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十三五”开局之年 成都环保的“绿色破题”

  • 2016年04月21日 14时59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在之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环境保护再一次成为了热点,要“颜值”,也要“气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直面环境保护部提出的“绿色生活推进年”大背景,成都如何破题绿色发展?

      记者日前走访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作为内陆地区为数不多的特大型城市之一,成都的环保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正逐步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付诸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纵观今年的环保工作,成都从打好“水、气、土壤三大战役”到把好环评的第一道“关口”,再到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后,成都立刻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之势,实施美丽成都行动,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直击:成都环境治理的“痛点”

      环保成绩与民众愿望还有差距

      4月18日,初春的成都,处处吐露着嫩绿的芬芳。

      蓝天、白云、绿树……在春雨的洗礼下,映入人们的眼帘。

      这一天,“成都蓝”再一次被朋友圈“刷屏”了。

      “环境治理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有体会、能受益!”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全市环保系统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大刀阔斧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着力解决大气、水等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每年春天,都是成都空气质量开始变好的开端,天帮忙、人努力在这一刻最能体现。”相关负责人坦言,尽管我们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国家生态市创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民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在新的环保形势下,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好环保工作,直面成都环境治理的“痛点”是第一步。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涉及水和大气的一些环境质量指标需要攻坚突破、监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得到广大市民更多的理解支持,也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雨后的蓉城一扫往日阴霾,蓝天白云复现,被誉为母亲河的锦江,水质清澈缓缓流淌,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波光潋滟的怡人景象。

      “环境质量的改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治理的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有体会、能受益。”相关负责人坦言,环保工作必须紧贴实际、紧盯目标、紧扣重点,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思路、方法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创新社会和公众参与方式方法,有效提升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共治的能力,争取让每个市民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有效形成全民环保、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环境问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也同样有一个过程。”负责人如是说道。

      对话:成都绿色发展的破题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言而喻,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又恰逢环保部提出的“绿色生活推进年”。面对新形势,成都市环保部门又将如何提升能力,展现大作为呢?

      记者日前从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按照今年1月初成都全市环保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成都市将集中力量科学谋划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国家生态市建设持续改进为抓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成都”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实施水、气、土壤“三大战役”

      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开展美丽成都行动,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因此,花大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也成为成都市下一步重拳出击的方向。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推进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推进“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郊区市县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75%;继续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大力实施道路扬尘治理“四大工程”;严控机动车排气污染,严格执行机动车环保检测制度,区(市)县要按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切实履行属地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的监管职责,力争今年全市黄标车基本淘汰完毕;采取遥感卫星巡拍、无人机巡拍和车载巡拍等方式,加大全市域大气环境巡拍力度,及时查处大气污染行为;深入开展臭氧污染治理对策研究;开展成都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在水环境治理上,成都市将以沱江和岷江内江流域为重点,加强综合整治,防治水体污染。深入开展各类洗涤和餐饮废水、工业循环用水冷却水、渔业养殖排水等磷排放调查,实施涉磷污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污染反弹。同时,成都市将完成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及时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对456家应达新标工业企业达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排放标准,今年将完成60个项目的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评估,100个已评审项目的验收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评工作

      把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口”

      “严把‘环评关’,强化服务绿色发展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环评工作成为了第一要务。”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说道。记者了解到,近期,环保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环评制度性文件,要构建环评制度的全过程监督体系。我市也将创新思路,着力深化环评制度改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我们将加快环评体制改革步伐,结合成都实际,主动谋划新形势下环评审批改革,进一步理顺审批流程,强化全过程监督。包括规范审批流程,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提高新进  环评机构准入标准,努力探索推进“第三方监管”,加快形成完善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对重大工程、重大基建、重大民生、重大产业和符合产业政策、规划的项目,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主动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据了解,成都市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阀”作用,严控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园区规划环评及区域环境容量不足的项目坚决否决,用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成都市还将提升环评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健全网上审批流程,推动环评审批公开透明,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强化环评机构考核管理,加大驻蓉环评机构审查力度,对不合格的环评机构要敢于亮红牌。

      执法引入“神兵利器”

      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近日,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首次利用无人机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高空侦查,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该负责人称,有无人机配合环境执法部门,让污染无处遁形,对企业排污“铁证如山”。

      不仅如此,为规范“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的管理,减少ODS对臭氧层的破坏,近期,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对我市使用ODS的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执法人员对企业使用ODS的备案、原始资料保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调查,并实施了行政处罚。这是成都市首次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要求,对使用ODS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成为我市环保系统加强对使用ODS企业监管的良好开端。下一步,全市各级环保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ODS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减少ODS对臭氧层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然,这只是我市今年环境执法工作的一组镜头定格。

