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巴中旅游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迈进

  • 2017年11月21日 09时33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不久,巴中又将迎来一次大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去年10月,巴中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名单,由此踏上了“全域大景区”建设的新征程。一年多来,巴中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全域旅游,巴中有哪些新举措?11月16日,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全域旅游目标:

      把整个巴中建成一个大景区,步步皆美景,处处均如画

      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三大旅游区

      高品位打造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旅游核心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

      抓好“358”

      “3”指的是“三园”,即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动物园、1个国家植物园

      “5”就是“五基地”,即5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

      “8”就是“八区”,即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

      “三区同建”

      新城市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

      农村来的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

      巴中是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辖区内有15个国家AAA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被誉为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美丽风景"。近年来,巴中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改善基础条件、包装精品线路、优化旅游服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下一步,巴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围绕加快建成生态旅游强市目标,推动巴中全域旅游新一轮快速突破发展。

      建设靓丽的全域大景区

      巴中市境内已有风景名胜27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平昌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光雾山、诺水河、空山),全省旅游强县1个(南江)、乡村旅游强县2个(平昌、通江),已建成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和3个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AAAA级景区,已重点培育开发了山水观光、地质探奇、夏季避暑、红色文化体验、古镇文化体验、山地运动休闲、森林康体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资源丰富

      景区“大家庭”成员越来越多

      本月初,全市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巴中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在旅游,在“绿色”和“红色”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巴中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大优势。

      巴中的自然景观,囊括了中国南方传统自然风景中最精华的“叶、石、洞、峡”(即红叶、石林、溶洞、峡谷),加之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巴中融南北美景之精髓,这里的美景,被众多旅游行家称赞为秦巴山脉的一顶王冠、南北分界线的一颗明珠。巴中还是全国12大红色旅游片区之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群、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有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此外,近年来依托巴山新居,巴中市规划建设了一条条乡村旅游环线,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吸引了众多游客。

      至今,巴中市境内已有风景名胜27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个,国际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平昌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光雾山、诺水河、空山),全省旅游强县1个(南江),全省乡村旅游强县2个(平昌、通江)。

      近年来,巴中市树立“全域景区”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强市”重大战略,2011-2016年,旅游总收入从31.67亿提升至166.73亿元,年均增速39.4%;游客接待量从536.7万人次提高至2171万人次,年均增速32.25%,增速一直居全省市州前列。

      ◎特色鲜明

      乡村游特色游为旅游注入新元素

      近年来,巴中市编制完成《巴中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定为“一通道、四带、五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态,确立“景区依托型、巴山新居依托型、古村落依托型、城郊依托型、干线公路依托型”等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已建成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和3个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AAAA级景区,把76个贫困村、1.33万贫困群众聚集到了旅游产业链上,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450元以上,实现了旅游富民,全市乡村旅游初步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县县有品牌”的良好态势,极大促进了旅游消费增长。

      与此同时,各类特色节庆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结合资源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农事体验,举办光雾山红叶节、巴人文化艺术节、平昌乡村文化旅游节、光雾山冰雪节、云顶茶文化节、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形成了“月月有节庆、处处有特色”的节庆效应。

      “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200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3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个、特色精品村寨50个、精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200个,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225万人次,实现收入75亿元。”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游和特色游,为巴中休闲旅游方式注入新元素,将和其他元素一起推动巴中全域旅游新一轮快速突破发展。

      ◎产品众多

      游客玩法多了选择更多了

      巴中有着优美的自然风貌、厚重的人文历史,如何将自然人文优势打造为旅游产品,继而形成旅游产业链,需要科学的规划。近年来,制定了《巴中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工作分解表》,编制完成了《巴中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策划》,《巴中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也已启动。

      目前已重点培育开发了山水观光、地质探奇、夏季避暑、红色文化体验、古镇文化体验、山地运动休闲、森林康体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产品逐步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专项特种旅游等多元化综合型转变,初步建立起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全域旅游上档升级,游客到巴中旅游有了更多的选择。

      下一步,巴中市将继续推动旅游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继续加快建成旅游经济强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人数突破3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旅游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25%,文旅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20%以上。

      打造美丽的全域大景观

      按三大功能定位打造三大旅游区

      11月初,全市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罗增斌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通道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改革管理机制为动力,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绿色发展的骨干产业,加快建成生态旅游强市,为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巴中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该规划按照国家、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建设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红军长征记忆旅游带和大巴山风景道等功能定位,立足全市旅游资源禀赋,坚持国际视野,高品位打造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旅游核心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加快构建与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相匹配、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把巴中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森林康养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

