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项目投资工作:让项目投资成为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2017年12月27日 10时17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砂石车来来往往,施工人员井然有序作业,一处处厂房建筑已见雏形……在绵阳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高新区集中发展区指挥部项目专员徐文涛正对照图纸协调解决问题,这样的场景在高新区项目推进过程中已成为常态。高新区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直通车”、“项目专员”代办审批手续和审批服务“跑一趟”等制度,把办公室就设在项目现场,开展“保姆式”服务,推动京东方项目1个工作日办结工商注册、3个工作日出具用地范围图、1个月完成征地拆迁,有力保障了项目加快建设。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高新区塑造了“保姆式”服务这张“名片”,这一做法也是我市多措并举,为投资项目加油提速的真实写照。诸如安州区深入推进“清闲促建”,盘活低效用地2000余亩,促进了产业项目建设;又如平武县建立完善项目约谈、项目例会等制度,逗硬项目投资考核……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正推动一个个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带动绵阳城市形态、产业结构、民生福祉产生巨大变革。

      深入推进“项目年”行动投资目标超进度完成

      项目投资不仅对稳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17年“项目年”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强调:“继续实施‘项目年’行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绵阳稳当前、谋长远的必然选择。”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发展首先抓项目”的理念,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深入推进“项目年”行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仍保持了较大提升,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势头。

      在“指挥棒”的引领下,我市还相继出台了《重点项目专员制度》《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管理办法》《绵阳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等政策措施,完善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流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专项督导、集中开工等制度,推动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态势。

      一串串数字振奋人心:今年1-11月,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4亿元、增长12.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实现12%以上增长,投资目标完成进度达93.13%,超时间进度1.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重大项目也推进有力:1-11月,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26.18亿元、增长3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9.5个百分点。2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7.5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1%。京东方柔性面板生产线、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加快建设,更为投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项目精准招商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那么招商引资就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

      刘超多次指出,招商引资作为扩增量、优存量最有效的手段,一刻都不能放松、一天都不能落下。

      全市上下迅速凝聚共识:围绕产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储备经济发展动能。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产业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开展精准专业招商,着力引进了一批强链、补链、扩链项目,努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投资453亿元的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华晨汽车整车项目、投资29亿元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项目等在近两年时间里相继花落绵阳。这些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绵阳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的执着与努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提高行政效能,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大项目、好项目来绵投资营造更加优质的“软环境”。招大引强,既要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客商“走进来”,更要主动“走出去”,用满满的诚意征服优质客商,让他们在绵扎根落户。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扎实地投身招商引资工作,会见重要客商、推介政策投资环境、联系重点企业、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荐重要产品……各县市区、园区纷纷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广泛对接。

      “招商大使”马不停蹄,一对一洽谈、点对点对接、面对面推介,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吸引了众多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今年1-11月,全市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419个,拟投资额1895.31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国内省外履约项目665个、合同投资额3633.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0.10亿元,同口径增长25.57%,完成全年工作目标500亿元的124.02%,完成全年奋斗目标600亿元的103.35%。

      多措并举挂图作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一个个大项目,一项项大投资,给绵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加快项目实施和确保工程质量,以大项目促大发展,成为我市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9月,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授卡仪式上,市政府为41个重点招商项目、55户重点企业颁发我市首批“服务绿卡”,将核准前置条件由28项减少到2项,办理时限在原来承诺的“6个工作日”基础上再提速50%以上。

      这是绵阳用实际行动帮助重点招商项目和企业解难题、破瓶颈,早日建成投产达效保驾护航的具体做法之一。

      多少个夜晚,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碰头会上,各组正在通报情况,研究办法措施。为把项目推进工作落到实处,我市严格逗硬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同时坚持实行“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总”的督查考核机制。

      “挂图作战”是我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又一法宝。实施“挂图作战”后,工作组成员对推进慢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抢进度,形成了多点开花、多极突破的工作新格局。

      除了好的工作方法外,我市还着力在破解资金瓶颈、优化政务服务、加强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支撑。“落地速度快、资源保障快,政策环境好、产业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副总裁常程道出来绵投资建设的真实感受。

      今天的项目建设,就是明天的发展支撑。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拉动绵阳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善民生的“支撑点”、优化发展环境的“主抓手”、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

