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现代农业点“绿”成金
李启忠是巴中恩阳区上八庙镇登文村的村民,几年前的他可没这么“俏”。那时,李启忠也搞蔬菜种植,“传统种植,尽是‘大路货’,规模小,效益不好,不如外出打工。”了解到恩阳区大力推广发展芦笋产业后,李启忠回了家,因为他知道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很受城里人青睐,销路简直不用愁,现在他已种了120亩。
产销两旺的态势让恩阳区决策者明白“发展芦笋产业,这条路走对了”,并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到2020年,全区种植面积力争达10万亩以上,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恩阳区芦笋的发展,是巴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
“着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新形势下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也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巴中市政府副市长何政表示,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是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巴中农业要凸显山地、生态、富硒的自然优势和川陕渝几何中心的交通区位优势,一方面突出“专”,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跳出“多样性陷阱”,集中力量发展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和“两黄一黑(南江黄羊、空山黄牛、巴山黑猪)”的生态养殖;另一方面突出“融”,走“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之路,农工商一体、农旅文相融,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为脱贫奔康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调结构——
突出绿色生态,特色产业优起来
盛夏八月,走进巴中,放眼望去,满目生机勃勃。
一山山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上挂满了绿圆的核桃,一片片云雾缭绕的茶海里布满了翠绿的茶树,一坡坡绿涛延绵的田地里长满了生态的巴药……
连成片、形成势的现代农业正改写着巴中农业传统印记:产业规模较小,不成气候,“背篼装不完,火车拉不满”。
改变的背后,首先是巴中农业发展观念的改变,“只有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绿色、生态、富硒农业,才能走好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
念好生态经,打好绿色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独具特色的品种优势,巴中强力推进“三百”工程,计划到2020年,核桃、茶叶、巴药三个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0万亩、100万亩,综合产值均达100亿元。此外,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巴山黑土猪、空山黄牛、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特色水产等生态养殖。
路线制定,实干为要。为加大推进力度,巴中市、县(区)领导深入一线,分产业进行专题督导、现场推进,逐项破解水电路等设施配套、技术人才、科技支撑、融资贷款等困难。
“结构调整重在围绕市场突出特色、做强规模。要把产业调优、调新、调特,才有市场。”对于巴中独具特色的产业调整路径,省社科院一专家倍为称赞,巴中山好水好空气好,绿色生态是其一张响亮的名片,围绕这张当今最时尚的名片做实结构调整大文章,巴中农业大有可为。
育主体——
大力开放合作,龙头企业强起来
自动投料、自动饮水、自动除粪,智能降温保暖……
在巴州区水灵寺镇一个大山里,一个小伙子彻底打破了村里人千百年来的养猪传统,建起年出栏4000头的巴中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养猪厂。
小伙子叫李林详,具有研究生学历,几个月前还在巴中市农业局上班。“从事业单位走出来创业,是受到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的《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鼓励。感觉政策好,做这行有前景。”李林详告诉记者。
在新政激励下,巴中已有33名涉农科技人员离岗开始创业,领办或联办20家科技创新经济实体。而他们也正成为巴中引领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鼓励创新创业,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巴中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巧妙之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文化、有更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火车头’和‘推进器’。”基于这一认识,巴中决策者坚持强化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鼓励有技能或经营能力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出台优惠政策,搭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巢暖凤翩至”。巴州区李成蓉回家乡投资上亿元,搞起现代农业;南江县唐天福回家乡投资100万元,建起现代化养殖场,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养鸡,每户年收入近10万元……近3年来,已有5万余巴中老乡带着资金、技术、信息回来,从事农业生产或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得好。巴中拿出真金白银,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近年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63家,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000多家,家庭农场365家,专业大户6980户,带动25.65万户农户增收,推动4.52万贫困人口脱贫。与此同时,近3年,共引导金融资金26亿元、社会资本31亿元投入新型经营主体。
挖优势——
深度对接市场,绿色增量大起来
通江县的青峪猪,最早叫巴山土猪,饲养历史悠久。该猪膘肥肉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价值极高。据史书记载,乾隆年间,帝师李翰林将其引入皇宫,从此巴山土猪腊肉成为皇室贡品。然而,受“白猪”市场冲击,青峪猪种一度濒临灭绝。
在消费回归传统、自然的时尚大潮推动下,巴中引回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张育贤,深度开发挖掘这一“宝贝”。
“让猪儿,听着音乐,吃着百草,饮着溪水,舔着硒土、吸着林气……”独具慧眼的张育贤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养起了“猪中的劳斯莱斯”,饲养的青峪猪被美誉为世界四大名猪之一,其猪肉食品获得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如今一头青峪猪的价格卖到8000元以上,单斤猪排售价上百元,比普通猪排高出近5倍,产品远销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青峪猪是巴中深挖优势、创新供给的一个代表。
产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打出一片天,打铁还得自身硬。提品质、练功夫,巴中“内外兼修”——
修“内功”:围绕创建国家质量示范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先后制定了茶、药、菌、猪、牛、羊、鸡等地方品种一系列生产技术标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业成链式发展,大力深抓农业加工业。
强“外推”:大力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创建了“巴食巴适”、“巴中云顶茶”区域公用品牌,驰名省内外,打入“北上广”。通江银耳、巴山土鸡、南江黄羊、空山黄牛、巴山黑猪等特色产品品牌个性凸显。“天岗银耳”、通江银耳分别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天府七珍”首位;罗村茶、云顶茗兰获四川省著名商标;“巴中云顶”红茶荣获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特等奖。
内外兼修中,空山黄牛、南江黄羊、巴山黑猪、米仓山核桃、通江银耳、巴中云顶茶、巴药……日渐成长为市场上靓丽的“明星”、消费者的“宠儿”、巴中持续发力的“绿色增量”。
促融合——
奋力跨界联姻,新型业态活起来
“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跳入田中抢鱼。”今年3月,在南江县玉白村里召开的七彩长滩第三届抢鱼活动暨钓鱼大赛上,数千游客玩乐翻了天;
“赏荷花,品荷花宴,观荷花仙子斗艳。”今年7月,虽是酷暑时节,但在平昌县白衣镇天井村举行的荷花节却吸引上千名游客前来游玩;
“森林里练瑜伽、农家里吃野菜,畅享夏日清凉。”今年入夏以来,前来通江空山、南江光雾山等地农家乐康养避暑的游客更是络驿不绝;
“成都、重庆、苏州、西安、北京、广州,干竹笋远销到省外多个城市。”巴州区白庙乡村民李佳钟,借“互联网+农业”工程的春风,网店生意正如火如荼。
……
一边卖农产品,一边卖风景,一边卖空气,一边玩电商,今天大山中的很多巴中村民已在跨界联姻、产业转型中吃上了幸福的山区现代农业饭、旅游饭、电商饭、工业饭。
“新经济形态下,必须与时俱进——敢于跳出传统农业思维,敢于跳出农业谋划发展,敢于跨界融合,敢于在‘接二连三’做文章,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绿色动力。”巴中市农业局局长岳映兵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讲,未来,巴中将继续充分把握市场消费趋向,坚持“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依托“巴山新居”聚居点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产业联动、产业融合,实现农工相联、农商对接、农旅融合、文旅互动、农文相通、生态农业与健康产业相结合。
“绿满田畴,地生金”。在巴中“十三五”规划中,现代农业已开启一幅新画卷——以“五大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产业园区化、经营资本化、农业信息化为抓手,着力培育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新兴增长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到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15亿元,种养业助农增收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记者 何菊 侯东 张萍)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