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攀枝花西区:工矿重镇变身康养胜地

  • 2016年05月03日 09时33分
  • 来源: 四川经济网
  • 【字体:
  •   进入4月,攀枝花西区西佛山美丽的蓝色花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目前,西佛山已成林蓝花楹3000余亩,上百万株,成为四川最大面积的浪漫蓝色花海。

      然而,这片醉人花海,数年前还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西区大力实施“环境靓区”发展战略,不断破解环境污染难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从2003年的0.7%,跃升至2014年的87.4%;2015年,达标率更是跃升至95.86%,创历史新高。

      绿化种植

      昔日荒山变花海

      4月22日上午,西区西佛山景区,以“清凉西佛山、相约蓝花楹”为主题的攀枝花市首届蓝花楹生态旅游节开幕。开幕式后,上千名游客漫步蓝花楹花海,拍照、嬉戏、绘画……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景区内种植了3000余亩、上百万株蓝花楹,是四川最大规模的蓝花楹集中种植区,并且规模还在逐年增加。

      西佛山紧邻西区城区,山上土壤贫瘠,植被脆弱,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土地。加之工业开发过度,采石场、废渣场星罗棋布。几年前,西佛山漫天扬尘,乱石成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成为西区市民的“禁区”。

      面对石漠化治理这一世界难题,西区通过“背土上山、掘井取水”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向山上运土200万立方米,改造工矿废弃场地和石漠化土地近5000亩,植树造林3500多亩,栽种了包括蓝花楹在内的各种花卉、果树等200多万株。

      该项目负责人陈志福介绍说,运到山上的土,平均覆盖厚度需要2米,部分区域超过10米,7年来,已累计完成堆土200多万立方米。而这场针对石漠化的战斗,还将持续至2020年,至少还需要1200万立方米的土,载重30吨的货车要跑56万趟。

      当下,西佛山景区内漫山遍野的蓝花楹已到盛花期,漫步林间小道,近处是一朵朵、一簇簇的紫色花儿;而放眼望去,则是一大片紫色花海。置身其中,清香扑鼻,令人沉醉。此外,还有1000余亩百果园林,种植亚热带、热带水果等上百个品种。

      产业升级

      构建低污染高效益多元支撑格局

      “宁愿牺牲GDP,也要把环保工作搞上去。”面对污染之痛,西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近3年来,西区淘汰、关停企业60余家,取缔各类工业堆场94个,GDP减少约20亿元,税收损失近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资27.88亿元,完成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2个,正在整治和启动整治的项目13个。

      西区环境空气质量API达标率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0.7%提升到2014年的87.4%。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AQI达标天数347天,达标率95.86%。

      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公园对面的苏铁福镇水上乐园去年7月开始运营,乐园负责人表示,正是在西区环境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公司才把投资方向瞄准三产,水上乐园运营半年就吸引了50万人次的游客。

      据了解,水上乐园紧邻西佛山景区,前址是废弃水泥厂和堆煤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经过环境整治和整体开发,现在这里已建成了攀枝花最大的水上乐园,成为远近闻名的夏日游乐场。

      随着环境的逐步改善,西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变。目前,西区以我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突破口,成功引进中电国际光伏发电及相关配套产业,以及天脉钛业、庆伟物流园等20余个重大项目,优先发展以汽车零部件、铁路机车配件、新能源组件等为重点的机械加工业,抓好节能环保、钒钛材料、生物科技等产业,构建低污染、高效益的多元多极支撑产业体系。

      城市转型

      工矿基地变身康养胜地

      西佛山格里坪镇庄上村村民李珊珊从小在村子里长大。“以前到处都是冒烟的厂房,空气很差,灰尘也很大,山上光秃秃的。”李珊珊说,但现在,村里修了度假酒店,有了花卉基地,到周末,连云南华坪的游客都会过来耍。

      李珊珊所说的度假酒店,是太阳沐歌乡村酒店,投资约2亿元,共有300个床位,是攀枝花打造阳光康养产业的接待基地之一,去年冬天,吸引了近百名来自成都等地的“候鸟老人”到此度假、晒太阳。

      在酒店附近的丽新花卉园艺产业园内,一排排凤梨和红掌娇艳欲滴。西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林志华介绍说,该花卉产业园占地面积260亩,已建成智能温室6万平方米,是当地最大的花卉产业园,主要生产红掌、竹芋、凤梨等高档盆花。产业园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同步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入1500元。

      曾几何时,“污染大、灰尘多”成为攀枝花西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标签。近年来,西区抓住被列为“全省区域污染防治示范试点区”的契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举全区之力狠抓环保,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三年攻坚和生态区创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区还以环境治理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将城市转型与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相结合,成功探索出具有西区特色的“西佛寺模式”“金家村模式”“席草坪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曾经的老工矿基地,如今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康养胜地。(记者 杨波 李强)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西区:工矿重镇变身康养胜地

