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市将改造960个老旧院落
改造内容重在功能性改造
区域文化打造成为改造亮点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改造的基础上,今年改造的960个院落的内容,也已经全面敲定。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老旧院落改造的内容不仅包括安防设施完善、环境整治、路面平整、公用配套设施改善、房屋共用部位整治等必改项目,更将院落自来水分户、雨污分流、电力分户、外露管线序化等功能性改造内容纳入改造范围,同时将继续推进自治组织建立、物业管理和维修资金归集的长效机制建设。“这次启动的老旧院落改造和以往的改造都有所不同,主要是针对院落的功能性改造,除了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之外,更多的是一些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等功能性改造,让老百姓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负责人说道。
当然除此之外,今年的老旧院落改造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要着重文化打造。“这个文化打造,不仅是院落改造要发掘文化传承,更要对院落周边进行统一特色的文化打造,也显得尤为重要。”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营造的就是“留得住乡愁”的这种文化根基。
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点位选定工作完成90%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960个改造院落中,中心城区550个,郊区(市)县410个,而在中心城区(含高新区)中,改造任务最多的是武侯区,改造个数达到120个;其次是金牛区,改造个数达到114个。除此之外,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都将完成100个改造院落的目标任务。在郊区(市)县的410个改造任务中,改造任务最重的是蒲江县,改造个数达到59个;而其次是金堂县,改造个数58个。
据了解,这些今年纳入改造的960个院落,都要在今年一季度前,完成改造点位确定,建立院落自治组织并启动老旧院落软件改造工作;二季度前,基本完成各院落物业管理、维修资金的建立,完成改造方案设计审查、改造项目招投标程序等相关工作;三季度前,启动老旧院落硬件改造工作;11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院落的硬件改造、物业管理及维修资金归集等工作,并做好筹备迎检。
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今年的老旧院落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点位选定工作已经完成了90%以上,可谓是取得了开门红。“而在这些确定的改造点位中,基本都已经完成了自治组织的建立,这也为下一步的改造,打好了有利的基础。”负责人说道。
权威访谈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
各部门协同保障推进 建立工作“倒逼”机制
而对于今年的老旧院落改造工作,各部门协同保障推进,也成为了一大亮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们要逗硬目标管理,建立工作“倒逼”机制,督促各区(市)县“早计划、早实施”,量化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合理设置工作程序,将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物业管理和归集维修资金作为启动院落改造的前置条件。
而对于院落改造标准也进行了明确,要在确保院落环境整治、公共照明配置等基本项目必改基础上,注重打造区域特色亮点。在此基础上,成都市经信委、市水务局等相关职能单位积极参与进来,研究完善院落居民电力户表、外露管线序化、雨污分流、自来水户表等各功能性专项改造政策标准与实施方案,实现功能性改造与老旧院落整体改造的有机融合,解决改造“短板”问题。
另外,成都市严格考评督查,确保维修资金“应归尽归”;建立维修资金续筹机制;明确使用范围和流程,畅通使用渠道,发挥资金效用。
目前,各部门的协调大会已经召开,成都市老旧院落的改造工作将全面推进。
相关新闻
巩固2015年改造成果 严防成效“回潮”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完成了944个老旧院落改造工作,让这些老院落焕发着新的生机。而在今年,还将巩固2015年的改造成果,严防成效“回潮”。
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争取市民政局等行业主管单位支持,通过联合发文、制定政策标准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各区将规范指导老旧院落自治组织作用发挥的职责纳入社区管理职能,督促社区加强院落自治组织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便民服务举措等具体性工作的指导力度。对接市综治办、市公安局等行业主管单位,建立健全延伸至院落单元的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
同时,对于建立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成都市房管部门也将进一步指导督促社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与市民政部门研究运用社区公共服务资金建立老旧院落管理成效考核机制,督促街道、社区抓好院落管理评先争优等活动,定期对老旧院落管理成效进行监督考核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弥补管理经费的不足,巩固管理成效。
另外,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房管局还将加强调研走访,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完善老旧院落物业管理与维修资金归集、使用及续筹的指导性政策标准,抓好宣传发动,增强基层工作可操作性。
“我们将通过集中培训、上门宣讲、实地帮扶等方式,指导各区(市)县规范强化老旧院落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专户管理,并定期公示专户建立和资金归集情况,加强资金管理公正、透明。”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为了巩固成果,成都市还将组织开展对各区(市)县老旧院落改造成果巩固与长效机制运行等情况的测评,测评结果纳入目标考核并予以通报,督促各地建立成效巩固机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