      记者了解到,重拳出击环境污染执法也将成为今年的重点。成都市将切实做好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机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震慑力;健全环保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合办案工作机制,增强联动控污的强制力。同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建宜居宜业国际化大都市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要从根本上解决由来已久的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度,破旧立新、持之以恒。但是,在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下,要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让碧水蓝天的美好愿景长驻人间,这对成都环保部门来说不啻是一场别开生面、极其艰难的挑战。这块硬骨头怎么啃?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

      多规合一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结构

      要实现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将以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力求通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市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当中有三点很关键,一是优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二是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三是持续优化城市风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加快构建“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并在强化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新城的同时,提升新区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兴隆湖、鹿溪河湿地和锦江生态带等生态项目,加强河湖、交通干线绿化等生态建设,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此外还将深入实施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四大改造”,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并维护城市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色,大力进行区域内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地建设,明显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

      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体系

      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是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成都市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构建节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又将有什么样的新举措呢?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相关工作推进计划,首先将抓紧编制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继续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全面启动全市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合理调整布局空间,细化产业定位。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服务业差异化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突出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强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推进高端服务业集群集约发展。第三是划定主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区、城市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精品区、绿色屏障保护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深入推进水库、渠系治理和建设,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一批高端化的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建设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经济区。

      记者手记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纵观今年全市环保重点工作的谋篇布局,成都市环保部门思虑更多的还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造舒适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透过厚厚的一摞“作战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足以证明,成都环保的春天已近在眼前!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只见蓝天白云之下,花红柳绿、生机盎然。面对此情此景,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目视远方,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一句唐代诗人李白的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眼下,成都环保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然敲定,目标责任明确,人员安排全部落实到位,“我们正在经历环保的‘阵痛期’,唯有拿出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都的环保蓝图才能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负责人说道。

      正因如此,成都市环保部门目前正结合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特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污染物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人居环境。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以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即将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加快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治理改善转变,由污染源末端治理向全过程防治转变。

      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成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生态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改造;推进绿色交通,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体系;推行绿色建筑,加快建立绿色建筑行动框架体系;狠抓大气雾霾治理,加强餐饮企业油烟、机动车尾气、扬尘、秸秆焚烧等专项治理;实施“水源地保护、黑臭河渠治理、污水管道建设”等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场场环保硬仗就此打响。

      “打造美丽天府、建设生态成都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心愿。”负责人坦言,展望未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进绿色发展为方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举措、更强的力度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建成“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生态宜人成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三五”开局之年 成都环保的“绿色破题”

  • 2016年04月21日 14时59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在之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环境保护再一次成为了热点,要“颜值”,也要“气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直面环境保护部提出的“绿色生活推进年”大背景,成都如何破题绿色发展?

      记者日前走访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作为内陆地区为数不多的特大型城市之一,成都的环保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正逐步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付诸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纵观今年的环保工作,成都从打好“水、气、土壤三大战役”到把好环评的第一道“关口”,再到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后,成都立刻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之势,实施美丽成都行动,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直击:成都环境治理的“痛点”

      环保成绩与民众愿望还有差距

      4月18日,初春的成都,处处吐露着嫩绿的芬芳。

      蓝天、白云、绿树……在春雨的洗礼下,映入人们的眼帘。

      这一天,“成都蓝”再一次被朋友圈“刷屏”了。

      “环境治理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有体会、能受益!”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全市环保系统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大刀阔斧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着力解决大气、水等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每年春天,都是成都空气质量开始变好的开端,天帮忙、人努力在这一刻最能体现。”相关负责人坦言,尽管我们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国家生态市创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民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在新的环保形势下,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好环保工作,直面成都环境治理的“痛点”是第一步。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涉及水和大气的一些环境质量指标需要攻坚突破、监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得到广大市民更多的理解支持,也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雨后的蓉城一扫往日阴霾,蓝天白云复现,被誉为母亲河的锦江,水质清澈缓缓流淌,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波光潋滟的怡人景象。

      “环境质量的改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治理的成效要让群众看得见、有体会、能受益。”相关负责人坦言,环保工作必须紧贴实际、紧盯目标、紧扣重点,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思路、方法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创新社会和公众参与方式方法,有效提升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共治的能力,争取让每个市民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有效形成全民环保、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环境问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也同样有一个过程。”负责人如是说道。

      对话:成都绿色发展的破题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言而喻,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又恰逢环保部提出的“绿色生活推进年”。面对新形势,成都市环保部门又将如何提升能力,展现大作为呢?

