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居副省级城市第四

  • 2015年11月19日 11时11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成都服务业对“首位城市”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今年以来,现代服务业对成都市稳增长、促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而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成都现代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自从启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增速保持在副省级城市前列,规模效益实现稳步提高;成都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广州、杭州、深圳之后,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来自成都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1%,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8%,服务业实现税收1285.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64.7%,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150.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7.8%。

      2015年1-9月,成都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173.9亿元,增长10%,与今年上半年持平,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3.4%;服务业实现税收951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64.3%;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5.66万人,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增加0.71万人,提高1.27个百分点,服务业接纳就业容量较大;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0%)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比全市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2、3.9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1.6、0.5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的背景下仍然稳步增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较强的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成都“首位城市”作用进一步发挥的重要支撑。

      数说

      成都“服务力”从何而来?

      重大项目提升支撑力

      数据分析: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投资举措,不断开拓投资新领域,优化投资结构,万达旅游城、银泰城、in99、大悦城、鹏瑞利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服务业旗舰项目相继落户并加速推进。1-9月,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4048.1亿元,占同期全市固投完成额的77.1%,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90亿元,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商品住宅)3560亿元,可圆满完成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考核任务。

      前景展望:强化项目支撑,增添发展后劲。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委获悉,明年成都市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和成都“购物天堂”“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建设,筛选布局一批省市行业龙头项目、区域标杆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用好用活产业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八大高端和五大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同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投资拉动,在分层次引进优质产业、高端项目落户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的同时,大力鼓励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

      扩大消费增强动力

      数据分析: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惠民生、促消费等举措,1-9月,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9.2亿元,同比增长10.7%。一方面,制定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意见》、中华老字号餐饮传承办法和成都市扶持发展餐饮“老字号”工作方案、购物天堂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着力通过实施消费能力提振、消费市场繁荣、消费模式升级、消费环境优化四大工程,积极发展养老、文化、旅游、住房、绿色消费。另一方面,高标准推进中央商业区示范工程建设,创新举办购物节、美食旅游节等品牌节会,加快应用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批发零售企业,创新打造了仁恒置地咖啡外摆特色业态。同时,组织特色产品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活动,积极开展美食文化交流。大力推进农村电商试点和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完成了首批10个“电商村”的评比认定工作,初步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体系。1-9月,全市举办各类商贸类节会(展会)活动50余个,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改造完成10家城区标准化菜市场;新建50家社区便民菜店。

      前景展望:明年,成都市将从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便民消费三方面着力,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创新举办市级层面的新春欢乐购、成都购物节等活动,以节会促消费。支持拓展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体验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制订出台《加快川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餐饮老字号传承发展和形象店打造,探索调整成都美食节的运作机制和模式,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在海外设立餐饮网点,推进与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开展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加快川菜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市“美食之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水平。同时,启动北改区域及三环路以内的20个老旧市场改造,新建改造城区菜市场10个,新建社区便民菜店50个,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5个,促进便民消费。

      创新创业释放潜力

      数据分析:通过加快推进移动金融科技、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三大试点”,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年会、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评价和应用示范活动,深入开展“互联网+”创业天府行动。挖掘梳理出“互联网+”和“+互联网”新模式企业100家,择优评定了“1919”酒类直供等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151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2个,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3个、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21个、龙头企业5个、公共服务平台2个。开展创意成都奖评选活动,持续推动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成长,使成都成为创意之城,全球创意的高地。

      前景展望:明年成都市服务业将继续致力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首先是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包括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试点,支持高新区、双流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进免税店前移,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协同服务平台、进口商品网络零售中心和大宗商品进出口分拨物流中心等。第二是提升发展楼宇经济,围绕发挥高端楼宇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计划打造100栋“双创”特色楼宇,多渠道支持企业利用楼宇存量,开办“创客空间”、打造“青年创业特色楼宇”等。第三是高质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按照规划一批、认定一批的思路,制定《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建立服务业集聚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新规划认定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贸易便利化培育竞争力

      数据分析:通过扎实抓好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全力推进中国(成都)内陆自贸试验区申报工作。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前往南亚、中亚、欧洲相关国家开展投资贸易,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国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平台。支持“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中亚列车”双黄金通道开展回程运输业务,积极争取“水果进口指定口岸”,建设“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目前,我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国际市场拓展活动88次,参加企业254家,累计成交额7.32亿美元;组织上百家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系列活动,现场和协议成交金额累计上亿元。

      前景分析:成都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西向开放门户城市,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加快拟定企业、产品、服务以及投资等“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形成陆海联动、东西双向的发展格局,将大力深化与欧盟合作,以建设中德(四川成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为契机,争取国家级对欧合作平台,夯实深化对欧合作内容和平台基础,优化对欧合作政策环境。以蓉欧快铁为通道、以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为抓手,以推介我市国别产业园区、推动我市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我市“美食之都”影响力为主题在欧洲策划、组织两次大型国际交流活动,扩大成都在欧盟国家的影响力,打造成都-欧盟合作新平台。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数据分析:紧密结合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以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贸区经验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激发发展活力。加大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力度,截至目前,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等5个领域29项国务院有关部门改革成果均在我市复制落地,地方政府借鉴推广的6项改革事项正在积极推进中。

      前景展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明年,成都市将继续做好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进一步深化、细化改革任务,主动探索创新,挖掘新的改革增量,争取更大的改革空间,将全面落实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任务,全力以赴开展自贸区争创工作,找准我市创设内陆自贸区的特色优势、功能定位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沟通对接和专题汇报工作,深入梳理挖掘创新改革事项,力争明年3月前形成较为完善的申报方案,积极争取省上和国家部委指导支持。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居副省级城市第四

  • 2015年11月19日 11时11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成都服务业对“首位城市”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今年以来,现代服务业对成都市稳增长、促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而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成都现代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自从启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增速保持在副省级城市前列,规模效益实现稳步提高;成都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广州、杭州、深圳之后,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来自成都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1%,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8%,服务业实现税收1285.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64.7%,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150.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7.8%。

      2015年1-9月,成都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173.9亿元,增长10%,与今年上半年持平,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3.4%;服务业实现税收951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64.3%;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5.66万人,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增加0.71万人,提高1.27个百分点,服务业接纳就业容量较大;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0%)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比全市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2、3.9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1.6、0.5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的背景下仍然稳步增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较强的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成都“首位城市”作用进一步发挥的重要支撑。

      数说

      成都“服务力”从何而来?

