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对外开放“交往圈”“财富圈”扩容

  • 2016年03月29日 15时08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开放是实现富民兴蓉的必由之路。成都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进“双向开放”,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国际化城市进程,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本月,《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正式发布(点击查看规划)。根据《规划》,未来成都的国际化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往来更加频繁,宜人城市品质更加鲜明。

      成都成就

      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

      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268家

      2015年,成都的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268家,境外游客入境人数达到250万人次;外国驻蓉领事机构15个,国际友城达29个,年度举办国际会展130次……从这一组数据,不难看出,随着成都近年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成都已经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产业合作和经贸交往的活跃汇聚点。

      去年,成都对外开放的“交往圈”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成都获批外国领事机构达15家,成为内地领馆第三城,市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去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签证。成都去年新增7个国际友好城市,8个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友城数量史无前例地直线飙升,迎来硕果累累的“友城年”。成都友城全球布局更为完善,友城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已形成“成都的朋友遍天下”的良好态势。截至去年底,成都的国际友城增至2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39个。

      同时,成都投资吸引力持续加强,“财富圈”也在急速扩容。去年,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的数据攀升到268家。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澳洲联邦银行、美国万通人寿、法国圣戈班集团、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英国乐购集团相继落户成都。成都当之无愧成为高端产业进军西部的“桥头堡”。

      国际化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对外通道的建设,截至去年,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85条,国内定期航线165条,通航城市近200座,名列中西部第一。同时,去年,蓉欧快铁结束空返历史,实现双向对开,从波兰罗兹发车,搭载着啤酒、饮料、饼干等欧洲畅销快消品的41个集装箱的班列,首次抵达成都。

      贯彻实践

      推进“双向开放” 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大力实施“蓉欧+”战略

      今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在建设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进出川铁路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建设国际性区域口岸城市方面,确保青白江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设立更多通关口岸;在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方面,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大力实施“蓉欧+”战略;在建设国际区域通信枢纽方面,开展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升级扩容,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

      据了解,成都将以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城市为目标,启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及场外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优化提升工程推动硬件改造、流程再造,服务提升,规划建设城市候机厅。积极推进意大利罗马、芬兰赫尔辛基、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国际航线开行工作,力争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直飞航线。

      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

      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

      今年,成都将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开展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加快中韩、中德、中法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目前,成都企业正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成都市将研究出台鼓励成都市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强化维护权益、规避风险等政务服务,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园区和重大工程建设。编制“一带一路”产业指导目录,确定经贸合作重点国家和产业,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编制“走出去”重点项目清单。同时,开展成都品牌“一带一路”专项推介活动。组织“成都造”工业产品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推介。

      同时,成都积极“引进来”,将加快实施筑巢工程,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争取更多的外国领馆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加强与外国城市的交往,2016年国际友城将超过30个。积极打造领事保护公益培训品牌“出国第一课”,做好“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和“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公务员交流奖学金”相关工作。继续推进“海外成都”工作平台建设工作,通过该平台有针对性地宣传推介成都的投资、创业、旅游等政策和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华人关注成都。

      启动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

      加快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据了解,成都已启动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为外籍人士在蓉工作生活创造更好环境。加大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引入力度,力争引进1所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的医疗机构。在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急诊急救、特需服务等重要环节常态化外语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外语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和外语服务应急医疗队伍3支队伍的建设,提高涉外服务能力。

      同时,成都正加快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引进国际品牌教育机构来蓉办学。支持在蓉国际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新增4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探索理念、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国际化推进模式。鼓励学校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推广和实施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本校特色的对外交流校本课程。

      专家解读

      以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为载体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市委把打好扩大开放的主动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这是成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积极动作。”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表示,成都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注重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

      王伟认为,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领馆数量列中西部第一,2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等,奠定了扎实的对外开放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中韩创新创业园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园区的建设,是成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立面向国际投资贸易平台的一种积极探索。”

      王伟告诉记者,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因此,除了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园区,成都还应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搭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平台,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发挥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协同效应,扩大技术溢出,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生产体系,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对外开放“交往圈”“财富圈”扩容