      抓好“358”

      让全域旅游有特色和亮点

      发展全域旅游,未来的巴中将是什么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曾这样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整个巴中建成一个大景区,步步皆美景,处处均如画,在全国都是一个榜样。今后的巴中人,无论是种庄稼的,还是在工厂单位上班的,无论是在学校读书的,还是在家退休养老的,都在景区里,一年四季有蓝天白云相拥、同鸟语花香相伴、有霓虹彩霞披肩,山中水中入画之中。”

      何平指出,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坚持特色带动,抓特色旅游。当前,随着巴中道路交通网络的日渐发达、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大、景区基础服务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新型旅游产品的加快培育,为巴中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巴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要抓出一批有档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景区景点。具体来讲,就是抓“358”。“3”指的是“三园”,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动物园、1个国家植物园;“5”就是“五基地”,指5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8”就是“八区”,指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这些方面建好了,巴中的全域旅游就有了支撑,也就有了特色和亮点。

      创新理念和模式推进城乡“三区同建”

      市委、市政府提出,巴中发展全域旅游,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即“三区同建”。就城市来讲,是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就农村来讲,就是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核心要义,就是产城景文一体规划、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这需要在建好大景区的同时,科学设计一些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和社区建设、教科文体卫、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领域。

      在城市里或交通要道口,建一些旅游标识标牌,远观近看,都知道巴中旅游很好;在一些医院、学校、厂区等,建静养区、绿色廊道,或者小园林、小花园,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疗养、休息、赏景;在一些小山地建一些小型体育运动场地,群众可以搞一些竞赛、健身活动;在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很多的地方,建一些风情小镇、博物馆、纪念馆,既可以旅游,又可以接受革命教育;在巴中生产、制造的产品上,印制一些反映巴中旅游的图案或者图片,起到宣传和推介作用。

      乡村旅游方面要坚持特色化发展。可采取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等方式,坚持村旅一体、产村相融,以农为本、以乡为魂,既凸显乡村旅游品质特色,又将贫困群众聚到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一村一景、路水相连、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和乡村旅游环线。

      发展全域旅游目的,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为此,巴中市将力争2020年实现3个“20%”:一是旅游产业对地方GDP的贡献达到20%;二是旅游方面的新增就业人员达到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20%;三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旅游方面的达到20%。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旅游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迈进

  • 2017年11月21日 09时33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不久,巴中又将迎来一次大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去年10月,巴中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名单,由此踏上了“全域大景区”建设的新征程。一年多来,巴中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全域旅游,巴中有哪些新举措?11月16日,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全域旅游目标:

      把整个巴中建成一个大景区,步步皆美景,处处均如画

      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三大旅游区

      高品位打造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旅游核心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

      抓好“358”

      “3”指的是“三园”,即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动物园、1个国家植物园

      “5”就是“五基地”,即5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

      “8”就是“八区”,即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

      “三区同建”

      新城市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

      农村来的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

      巴中是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辖区内有15个国家AAA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被誉为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美丽风景"。近年来,巴中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改善基础条件、包装精品线路、优化旅游服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下一步,巴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围绕加快建成生态旅游强市目标,推动巴中全域旅游新一轮快速突破发展。

      建设靓丽的全域大景区

      巴中市境内已有风景名胜27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平昌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光雾山、诺水河、空山),全省旅游强县1个(南江)、乡村旅游强县2个(平昌、通江),已建成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和3个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AAAA级景区,已重点培育开发了山水观光、地质探奇、夏季避暑、红色文化体验、古镇文化体验、山地运动休闲、森林康体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资源丰富

      景区“大家庭”成员越来越多

      本月初,全市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巴中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在旅游,在“绿色”和“红色”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巴中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大优势。

      巴中的自然景观,囊括了中国南方传统自然风景中最精华的“叶、石、洞、峡”(即红叶、石林、溶洞、峡谷),加之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巴中融南北美景之精髓,这里的美景,被众多旅游行家称赞为秦巴山脉的一顶王冠、南北分界线的一颗明珠。巴中还是全国12大红色旅游片区之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群、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有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此外,近年来依托巴山新居,巴中市规划建设了一条条乡村旅游环线,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吸引了众多游客。

      至今,巴中市境内已有风景名胜27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个,国际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平昌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光雾山、诺水河、空山),全省旅游强县1个(南江),全省乡村旅游强县2个(平昌、通江)。

      近年来,巴中市树立“全域景区”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强市”重大战略,2011-2016年,旅游总收入从31.67亿提升至166.73亿元,年均增速39.4%;游客接待量从536.7万人次提高至2171万人次,年均增速32.25%,增速一直居全省市州前列。

