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泸州建设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

  • 2016年08月19日 15时21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实现“双两百”目标。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即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成为当时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

      如今,随着国务院《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泸州又迎来了新的巨大历史发展机遇。找准了自身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定位,泸州究竟要怎样发展?这座城市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行动?华西都市报近日专访了泸州市副市长丁湘。

      城市规划

      加快城市发展

      泸州中心城区每年增长10万人

      华西都市报: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泸州以2020年实现城区人口达200万、城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双两百”目标,成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请问泸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是怎样构成的?

      丁湘:首先,非常感谢华西都市报长期以来对泸州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报道!

      近年来,泸州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在优化城镇空间体系方面,完成了《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实施评估,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

      最近,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城市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措施、路径。当前,我们正推动纳溪区与江阳区无缝衔接,统筹泸县融入主城区发展,加快合江撤县设市步伐,启动古蔺撤县设市工作,支持叙永拓展滇黔,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重点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着力构建功能互补、梯次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在中心城区建设方面,泸州按照“北进南拓、东接西延、拥江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两江新城”建设,不断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城、三园、多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通讯、环境、防灾等“六大系统”建设,畅通城市交通网络,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中心城区每年以8至10万人、8至10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6.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0.1平方公里、人口达120.4万人。

      产城融合

      做强产业支撑

      城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发展

      华西都市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要求以夯实产业基础为支撑,泸州将通过哪些举措积极融入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丁湘:首要是做强城市产业支撑。泸州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实现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改造提升白酒、能源、化工、机械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今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西南商贸中心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综合效益最好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大平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今年1-6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

      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6月,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

      在做强城市产业支撑之上,泸州还积极提升城市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文旅会展中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集聚力。

      不仅如此,泸州还不断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城市试点。围绕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深入推进“酒城科技英才计划”“高技能人才锻造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泸州国家高新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全市共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14家。

      投资拉动

      促进经济增长

      储备项目1597个总投资1.4万亿

      华西都市报:今年1-6月,泸州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泸州速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请问在发展产业经济方面,泸州将怎样依托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丁湘:近年来,泸州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得益于全市上下的苦干实干。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也将依托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从坚持投资拉动、稳定企业发展、强化作风保障三个方面,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在坚持投资拉动方面,强化项目推进。目前,我们成立了泸州市项目推进中心,统筹全市项目推进工作。已经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社会事业及民生、重大生态环保等四类重点项目481个、年度计划投资1207亿元。今年1-6月,泸州完成投资635.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2.7%。同时,也强化项目生成。紧紧盯住国家重点投资投向,围绕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着力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已储备项目1597个、总投资1.4万亿元,策划包装PPP项目87个、总投资1190亿元。

      在稳定企业发展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20条措施》,在企业融资、扩能促销等方面落实具体扶持政策,着力稳住企业、稳住企业家队伍。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领导深入联系企业、项目一线,亲自研究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在强化作风保障方面,切实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公布市本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成立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中心;成立9个督导组,对区县、园区和市级部门开展常态化、全方位督查督导,建立重点督查项目台账120个。1-6月,开展实地督查410多次,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的问题150多个。

      “十三五”时期,泸州市将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总体目标,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建成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文明美丽泸州。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建设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

  • 2016年08月19日 15时21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实现“双两百”目标。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即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成为当时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

      如今,随着国务院《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泸州又迎来了新的巨大历史发展机遇。找准了自身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定位,泸州究竟要怎样发展?这座城市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行动?华西都市报近日专访了泸州市副市长丁湘。

      城市规划

      加快城市发展

      泸州中心城区每年增长10万人

      华西都市报: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泸州以2020年实现城区人口达200万、城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双两百”目标,成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请问泸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是怎样构成的?

      丁湘:首先,非常感谢华西都市报长期以来对泸州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报道!

      近年来,泸州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在优化城镇空间体系方面,完成了《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实施评估,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

      最近,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城市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措施、路径。当前,我们正推动纳溪区与江阳区无缝衔接,统筹泸县融入主城区发展,加快合江撤县设市步伐,启动古蔺撤县设市工作,支持叙永拓展滇黔,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重点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着力构建功能互补、梯次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在中心城区建设方面,泸州按照“北进南拓、东接西延、拥江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两江新城”建设,不断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城、三园、多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通讯、环境、防灾等“六大系统”建设,畅通城市交通网络,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中心城区每年以8至10万人、8至10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6.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0.1平方公里、人口达120.4万人。

      产城融合

      做强产业支撑

      城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发展

      华西都市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要求以夯实产业基础为支撑,泸州将通过哪些举措积极融入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丁湘:首要是做强城市产业支撑。泸州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实现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改造提升白酒、能源、化工、机械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今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西南商贸中心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综合效益最好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大平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今年1-6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

      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6月,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

      在做强城市产业支撑之上,泸州还积极提升城市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文旅会展中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集聚力。

      不仅如此,泸州还不断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城市试点。围绕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深入推进“酒城科技英才计划”“高技能人才锻造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泸州国家高新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全市共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14家。

      投资拉动

      促进经济增长

      储备项目1597个总投资1.4万亿

      华西都市报:今年1-6月,泸州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泸州速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请问在发展产业经济方面,泸州将怎样依托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丁湘:近年来,泸州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得益于全市上下的苦干实干。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也将依托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从坚持投资拉动、稳定企业发展、强化作风保障三个方面,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在坚持投资拉动方面,强化项目推进。目前,我们成立了泸州市项目推进中心,统筹全市项目推进工作。已经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社会事业及民生、重大生态环保等四类重点项目481个、年度计划投资1207亿元。今年1-6月,泸州完成投资635.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2.7%。同时,也强化项目生成。紧紧盯住国家重点投资投向,围绕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着力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已储备项目1597个、总投资1.4万亿元,策划包装PPP项目87个、总投资1190亿元。

      在稳定企业发展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20条措施》,在企业融资、扩能促销等方面落实具体扶持政策,着力稳住企业、稳住企业家队伍。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领导深入联系企业、项目一线,亲自研究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在强化作风保障方面,切实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公布市本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成立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中心;成立9个督导组,对区县、园区和市级部门开展常态化、全方位督查督导,建立重点督查项目台账120个。1-6月,开展实地督查410多次,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的问题150多个。

      “十三五”时期,泸州市将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总体目标,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建成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文明美丽泸州。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