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纪实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车行四川省巴中市郊,巨幅广告牌上的标语十分醒目。
巴中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3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2个区为四川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巴中市要全面完成40余万户贫困户、受灾户的“巴山新居”建设,需耗资数百亿元。而2015年,巴中市的公共财政收入仅39亿元。
钱从哪里来?
前不久,成都市高新区以每公顷442.5万元的价格使用了巴中市300公顷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总金额达13亿元,巴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结余挂钩指标的地区。
指标流转换取资金,财政紧张的巴中市通过下活土地这盘棋,找到了一条“开源”的渠道。
政策扶持开先例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巴中市698个贫困村农村存量宅基地约10699公顷,如果其中45%的面积参与增减挂钩,可以拆旧4814公顷,节约3016公顷土地,如果按照每亩29.5万元交易指标,可为巴中筹措资金133亿元,能在短期内解决贫困落后地区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
增减挂钩,简单来讲就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让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2006年4月,山东、天津、江苏、湖北、四川五省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一批试点。2014年,国土资源部为支持巴中脱贫攻坚,专门为其量身打造了“可在省内跨县、市开展增减挂钩”等6条支持政策。2015年8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四川省跨县级行政区域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管理规定》,为异地使用增减挂钩指标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方案。
对此,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将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点工作布局,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切实保障扶贫开发用地,完善拓展增减挂钩政策,优先安排国土资源改革试点,支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有力支撑和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3月1日,一场谈判在成都高新国际广场拉开序幕,交易对象就是巴中的增减挂钩结余指标4500亩。最终,双方确定每亩交易价格为29.5万元。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这项重大创新让资源实现了跨区域流动,为四川实现城镇化、工业化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对偏远山区而言,人们不仅分享到城镇化的成果,还拥有了脱贫资金保障。
脱贫的资金有了,是否用到位了,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这笔钱首先解决了农民建房资金的难题。“眼下,巴中不少村子正在引导农民集中建设居住区,将原来的旧房宅基地复垦,节约出来的指标拿到城里使用,将体现出来的‘级差地租’拿回农村去使用。”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小兵说。
这笔钱还用到了巴中廉租房建设上,解决了特困户的住房难题,实现了“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巴州区新庙村聚居点由政府投资140余万元配套建设了18套农村廉租房,资金来源从挂钩指标的收益中解决。通江县鹦鸽嘴村也得益于增减挂钩项目资金收益中的65万元,在聚居点修建了12套面积为50余平方米的农村廉租房,由村委会每月按0.5元/平方方米收取租金用于日常维护。
幸福有了立足地
5月16日对巴州区水宁镇枇杷村村民金光志而言,是平凡的一天。这天,他照例从自家屋外的菜地里割下一把韭菜,切菜、洗米、做饭。而在2014年以前,金光志需要在山间小道上步行一两公里,去自家菜地摘菜,回到毛坯房里劈柴、烧火,常常是一道菜上桌再忙活下一道菜,“一顿饭就吃不上几口热菜”。金光志说。
“你看看我的新家,环境怎么样?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一脚泥巴走回家,现在回家还得换拖鞋才进屋呢!”金光志告诉记者,加上院坝、猪圈、毛坯房,自己的旧宅曾占地500多平方米,现在新修的两层小洋楼占地165平方米,节约土地300余平方米。原本盖房资金是16万元左右,通过享受土地增减挂钩得到近10万元补贴,加上避险搬迁项目近3万元的资金扶持,金光志最终只花了3万元就住进了新房。
一次性拿出十多万元的建房款,对枇杷村的大多数村民而言绝非易事,村里近358户村民,90%以上的人拿不出建房的钱。2014年以前,枇杷村曾鼓励以村民自己投入为主建新房,当年仅实现聚居12户农户,更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
现在,走进枇杷村聚居点,一栋栋联排小楼高低起伏,图书室、医疗室、健身场所、日间照料中心一应俱全。“你说这和住在城里有啥子区别?桃子、枇杷树就种在自家门前,照料起来也容易得多。”金光志十分满意。
现在,枇杷村共建成了3个聚居点,村民的老房子实现了拆旧复垦,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村里新增耕地70亩,原来贫瘠的坡地变成了肥沃的梯田,这样的景象同样出现在恩阳区八庙镇钱库村。
吸引广安市商人陶永诗“扎根”钱库村的就是“化整为零”的烂泥田。
2014年9月,增减挂钩项目在钱库村和邻近的凤凰村同时实施,该项目投资8000万元,拆迁旧地138户,拆旧户331户1228人,规划挂钩周转指标411.26亩,结余指标356.02亩。
一栋栋新居让村民们有了幸福的“立足地”,陶永诗被钱库村平坦开阔的地势和适宜的气候吸引,2014年,他在当地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猕猴桃种植,并成立了恩阳区天润种植专业合作社。“我在钱库村3社的100亩试挂果猕猴桃基地今年就要出成果了,希望能在巴中打响名气。”陶永诗告诉记者,就在两年前,他的猕猴桃基地还是一片烂泥田,三面环山的钱库村只有零星的水田分布,每到插秧时节,农民只能蹲在竹筏上劳作。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实现了土地租金收益,曾经的烂泥田也变成了高产地。
在枇杷村、钱库村,村民们不仅住进了新居,通过土地流转拿到了租金,还实现了就近务工。“我在钱库村附近的一个产业园里面管理工人,每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庭。”曾在广东打工近10年的钱库村村民张莹高兴地说。
如今,行走在巴山大地,曾经“山高路又远,一盏油灯照三晚”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道路宽阔平整,阡陌纵横百果飘香”。得益于用活土地增加挂钩政策,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步伐越发坚实。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