      ◎特色鲜明

      乡村游特色游为旅游注入新元素

      近年来,巴中市编制完成《巴中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定为“一通道、四带、五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态,确立“景区依托型、巴山新居依托型、古村落依托型、城郊依托型、干线公路依托型”等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已建成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和3个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AAAA级景区,把76个贫困村、1.33万贫困群众聚集到了旅游产业链上,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450元以上,实现了旅游富民,全市乡村旅游初步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县县有品牌”的良好态势,极大促进了旅游消费增长。

      与此同时,各类特色节庆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结合资源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农事体验,举办光雾山红叶节、巴人文化艺术节、平昌乡村文化旅游节、光雾山冰雪节、云顶茶文化节、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形成了“月月有节庆、处处有特色”的节庆效应。

      “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200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3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个、特色精品村寨50个、精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200个,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225万人次,实现收入75亿元。”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游和特色游,为巴中休闲旅游方式注入新元素,将和其他元素一起推动巴中全域旅游新一轮快速突破发展。

      ◎产品众多

      游客玩法多了选择更多了

      巴中有着优美的自然风貌、厚重的人文历史,如何将自然人文优势打造为旅游产品,继而形成旅游产业链,需要科学的规划。近年来,制定了《巴中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工作分解表》,编制完成了《巴中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策划》,《巴中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也已启动。

      目前已重点培育开发了山水观光、地质探奇、夏季避暑、红色文化体验、古镇文化体验、山地运动休闲、森林康体养生、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产品逐步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专项特种旅游等多元化综合型转变,初步建立起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全域旅游上档升级,游客到巴中旅游有了更多的选择。

      下一步,巴中市将继续推动旅游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继续加快建成旅游经济强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人数突破3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旅游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25%,文旅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20%以上。

      打造美丽的全域大景观

      按三大功能定位打造三大旅游区

      11月初,全市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罗增斌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通道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改革管理机制为动力,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绿色发展的骨干产业,加快建成生态旅游强市,为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巴中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该规划按照国家、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建设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红军长征记忆旅游带和大巴山风景道等功能定位,立足全市旅游资源禀赋,坚持国际视野,高品位打造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旅游核心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加快构建与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相匹配、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把巴中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森林康养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

      抓好“358”

      让全域旅游有特色和亮点

      发展全域旅游,未来的巴中将是什么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曾这样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整个巴中建成一个大景区,步步皆美景,处处均如画,在全国都是一个榜样。今后的巴中人,无论是种庄稼的,还是在工厂单位上班的,无论是在学校读书的,还是在家退休养老的,都在景区里,一年四季有蓝天白云相拥、同鸟语花香相伴、有霓虹彩霞披肩,山中水中入画之中。”

      何平指出,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坚持特色带动,抓特色旅游。当前,随着巴中道路交通网络的日渐发达、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大、景区基础服务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新型旅游产品的加快培育,为巴中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巴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要抓出一批有档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景区景点。具体来讲,就是抓“358”。“3”指的是“三园”,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动物园、1个国家植物园;“5”就是“五基地”,指5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8”就是“八区”,指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这些方面建好了,巴中的全域旅游就有了支撑,也就有了特色和亮点。

      创新理念和模式推进城乡“三区同建”

      市委、市政府提出,巴中发展全域旅游,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即“三区同建”。就城市来讲,是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就农村来讲,就是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核心要义,就是产城景文一体规划、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这需要在建好大景区的同时,科学设计一些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和社区建设、教科文体卫、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领域。

      在城市里或交通要道口,建一些旅游标识标牌,远观近看,都知道巴中旅游很好;在一些医院、学校、厂区等,建静养区、绿色廊道,或者小园林、小花园,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疗养、休息、赏景;在一些小山地建一些小型体育运动场地,群众可以搞一些竞赛、健身活动;在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很多的地方,建一些风情小镇、博物馆、纪念馆,既可以旅游,又可以接受革命教育;在巴中生产、制造的产品上,印制一些反映巴中旅游的图案或者图片,起到宣传和推介作用。

      乡村旅游方面要坚持特色化发展。可采取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等方式,坚持村旅一体、产村相融,以农为本、以乡为魂,既凸显乡村旅游品质特色,又将贫困群众聚到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一村一景、路水相连、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和乡村旅游环线。

      发展全域旅游目的,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为此,巴中市将力争2020年实现3个“20%”:一是旅游产业对地方GDP的贡献达到20%;二是旅游方面的新增就业人员达到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20%;三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旅游方面的达到20%。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