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全覆盖 达州破解脱贫“密码”
“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村也发展不了这么快,我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好。”正在香葱基地和村民一起忙着选苗分种的贫困户李国秀一脸笑意。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她和老伴通过务工收入,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生活上脱贫了,看病也没有问题了。”
“2016年,我们完成了19个贫困村退出、9438名贫困人口脱贫。到2017年底,要实现省定贫困县摘帽。”在今年年初的脱贫攻坚大会上,通川区定下决战目标。
而今年一开年,达州就制定了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全市要实现15.2万贫困人口脱贫、308个贫困村退出,通川区整体“摘帽”。
如此大面积脱贫,信心在哪儿?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解决产业发展不均、失衡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目前,达州依托产业带、产业园带动区域脱贫,从“一村一品”到“一村多品”,从大产业到小产业,从传统产业到引入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使全市679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实现规划全覆盖,因地制宜的产业脱贫“密码”正一步步被破解。
思路一变天地宽
奔康有了底气
“你们扶贫给不给钱?”“你看那两家都纳入贫困户了,为啥我们就不能评为贫困户?”……通川区碑庙镇三上村第一书记卢丽丽初来任职时,被群众的要求“吓坏了”,“他们认为政府就应该为他们的贫困埋单!”
不仅如此,卢丽丽在调查摸底时还注意到,许多农户还将被纳入贫困户当作“荣誉”。“他们认为被定为贫困户就是靠关系。”她说,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村民等、靠、要的思想突出,有的就算给送去了鸡苗也不愿意养,只希望政府直接给钱。
或许有了这些原因,受制于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的三上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7户,贫困人口551人,贫困发生率26.2%,且居高不下。
“这说明村民的思想还很落后,依赖的思想突出。”2015年,郭海龙任碑庙镇党委书记后,以民风纯朴的石笋村为示范点大抓“思想脱贫”教育,“让每个人都为碑庙赢得荣誉,让每寸土地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种子”。第二年、第三年,又开展了“感恩扶志”“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
同时,每月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子”“好邻居”评比;每年腊月第一个星期六在全村举办“老年节”, 邀请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举办一次文艺演出,吃一顿坝坝宴,赠送一个纪念品。民心凝聚了,回乡从事产业发展人数陡增。
实际上,不仅通川区,达州市的各个地方都开展了以“脱贫奔康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为主题、以“诚信·守法·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等系列活动。
思想上的脱贫为产业的脱贫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在达州,从村到乡(镇)到县(市、区),均形成了以粮、茶、果、药、林产业为依托,“一品”到“多品”的种、养、加、销、游长中短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格局。
土地入股引进业主
农民做了“股民”
“一个村原本有2000多人,但现在年轻的都在外面打工或进城了,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小孩,五六百人不到,怎么发展?”达川区平滩镇水桶坝村民胡华云说起自己村的现状时不无担忧。
而在几年前,水桶坝村因地下煤矿开采,导致水源断层,地面农作物欠收,此后当地党委政府将整村纳入搬迁计划,土地因无人耕种而多有撂荒。
“农村现在有两大难题:一是劳动力不足,特别是贫困户缺劳力现象尤为严重;二是想发展却缺资金、缺技术,种养业呈分散型,市场竞争力弱、同质化严重。”宣汉县隘口乡乡长陈旭分析说,“必须引进业主,通过土地流转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2016年,隘口乡引进业主,以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发展产业。
之所以选择土地入股、引进业主,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证后认为:“这样更能激发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收入也更高。”
陈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该乡长岗村流转的2000亩土地中,每亩为300元,虽然固定无风险,但土地增值性不强。而如果选择农户土地入股,按照确权模式,除前三年建设期外,第四年到第六年每年将返还前三年所欠的300、400、500元的入股费用,此后的每一年土地入股费用将拿到500元每亩的股金,这还不包括分红、务工等收入。
土地入股,让农户当家作主。达州正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成果,除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还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政策性扶贫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等,通过股份合作,参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获得股金收入。如,宣汉县推行“六权同确”,探索出了“136”和“127”农民土地入股分红模式,流转土地13.5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社30余个。
开江县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投入550万元流转山溪口村和土包寨村的700余亩土地发展琯溪蜜柚、脆皖鱼等特色产业,政府将200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择股量化到271户841人,交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运用资金、发展产业,实现扶贫开发由短期“输血”向长期“造血”转变。
“活了这么大年纪,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还成了股民,不用出钱每年还能分到1000多元红利,多亏了政府的政策好呀!”开江县长岭镇山溪口村村民李大爷对拿到股权证后高兴地说。
创新拓展帮扶模式
贫困户的腰包鼓了
“山高谷深一线天,蹲山守穷一年年”。在2014年前,贫穷与落后曾压得通川区新村乡曾家沟村喘不过气来。而今,曾家沟村已从远近闻名的“穷光村”蜕变为市级“四好村”“卫生村”,全村308户928人走上了脱贫奔康新路。
曾家沟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全乡乃至全区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该乡按照“一主多副两带七点”搭建立体产业思路,将柑柚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同时依托山高林密的自然优势发展林下养殖。通过采取“集体帮大户、大户带穷户”的方式,引导专合社与43户贫困对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户每年除固定分红300元,纯利部分还可按股二次分红,户均实现增收1500元。
抓小不忘大,让每一项产业都能给农户带来收入。在宣汉,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牛业发展迅猛,不仅引进了重庆天友乳业,还发展起了四川省畜科院蜀宣花牛科研基地。当地农户一亩地卖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收入就达2000多元,比起种玉米要多出1000多元。
贫困户没资金、没技术、缺劳力咋办?宣汉县推行了“托管养牛”新模式,即贫困户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情况或户户组合或2-3户合伙买1-N头牛犊,托付给养殖场饲养,并签订托养协议,以托管一年为限,养牛利润按五五分成,可实现户平年均增收1500元左右。目前,宣汉县已在20个贫困村建成托管养牛场25家。在第十一届(2016)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达州市宣汉县召开时,全县牛饲养量已达30万头,带动1.8万贫困人口因“牛”脱贫。
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公司+基地+农户”“联合党委+专业合作社+农户”“政策+资产”等发展模式,在达州各地逐步推行开来。
通川区在全面整合上级涉农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又注资1000万元组建农业发展公司,按每村不低于30万元向贫困村注入产业扶持基金,推动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利益联结。
渠县在对土地流转后,业主和贫困户实行订单管理,即“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下,既解决了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大竹,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县80多个村建立优质糯稻基地10万亩,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程指导,带动3万户农户、10万人从事糯稻生产。其中,带动贫困户3506户、10817人。(李道全 冯小芳 记者 王晓英)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