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提前完成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
巴中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受自然条件、区域环境的影响,一些居住在高山和灾害频发地方的群众只能靠天吃饭。为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状况,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拉开帷幕。为此,我市严守政策红线,创新建造模式,配套发展产业,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建成43196套(户)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的82.6%,超省上“五年任务,四年完成”计划时序进度36.8个百分点,2017年计划搬迁的25916套住房(含省下达“提前实施批次”)已全部建成。
搬得准也要搬得起
贫困户自筹不超过1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是有规划的系统工程。开题便是要搬得准。
提起为何要搬,家住恩阳区柳林镇桅杆垭村的村民唐延年感触颇多:在老房子住,交通不方便,家里吃水全靠挑。
桅杆垭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所选的位置在山腰。为何要选址这里?村党支部书记余恩仁说:这里地势优越、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选址科学,搬迁过程中,27户贫困户89人非常踊跃。
在我市,像桅杆垭村这样,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选址慎之又慎:按照靠近园区、景区等“三靠五进六不选”的安置方式,科学选址。并经过“三看三评三审”,对搬迁对象精准识别。
搬迁人员定了,搬迁地址选好了,房子怎么建、建多大、百姓出多少钱,又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市下发《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贫困户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
在桅杆垭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大部分为四口之家,所盖房屋面积均没有超过人均25平方米。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每个村民可以获得1.75万至3.5万元补助。在桅杆垭村,每平方米新房的建设成本在1000元左右,仅靠国家补助,大部分家庭就能承担100平方米的新房成本。
创新建房模式
贫困户住上了好房子
在南江县燕山乡李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记者看到,这里的房屋具有明显的巴山新居风格。“房子上还有一个阁楼,以后堆放杂物、再盖一层就方便多了。”已于去年搬进新居的村民冉德明说。
此外,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还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等形式。平昌县六门乡太兴村魏家大院、盘龙寺大院聚居点就是这样的建筑。太兴村支部书记牟光明介绍,以三合院的形式建聚居点,既节约了占地面积,又降低了建房成本。
70岁的魏美康是太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筹不到1万元就住进了新居。大哥魏贵康也想要住进新居,于是作为随迁户搬进了三合院。“我们老两口没有和孩子一块生活,就买了75平方米的房子,加上2万元随迁费补助,自筹5万元住了进来。”魏贵康说。
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如此浩大的工程,资金如何保障成为必须解决的大事。为此,我市率先与农发行成功对接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9.99亿元;先后与成都市等签订土地增减挂钩节约指标流转使用协议,收益在100亿以上;整合涉农项目50多个,资金总额达55亿元以上。
此外,为回应社会期盼,对同步搬迁户,巴中通过多元整合资金、申请贷款等方式,解决同步搬迁户自由建房资金不足问题,从而有效化解了同步搬迁攀比矛盾。
户户有收入来源
斩断“穷根”扔掉“穷帽子”
截至目前,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中,劳动就业率达到95%以上,85%的搬迁户实现了依托产业增收。
为实现产业增收,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第一书记刘泽训劝说在外创业村民朱黎明回乡,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种起500亩大黄,建起一个300吨规模的黄牛养殖场。
这几天,村民黄启文忙着在产业园里务工,一天70元到120元不等,流转的2亩地每年都有租金。“除了到园区务工,我还有0.4亩土地种点蔬菜,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让搬迁户多渠道就业,获得工资性增收,是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刘泽训说。
在注重于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我市还聚焦于“小”:巴州区大力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业等到户产业,实现户均年项目收入1万元以上;平昌、通江等地大力发展“五小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犄角旮旯的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椒园、小药园;为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对年度预脱贫对象,按人均1000元下达扶持奖补资金到乡镇,根据“增量奖补法”对增种粮油、经济作物的分别奖补100元/亩、200元/亩。
此外,我市还坚持盘活资源促进资产性增收。通过在易地扶贫搬迁村实施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市场经营,将财政性支农经营资产转化为村集体新增资产,让搬迁户实现“权属随人走,搬迁不失利”。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