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
“五大体系”“9张清单”、114项主要任务、49项重点事项……一年多来,绵阳主动作为,攻坚破难,在保持稳中趋好的同时,发展动能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全创试验 绵阳的头等大事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大的改革试验任务。
而对于国务院唯一批准建设的科技城来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既是国家赋予的最重大改革试验任务,更是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此背景下,绵阳将全创试验作为头等大事。所谓头等大事,就是要具备重要的工作摆位,要被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高位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绵阳高规格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市级部门、县市区(园区)、在绵科研院所、高校、部队和重点企业参与的全创领导小组,形成了一套高效有力的全创工作推进体系。
一年多来,科技城作为这场“国家大考”的先行先试核心区域,不等不靠,预先谋划,主动作为——2016年7月1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绵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定,到2018年,绵阳将基本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
同年,《绵阳市全创2016年工作计划》《重点推进事项》接连出台,明确了全市全创试验“时间表”“施工图”:47项改革任务、114项主要任务、49项重点事项……我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铿锵脚步不断迈进。
敢为人先 加速呈现新格局
挂图作战,目标明确。一年来,绵阳主动作为,多向发力,军民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呈现。
截至目前,我市已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企业培育、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初步梳理储备一批经验做法,其中三项有望在国省复制推广。
——探索军工科技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模式。推动地方与科研院所构建大型国防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开放共享模式。29基地大力开展军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批准将其作为“融通军民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列入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宣传。
——探索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以长虹集团为试点突破口,通过中征平台、长虹集团供应商管理系统、金融机构信贷系统三方IT对接,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线上融资对接服务。全市156家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155家企业加入中征平台,实现平台融资38.2087亿元。李克强总理批示予以总结推广。
——探索制定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实施《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完成首批238家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后续将建立军民融合企业大数据库,制定符合军民融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配套政策。力争认定标准在更高层次得到认可。
多向发力 形成良好新态势
在这场难得一遇的重要历史机遇里,绵阳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从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开发、开放合作和金融服务五个领域出发,全面推进全创试验,不断呈现出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破壁垒——我市大力推进“三大创新城”建设,构建“三类创新转化平台”和互动转化平台,打通“军转民”“民参军”通道,促进技术转移转化,不断向军民融合的深水区进发。
做产业——产业不仅是军民融合之“果”,其快速推进,也能倒逼制度之“土”的改进。据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军民融合产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工业比重49.4%。
引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去年,全市人才开发体系建设实现“五大突破”要求,出台“三大建设方案”,完成了45项改革任务,4项工作入选省上经验储备清单。
搭平台——去年开放合作体系全面完成11项重点改革事项,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商检“三证合一”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强服务——我市筹设了总额54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5只基金;举办四川省首届军民融合银企对接会,现场签约金额143.6亿元,意向融资4.9亿元;成立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军民融合保险支公司等,不断为全创工作注入“金融活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