      重大项目提升支撑力

      数据分析: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投资举措,不断开拓投资新领域,优化投资结构,万达旅游城、银泰城、in99、大悦城、鹏瑞利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服务业旗舰项目相继落户并加速推进。1-9月,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4048.1亿元,占同期全市固投完成额的77.1%,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90亿元,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商品住宅)3560亿元,可圆满完成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考核任务。

      前景展望:强化项目支撑,增添发展后劲。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委获悉,明年成都市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和成都“购物天堂”“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建设,筛选布局一批省市行业龙头项目、区域标杆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用好用活产业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八大高端和五大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同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投资拉动,在分层次引进优质产业、高端项目落户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的同时,大力鼓励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

      扩大消费增强动力

      数据分析: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惠民生、促消费等举措,1-9月,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9.2亿元,同比增长10.7%。一方面,制定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意见》、中华老字号餐饮传承办法和成都市扶持发展餐饮“老字号”工作方案、购物天堂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着力通过实施消费能力提振、消费市场繁荣、消费模式升级、消费环境优化四大工程,积极发展养老、文化、旅游、住房、绿色消费。另一方面,高标准推进中央商业区示范工程建设,创新举办购物节、美食旅游节等品牌节会,加快应用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批发零售企业,创新打造了仁恒置地咖啡外摆特色业态。同时,组织特色产品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活动,积极开展美食文化交流。大力推进农村电商试点和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完成了首批10个“电商村”的评比认定工作,初步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体系。1-9月,全市举办各类商贸类节会(展会)活动50余个,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改造完成10家城区标准化菜市场;新建50家社区便民菜店。

      前景展望:明年,成都市将从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便民消费三方面着力,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创新举办市级层面的新春欢乐购、成都购物节等活动,以节会促消费。支持拓展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体验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制订出台《加快川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餐饮老字号传承发展和形象店打造,探索调整成都美食节的运作机制和模式,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在海外设立餐饮网点,推进与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开展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加快川菜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市“美食之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水平。同时,启动北改区域及三环路以内的20个老旧市场改造,新建改造城区菜市场10个,新建社区便民菜店50个,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5个,促进便民消费。

      创新创业释放潜力

      数据分析:通过加快推进移动金融科技、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三大试点”,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年会、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评价和应用示范活动,深入开展“互联网+”创业天府行动。挖掘梳理出“互联网+”和“+互联网”新模式企业100家,择优评定了“1919”酒类直供等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151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2个,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3个、电子商务创新型企业21个、龙头企业5个、公共服务平台2个。开展创意成都奖评选活动,持续推动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成长,使成都成为创意之城,全球创意的高地。

      前景展望:明年成都市服务业将继续致力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首先是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包括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试点,支持高新区、双流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进免税店前移,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协同服务平台、进口商品网络零售中心和大宗商品进出口分拨物流中心等。第二是提升发展楼宇经济,围绕发挥高端楼宇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计划打造100栋“双创”特色楼宇,多渠道支持企业利用楼宇存量,开办“创客空间”、打造“青年创业特色楼宇”等。第三是高质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按照规划一批、认定一批的思路,制定《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建立服务业集聚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新规划认定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贸易便利化培育竞争力

      数据分析:通过扎实抓好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全力推进中国(成都)内陆自贸试验区申报工作。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前往南亚、中亚、欧洲相关国家开展投资贸易,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国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平台。支持“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中亚列车”双黄金通道开展回程运输业务,积极争取“水果进口指定口岸”,建设“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目前,我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国际市场拓展活动88次,参加企业254家,累计成交额7.32亿美元;组织上百家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系列活动,现场和协议成交金额累计上亿元。

      前景分析:成都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西向开放门户城市,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加快拟定企业、产品、服务以及投资等“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形成陆海联动、东西双向的发展格局,将大力深化与欧盟合作,以建设中德(四川成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为契机,争取国家级对欧合作平台,夯实深化对欧合作内容和平台基础,优化对欧合作政策环境。以蓉欧快铁为通道、以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为抓手,以推介我市国别产业园区、推动我市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我市“美食之都”影响力为主题在欧洲策划、组织两次大型国际交流活动,扩大成都在欧盟国家的影响力,打造成都-欧盟合作新平台。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数据分析:紧密结合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以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贸区经验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激发发展活力。加大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力度,截至目前,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等5个领域29项国务院有关部门改革成果均在我市复制落地,地方政府借鉴推广的6项改革事项正在积极推进中。

      前景展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明年,成都市将继续做好上海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进一步深化、细化改革任务,主动探索创新,挖掘新的改革增量,争取更大的改革空间,将全面落实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任务,全力以赴开展自贸区争创工作,找准我市创设内陆自贸区的特色优势、功能定位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沟通对接和专题汇报工作,深入梳理挖掘创新改革事项,力争明年3月前形成较为完善的申报方案,积极争取省上和国家部委指导支持。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