      如今,放眼绵州大地,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这座城市急切奋进的足音。我市正在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项目优势,让项目投资成为绵阳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项目投资工作:让项目投资成为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2017年12月27日 10时17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砂石车来来往往,施工人员井然有序作业,一处处厂房建筑已见雏形……在绵阳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高新区集中发展区指挥部项目专员徐文涛正对照图纸协调解决问题,这样的场景在高新区项目推进过程中已成为常态。高新区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直通车”、“项目专员”代办审批手续和审批服务“跑一趟”等制度,把办公室就设在项目现场,开展“保姆式”服务,推动京东方项目1个工作日办结工商注册、3个工作日出具用地范围图、1个月完成征地拆迁,有力保障了项目加快建设。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高新区塑造了“保姆式”服务这张“名片”,这一做法也是我市多措并举,为投资项目加油提速的真实写照。诸如安州区深入推进“清闲促建”,盘活低效用地2000余亩,促进了产业项目建设;又如平武县建立完善项目约谈、项目例会等制度,逗硬项目投资考核……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正推动一个个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带动绵阳城市形态、产业结构、民生福祉产生巨大变革。

      深入推进“项目年”行动投资目标超进度完成

      项目投资不仅对稳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17年“项目年”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强调:“继续实施‘项目年’行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绵阳稳当前、谋长远的必然选择。”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发展首先抓项目”的理念,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深入推进“项目年”行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仍保持了较大提升,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势头。

      在“指挥棒”的引领下,我市还相继出台了《重点项目专员制度》《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管理办法》《绵阳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等政策措施,完善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流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专项督导、集中开工等制度,推动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态势。

      一串串数字振奋人心:今年1-11月,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4亿元、增长12.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实现12%以上增长,投资目标完成进度达93.13%,超时间进度1.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重大项目也推进有力:1-11月,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26.18亿元、增长3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9.5个百分点。2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7.5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1%。京东方柔性面板生产线、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加快建设,更为投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项目精准招商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那么招商引资就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

      刘超多次指出,招商引资作为扩增量、优存量最有效的手段,一刻都不能放松、一天都不能落下。

      全市上下迅速凝聚共识:围绕产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储备经济发展动能。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产业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开展精准专业招商,着力引进了一批强链、补链、扩链项目,努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投资453亿元的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华晨汽车整车项目、投资29亿元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项目等在近两年时间里相继花落绵阳。这些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绵阳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的执着与努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提高行政效能,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大项目、好项目来绵投资营造更加优质的“软环境”。招大引强,既要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客商“走进来”,更要主动“走出去”,用满满的诚意征服优质客商,让他们在绵扎根落户。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扎实地投身招商引资工作,会见重要客商、推介政策投资环境、联系重点企业、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荐重要产品……各县市区、园区纷纷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国企、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广泛对接。

      “招商大使”马不停蹄,一对一洽谈、点对点对接、面对面推介,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吸引了众多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今年1-11月,全市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419个,拟投资额1895.31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国内省外履约项目665个、合同投资额3633.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0.10亿元,同口径增长25.57%,完成全年工作目标500亿元的124.02%,完成全年奋斗目标600亿元的103.35%。

      多措并举挂图作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一个个大项目,一项项大投资,给绵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加快项目实施和确保工程质量,以大项目促大发展,成为我市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9月,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授卡仪式上,市政府为41个重点招商项目、55户重点企业颁发我市首批“服务绿卡”,将核准前置条件由28项减少到2项,办理时限在原来承诺的“6个工作日”基础上再提速50%以上。

      这是绵阳用实际行动帮助重点招商项目和企业解难题、破瓶颈,早日建成投产达效保驾护航的具体做法之一。

      多少个夜晚,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碰头会上,各组正在通报情况,研究办法措施。为把项目推进工作落到实处,我市严格逗硬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同时坚持实行“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总”的督查考核机制。

      “挂图作战”是我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又一法宝。实施“挂图作战”后,工作组成员对推进慢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抢进度,形成了多点开花、多极突破的工作新格局。

      除了好的工作方法外,我市还着力在破解资金瓶颈、优化政务服务、加强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支撑。“落地速度快、资源保障快,政策环境好、产业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副总裁常程道出来绵投资建设的真实感受。

      今天的项目建设,就是明天的发展支撑。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拉动绵阳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善民生的“支撑点”、优化发展环境的“主抓手”、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

      如今,放眼绵州大地,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这座城市急切奋进的足音。我市正在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项目优势,让项目投资成为绵阳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