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一年目标及措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目标,以“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大力推进“四个加快建设”,不断深化“四区驱动”,着力开展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应对经济下行、“9·19”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下同)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2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3元,增长9.5%。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主要预期目标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经济发展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存在诸多有利因素。
从不利因素看,攀枝花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坚期,传统产业经济拉动作用减弱,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特别市支柱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仍然严峻,钢材等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变,价格继续大幅回升动力不足,焦煤等大宗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上涨,企业降本增效任务繁重,企业资金链依然紧张。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受工业经济不景气影响,难有大的起色,新兴服务业尚未发展壮大、拉动力不强。
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将继续扩投资、促消费,加强专项建设基金投放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置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消费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已将攀枝花列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区,加上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等建设加快推进,攀枝花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将形成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合分析发展形势,按照符合实际、积极可行原则,与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提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2017年工作建议
(一)抓牢实体经济,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国制造2025攀枝花推进方案》、“互联网+工业”实施方案的落实,促进工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扩大我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完成得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设立,加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资金支持。推动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完善功能布局、加强配套协作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重轨、优质特殊用钢等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改造提升钢铁产业;加快发展钒钛新材料、低微合金铸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大康养旅游宣传力度,加快推进花舞人间、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高品质的“运动蔬果养身基地、生态美景养心基地、阳光医疗养老基地”,构筑“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借助“农超对接”和“直销直供”模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业与康养旅游业互动发展。
(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9张清单”落地,抓好攀西试验区第二、三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推进高温碳化低温氯化高炉渣提钛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现突破。加快攀西试验区“五个一工程”建设,推进钒钛高新材料孵化加速器建设,完成筹建全国钒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行性报告。建立高端稀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好领军型创业人才、“钒钛之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加快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创新科技收益分配机制。
(三)狠抓投资攻坚,全力稳定经济增长。突出优化投向、提高投效,抓好全局性、基础性和补短板、促转型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按照“续建项目抓进度、开工项目抓要件、储备项目抓前期的思路”,分类梳理、分层管理重点项目。加强项目推进机制建设,坚持逐月调度管理,逐季通报督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促进民间投资26条措施,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潜力。
(四)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对外交通网络建设,逐步畅通对外开放发展通道。以中国·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建立健全四川南向门户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和体制机制,扩大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度,促进钢材、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引进一批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
(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抓紧培育一批产业形态鲜明、环境美丽宜居、设施服务完善的特色小城镇,加快培育形成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示范带动其他小镇发展。坚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延伸,增强城镇对乡村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作用,带动新村建设和农民致富增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