      记者日前从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按照今年1月初成都全市环保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成都市将集中力量科学谋划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国家生态市建设持续改进为抓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成都”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实施水、气、土壤“三大战役”

      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开展美丽成都行动,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因此,花大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也成为成都市下一步重拳出击的方向。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推进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推进“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郊区市县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75%;继续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大力实施道路扬尘治理“四大工程”;严控机动车排气污染,严格执行机动车环保检测制度,区(市)县要按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切实履行属地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的监管职责,力争今年全市黄标车基本淘汰完毕;采取遥感卫星巡拍、无人机巡拍和车载巡拍等方式,加大全市域大气环境巡拍力度,及时查处大气污染行为;深入开展臭氧污染治理对策研究;开展成都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在水环境治理上,成都市将以沱江和岷江内江流域为重点,加强综合整治,防治水体污染。深入开展各类洗涤和餐饮废水、工业循环用水冷却水、渔业养殖排水等磷排放调查,实施涉磷污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污染反弹。同时,成都市将完成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及时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对456家应达新标工业企业达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排放标准,今年将完成60个项目的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评估,100个已评审项目的验收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评工作

      把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口”

      “严把‘环评关’,强化服务绿色发展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环评工作成为了第一要务。”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说道。记者了解到,近期,环保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环评制度性文件,要构建环评制度的全过程监督体系。我市也将创新思路,着力深化环评制度改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我们将加快环评体制改革步伐,结合成都实际,主动谋划新形势下环评审批改革,进一步理顺审批流程,强化全过程监督。包括规范审批流程,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提高新进  环评机构准入标准,努力探索推进“第三方监管”,加快形成完善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对重大工程、重大基建、重大民生、重大产业和符合产业政策、规划的项目,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主动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据了解,成都市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阀”作用,严控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园区规划环评及区域环境容量不足的项目坚决否决,用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成都市还将提升环评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健全网上审批流程,推动环评审批公开透明,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强化环评机构考核管理,加大驻蓉环评机构审查力度,对不合格的环评机构要敢于亮红牌。

      执法引入“神兵利器”

      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近日,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首次利用无人机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高空侦查,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该负责人称,有无人机配合环境执法部门,让污染无处遁形,对企业排污“铁证如山”。

      不仅如此,为规范“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的管理,减少ODS对臭氧层的破坏,近期,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对我市使用ODS的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执法人员对企业使用ODS的备案、原始资料保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调查,并实施了行政处罚。这是成都市首次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要求,对使用ODS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成为我市环保系统加强对使用ODS企业监管的良好开端。下一步,全市各级环保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ODS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减少ODS对臭氧层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然,这只是我市今年环境执法工作的一组镜头定格。

      记者了解到,重拳出击环境污染执法也将成为今年的重点。成都市将切实做好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机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震慑力;健全环保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合办案工作机制,增强联动控污的强制力。同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建宜居宜业国际化大都市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要从根本上解决由来已久的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度,破旧立新、持之以恒。但是,在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下,要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让碧水蓝天的美好愿景长驻人间,这对成都环保部门来说不啻是一场别开生面、极其艰难的挑战。这块硬骨头怎么啃?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

      多规合一

      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结构

      要实现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将以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力求通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市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当中有三点很关键,一是优化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二是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三是持续优化城市风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加快构建“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并在强化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新城的同时,提升新区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兴隆湖、鹿溪河湿地和锦江生态带等生态项目,加强河湖、交通干线绿化等生态建设,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此外还将深入实施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四大改造”,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并维护城市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色,大力进行区域内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地建设,明显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

      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体系

      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是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成都市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构建节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又将有什么样的新举措呢?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相关工作推进计划,首先将抓紧编制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继续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全面启动全市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合理调整布局空间,细化产业定位。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服务业差异化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突出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强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推进高端服务业集群集约发展。第三是划定主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区、城市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精品区、绿色屏障保护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深入推进水库、渠系治理和建设,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一批高端化的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建设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经济区。

      记者手记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纵观今年全市环保重点工作的谋篇布局,成都市环保部门思虑更多的还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造舒适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透过厚厚的一摞“作战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足以证明,成都环保的春天已近在眼前!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只见蓝天白云之下,花红柳绿、生机盎然。面对此情此景,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目视远方,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一句唐代诗人李白的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眼下,成都环保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然敲定,目标责任明确,人员安排全部落实到位,“我们正在经历环保的‘阵痛期’,唯有拿出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都的环保蓝图才能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负责人说道。

      正因如此,成都市环保部门目前正结合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特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污染物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人居环境。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以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即将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加快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治理改善转变,由污染源末端治理向全过程防治转变。

      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成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生态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改造;推进绿色交通,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体系;推行绿色建筑,加快建立绿色建筑行动框架体系;狠抓大气雾霾治理,加强餐饮企业油烟、机动车尾气、扬尘、秸秆焚烧等专项治理;实施“水源地保护、黑臭河渠治理、污水管道建设”等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场场环保硬仗就此打响。

      “打造美丽天府、建设生态成都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心愿。”负责人坦言,展望未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进绿色发展为方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举措、更强的力度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建成“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生态宜人成都!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