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专家齐聚蓉城 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言
为什么要围绕“可持续交通发展”这个主题?全国友协欧亚部吕宏伟副主任介绍,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效、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由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所带来的需求,也是应对城镇化过程中不小的挑战。借助研讨会这个契机,将为中德城镇化合作提供更多互学互鉴的空间。来自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交通和气候高级顾问达尼尔•波噶特,以柏林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德国城市发展与交通政策。同时,针对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达尼尔•波噶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高质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取决于:起末点(OD)短距离性、易换乘性和舒适性。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流和分享中德双方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研讨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德城镇化建设作出努力。”四川省友协会长赵平介绍,今日,参会代表团将实地考察成都市交通枢纽、都江堰水利工程,切身感受四川省整体城镇交通建设发展的状况。
专家声音
倡导市民形成绿色出行的理念:少开车、多走路、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彭其渊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彭其渊介绍,中德城镇化研讨会形式十分好,中德两国分享了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的“实战”经验。同时,各自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将对两国的交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德方专家介绍的城市轨道交通网以及为倡导绿色出行所作出的努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彭其渊认为成都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走出去”的枢纽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非常重要。在彭其渊看来,成都应树立一个轨道都市的理念,用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拥有运量大、速度快以及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高等优势。与此同时,彭其渊倡导市民形成绿色出行的理念:少开车、多走路、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彭其渊认为高速、快速、绿色出行方面的交通发展研讨很有必要,致力于构建智能型、绿色的综合交通系统研究,解决城市交通出行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