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建
装着城市景留着村落心
沿着蜿蜒公路盘旋而上,日前,达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红椿村时,记者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溪流在山脚下流淌,一朵朵飘在山腰的白云、一道道飞流而下的瀑布已被踩在了脚下,而新建成的彝家新寨如仙景般飘在云朵之上。一座座白墙红瓦的新房围着村中心的小广场次第散开,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在村子下面的溪流、白云和村后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整个村落,就是一个精致的小城,静谧和谐,与世隔绝般屹立于云端。走进彝家,室内整洁,整齐摆放的家具、家电展现出彝家人崭新的生活。
“漂亮吧?过去的茅草竹笆房变成了现今靓丽的砖混房,厕所什么都有。”49岁的曲木已丈笑盈盈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新家。宽敞亮堂的客厅里,墙壁雪白,瓷砖明亮,沙发、茶几、电视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这房子是公寓式设计,结构布局合理,我们是身在农村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曲木已丈说,“可农村还是应该有农村样。于是,政府引导我们硬化了院坝,在家门口弄微田园,种些时令蔬菜。想吃,出门就有新鲜菜。现在,城里的亲戚都羡慕我们呢。”
与曲木已丈一样,家住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烟峰村的吉克沙沙也对自己的新房新生活赞不绝口。“屋里亮堂堂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全都分了区,安逸。三间侧屋将火塘、厨房、浴室连成一体,方便。大家住在了一起,随时都能聊天、跳舞,热闹。”以前住在山上,邻里间住得较远,喜欢跳舞的吉克沙沙总有些孤单,集中居住让她的生活丰富起来。
“新建房屋,我们突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特色。村落依地势、环境等,采取围合式、林盘式、散布式、簇群组合式等灵活布局,突出生态性、田园性、农耕性、集约性、景观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市新彝办负责人刘晋明说,我市新建房屋设计中注重引入现代生活理念,让群众住进新房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
改
住进新式房过上新生活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这曾是彝区农村人畜混居,畜禽四处散放的真实写照。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对质量较好的房屋,我市积极推进建庭院、入户路、沼气池,改厨、厕、水、圈等改造工作,完善功能,让群众住进新式房,过上新生活。
近日,来到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林丰村五组村民常马儿卜家,热情好客的彝族老乡领着记者参观他的新房。“这是客厅,左边是卧室,右边是厨房,厨房后面卫生间……”在他家贴着瓷砖、摆放着洗衣机的卫生间里,常马儿卜自豪地说:“政府还给我们装了热水器、浴霸,就算是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洗上舒服的热水澡。”常马儿卜说,“以前家里的厨房是水泥墙,灶也是土灶,打扫卫生特别麻烦,久而久之也就懒得打扫了,家里看着脏兮兮的。改造后,厨房墙上贴上了瓷砖,整个空间就亮了起来,干干净净的,自己都不好意思把它弄脏,乱了赶紧收拾好,脏了马上擦干净。环境整洁了,住着也巴适。”
金口河区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英泉说,林丰村房屋户内改造主要突出改厕、改厨、墙面处理为主,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室外以风貌改造为主,突出彝族特色。“我们还对该村进户输电线路、电视信号入户线路、衣服晾晒等不规范现象进行了统一改造,新增了路灯、健身器材等,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85后”村民左秀英是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人,房屋的变化她感受最深。“以前,每到过节我都有些不想回家。”左秀英说,改造前,家里的厕所是旱厕,与猪圈相连,上个厕所臭气熏天,蚊蝇到处飞,还很不安全。“现在改成了水冲厕所,方便又卫生。”
“为美化环境,我们沿村组道路栽植绿化树,鼓励村民在庭院内种植花卉,打造‘月月有花开、季季有花赏’的‘花样庭院’。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村民实施农房‘一池四改’,即建一口户用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和改浴;或是进行房屋风貌塑造,改善居住条件。”繁荣村党支部书记左学武说,房屋改造的同时,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