  • 2016年03月29日 15时08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开放是实现富民兴蓉的必由之路。成都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进“双向开放”,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国际化城市进程,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本月,《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正式发布(点击查看规划)。根据《规划》,未来成都的国际化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往来更加频繁,宜人城市品质更加鲜明。

      成都成就

      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

      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268家

      2015年,成都的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268家,境外游客入境人数达到250万人次;外国驻蓉领事机构15个,国际友城达29个,年度举办国际会展130次……从这一组数据,不难看出,随着成都近年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成都已经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产业合作和经贸交往的活跃汇聚点。

      去年,成都对外开放的“交往圈”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成都获批外国领事机构达15家,成为内地领馆第三城,市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去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签证。成都去年新增7个国际友好城市,8个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友城数量史无前例地直线飙升,迎来硕果累累的“友城年”。成都友城全球布局更为完善,友城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已形成“成都的朋友遍天下”的良好态势。截至去年底,成都的国际友城增至2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39个。

      同时,成都投资吸引力持续加强,“财富圈”也在急速扩容。去年,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的数据攀升到268家。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澳洲联邦银行、美国万通人寿、法国圣戈班集团、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英国乐购集团相继落户成都。成都当之无愧成为高端产业进军西部的“桥头堡”。

      国际化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对外通道的建设,截至去年,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85条,国内定期航线165条,通航城市近200座,名列中西部第一。同时,去年,蓉欧快铁结束空返历史,实现双向对开,从波兰罗兹发车,搭载着啤酒、饮料、饼干等欧洲畅销快消品的41个集装箱的班列,首次抵达成都。

      贯彻实践

      推进“双向开放” 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大力实施“蓉欧+”战略

      今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在建设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进出川铁路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建设国际性区域口岸城市方面,确保青白江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设立更多通关口岸;在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方面,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大力实施“蓉欧+”战略;在建设国际区域通信枢纽方面,开展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升级扩容,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

      据了解,成都将以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城市为目标,启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及场外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优化提升工程推动硬件改造、流程再造,服务提升,规划建设城市候机厅。积极推进意大利罗马、芬兰赫尔辛基、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国际航线开行工作,力争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直飞航线。

      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

      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

      今年,成都将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开展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加快中韩、中德、中法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目前,成都企业正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成都市将研究出台鼓励成都市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强化维护权益、规避风险等政务服务,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园区和重大工程建设。编制“一带一路”产业指导目录,确定经贸合作重点国家和产业,指导企业对外投资。编制“走出去”重点项目清单。同时,开展成都品牌“一带一路”专项推介活动。组织“成都造”工业产品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推介。

      同时,成都积极“引进来”,将加快实施筑巢工程,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争取更多的外国领馆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加强与外国城市的交往,2016年国际友城将超过30个。积极打造领事保护公益培训品牌“出国第一课”,做好“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和“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公务员交流奖学金”相关工作。继续推进“海外成都”工作平台建设工作,通过该平台有针对性地宣传推介成都的投资、创业、旅游等政策和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华人关注成都。

      启动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

      加快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据了解,成都已启动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为外籍人士在蓉工作生活创造更好环境。加大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引入力度,力争引进1所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的医疗机构。在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急诊急救、特需服务等重要环节常态化外语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外语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和外语服务应急医疗队伍3支队伍的建设,提高涉外服务能力。

      同时,成都正加快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引进国际品牌教育机构来蓉办学。支持在蓉国际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新增4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探索理念、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国际化推进模式。鼓励学校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推广和实施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本校特色的对外交流校本课程。

      专家解读

      以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为载体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市委把打好扩大开放的主动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这是成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积极动作。”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表示,成都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注重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

      王伟认为,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领馆数量列中西部第一,2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等,奠定了扎实的对外开放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中韩创新创业园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园区的建设,是成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立面向国际投资贸易平台的一种积极探索。”

      王伟告诉记者,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因此,除了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园区,成都还应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搭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平台,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发挥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协同效应,扩大技术溢出,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生产体系,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