾纠纷中,由律师出面做好说服和劝解工作,更容易取得群众信赖。另外,法律顾问还为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经营、集体资产处置、基础设施的立项建设等涉及贫困村重大决策和管理工作事项提供法律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前村两委“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同时也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增力助力。

      培养法律明白人,助推红星村全面建成“法治小康”。在贫困村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是推动贫困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基础,是贫困村脱贫发展内生动力的人力支撑。红星村依托乡镇法治培训、远程课堂、农民夜校等平台,邀请乡司法所、派出所、龙门法庭及村法律顾问对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指导其参与到农村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林权纠纷的排查化解,边学边练,提高“法律明白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战能力,掌握一定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技巧,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成为村民学法、用法、维权的“法律明白人”和“带头人”。

      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法治建设。“提倡邻里守望,邻居外出走亲访友、务工经商、应帮助照看,遇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人员。主动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员,与外来人员和谐相处,不欺生,不排外。”这些简单明了话语,就是红星村从引导村民自治着力,以“兴业、家和、人富、村美”为目标,结合红星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院坝会、民主会议的方式,在法律顾问的参谋下,制定的红星村村规民约,内容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符合村情,突出社会治安联防、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保洁、邻里家庭关系等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公民义务的内容。同时将村规民约的尊崇纳入道德模范户、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评选内容,并在村民会议、院坝会议、村务公开栏上定期或经常性的通报村规民约履行情况,表彰奖励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行为,批评、谴责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通过长期不懈的实施,红星村的乡村环境、村风民俗等有了明显提升,形成了一种自觉、自由、善良、和谐的人文氛围。

      帮助贫困群众掌握维权方法,助力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由司法所牵头,民政所、乡安办、计生办等乡机关科室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通过支部会、党员会、群众会、院坝会,通过墙报、标语、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重点宣讲党和政府“三农”、扶贫、社会保障等政策,宣讲农村生产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把相关政策法律和扶贫措施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使贫困村群众知晓自己的权利义务。同时将涉农部门、社保医保、民政、残联等社会保障部门,纪检监察、信访等监督机关的地址,咨询、信访、投诉、举报电话及法律援助12348维权热线予以公开公示,打通贫困群众的维权通道。

      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促进长治久安。在县司法局和龙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联合扶贫包户干部农户家里、田间、地头、村头开展排查,针对贫困户常见多发的山林土地为主的多权确权、异地扶贫搬迁、邻里边界、劳动用工、婚姻家庭、财产分割、人身伤害等矛盾纠纷,做好教育疏导、协商调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在落地推进过程中发生的村务管理、民主决策、土地使用权流转、征地拆迁补偿、惠农资金和专项资金享受者身份确认及发放等各类矛盾纠纷,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反应,事后研判”的原则,充分运用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律师、公证、调解组织、法律明白人等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法律风险防控和矛盾纠纷分类调处工作,确保扶贫政策和项目落实到位。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群众工作相结合,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中久拖未解的矛盾纠纷,保证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扶贫项目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