  • 2016年05月03日 09时33分
  • 来源: 四川经济网
  •   进入4月,攀枝花西区西佛山美丽的蓝色花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目前,西佛山已成林蓝花楹3000余亩,上百万株,成为四川最大面积的浪漫蓝色花海。

      然而,这片醉人花海,数年前还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西区大力实施“环境靓区”发展战略,不断破解环境污染难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从2003年的0.7%,跃升至2014年的87.4%;2015年,达标率更是跃升至95.86%,创历史新高。

      绿化种植

      昔日荒山变花海

      4月22日上午,西区西佛山景区,以“清凉西佛山、相约蓝花楹”为主题的攀枝花市首届蓝花楹生态旅游节开幕。开幕式后,上千名游客漫步蓝花楹花海,拍照、嬉戏、绘画……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景区内种植了3000余亩、上百万株蓝花楹,是四川最大规模的蓝花楹集中种植区,并且规模还在逐年增加。

      西佛山紧邻西区城区,山上土壤贫瘠,植被脆弱,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土地。加之工业开发过度,采石场、废渣场星罗棋布。几年前,西佛山漫天扬尘,乱石成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成为西区市民的“禁区”。

      面对石漠化治理这一世界难题,西区通过“背土上山、掘井取水”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向山上运土200万立方米,改造工矿废弃场地和石漠化土地近5000亩,植树造林3500多亩,栽种了包括蓝花楹在内的各种花卉、果树等200多万株。

      该项目负责人陈志福介绍说,运到山上的土,平均覆盖厚度需要2米,部分区域超过10米,7年来,已累计完成堆土200多万立方米。而这场针对石漠化的战斗,还将持续至2020年,至少还需要1200万立方米的土,载重30吨的货车要跑56万趟。

      当下,西佛山景区内漫山遍野的蓝花楹已到盛花期,漫步林间小道,近处是一朵朵、一簇簇的紫色花儿;而放眼望去,则是一大片紫色花海。置身其中,清香扑鼻,令人沉醉。此外,还有1000余亩百果园林,种植亚热带、热带水果等上百个品种。

      产业升级

      构建低污染高效益多元支撑格局

      “宁愿牺牲GDP,也要把环保工作搞上去。”面对污染之痛,西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近3年来,西区淘汰、关停企业60余家,取缔各类工业堆场94个,GDP减少约20亿元,税收损失近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资27.88亿元,完成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2个,正在整治和启动整治的项目13个。

      西区环境空气质量API达标率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0.7%提升到2014年的87.4%。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AQI达标天数347天,达标率95.86%。

      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公园对面的苏铁福镇水上乐园去年7月开始运营,乐园负责人表示,正是在西区环境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公司才把投资方向瞄准三产,水上乐园运营半年就吸引了50万人次的游客。

      据了解,水上乐园紧邻西佛山景区,前址是废弃水泥厂和堆煤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经过环境整治和整体开发,现在这里已建成了攀枝花最大的水上乐园,成为远近闻名的夏日游乐场。

      随着环境的逐步改善,西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变。目前,西区以我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突破口,成功引进中电国际光伏发电及相关配套产业,以及天脉钛业、庆伟物流园等20余个重大项目,优先发展以汽车零部件、铁路机车配件、新能源组件等为重点的机械加工业,抓好节能环保、钒钛材料、生物科技等产业,构建低污染、高效益的多元多极支撑产业体系。

      城市转型

      工矿基地变身康养胜地

      西佛山格里坪镇庄上村村民李珊珊从小在村子里长大。“以前到处都是冒烟的厂房,空气很差,灰尘也很大,山上光秃秃的。”李珊珊说,但现在,村里修了度假酒店,有了花卉基地,到周末,连云南华坪的游客都会过来耍。

      李珊珊所说的度假酒店,是太阳沐歌乡村酒店,投资约2亿元,共有300个床位,是攀枝花打造阳光康养产业的接待基地之一,去年冬天,吸引了近百名来自成都等地的“候鸟老人”到此度假、晒太阳。

      在酒店附近的丽新花卉园艺产业园内,一排排凤梨和红掌娇艳欲滴。西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林志华介绍说,该花卉产业园占地面积260亩,已建成智能温室6万平方米,是当地最大的花卉产业园,主要生产红掌、竹芋、凤梨等高档盆花。产业园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同步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入1500元。

      曾几何时,“污染大、灰尘多”成为攀枝花西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标签。近年来,西区抓住被列为“全省区域污染防治示范试点区”的契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举全区之力狠抓环保,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三年攻坚和生态区创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区还以环境治理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将城市转型与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相结合,成功探索出具有西区特色的“西佛寺模式”“金家村模式”“席草坪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曾经的老工矿基地,如今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康养胜地。(记者 杨波 李强)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