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化”联动 城乡一体 宜宾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初显

  • 2015年11月16日 14时12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字体:
  •   龙峰村从深山老林变身旅游胜地,是宜宾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样板。目前,龙峰村的龙头山按照4A级景区的标志,打造成“样板后花园,临港会客厅”,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确保“四季有花,月月有景”。在这里,城乡居民共享到了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临港区龙峰村是宜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面形成“四化”同步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

      超前规划

      为城镇化发展导航

      近年来,宜宾坚持高起点定位抓规划,形成了“一核、一带、二线、八点”的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心”:即宜宾中心城区;“沿江发展带”:即沿岷江和长江东西向城镇发展带,是宜宾发展产业集群的走廊和城镇化的密集发展带。“两条发展轴线”:即资源开发与能源工业型城镇发展轴线;旅游经济型城镇发展轴线。“八个生长点”:即八个二级中心城镇。

      围绕“2365”发展战略和“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宜宾注重科学规划,超前制定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公共设施、人口转移等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域宜宾”规划体系以及县城规划、小城镇规划和新村规划。同时,主动融入川南城市群发展,形成大产业、大交通、大项目、大园区、大企业、大物流、大信息、大金融一体化为特点的川南城市群的新格局。

      在宜宾,很多规划一出台,就很快实施见成效。比如,《宜宾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很快落地,莱茵春天、财富中心、上力理想城、东方时代广场、银龙商业广场“五个商业综合体”目前全面建成投运。这些商业综合体,为方便居民购物的同时,聚集了城市的人气,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功能。

      近年来,宜宾城市形象和功能不断改善,中心城区的南岸、临港、三江口等区域建设相继完成,城市环线逐步形成,城市综合承载力逐步提高,公交、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学校、医院布局不断优化。环境更好了,生活更方便了,这是市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宜宾临港开发区是一个亮点。临港区作为宜宾“以港兴城”的一个新区,从2009年底成立至今短短几年来,现代化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走出了一条产业互动、产城相融、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临港区的模式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宜宾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城镇建设为节点,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4年年底,宜宾12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完成项目投资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村转移人口18500人,并启动市级试点示范小城镇行动,重点扶持6个市级重点镇和20个市级试点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宜宾的城市在逐渐增大。在“十二五”期间,宜宾中心城区每年建成区面积增长5-6平方公里。城市在变大,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城市成为市民,共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

      产业发展

      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宜宾注重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城市组团发展。一方面,依托宜宾港的独特优势,坚持以港兴城,推进沿江地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加快形成沿江“产业群”、“城镇群”和“港口群”,增强集聚辐射效应。

      为推进产城相融,增强城市经济整体实力,宜宾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打造“三个中心、六大基地”,着力培育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和百亿企业。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宜宾推进“五个统筹”,形成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宜宾坚持“镇当城建”的理念,把各区县的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基础,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商贸、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经济,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城功能,在小城镇配套建设中小学、医院、文化设施和敬老院等,吸引农民进镇购房建房,加快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就近转移农村人口。

      创新管理

      让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

      如今,临港区龙峰村的村民通过家里的网络能知天下事。自从村里安装了宽带,村里就与世界联通了。近年来,宜宾先后实施了4G无线移动通信基站试点工程、“宽带乡村”惠民工程、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等大型网络基础建设项目。近三年,四大通信企业在宜投资累计达到20.2亿元,加速了宜宾宽带网络的演进升级,广大居民都体验到了信息的便捷和公共服务,享受到了城镇化发展成果。

      除了在推进城镇化中的网络覆盖以外,宜宾还着力解决进城人口的“市民化”,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保障农民工享有同等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在集中居住区增加文化、体育设施,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提供场所,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宜宾创新机制。兴文县在全市率先撤销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的非制度性门槛,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国民待遇差别,消除居民进入城市的户籍制度方面的障碍,取消农民必须购买住房或投资才能获得城镇户口的老政策,赋予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身份、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在推进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宜宾成效初显。目前,宜宾有全国重点镇12个、省级试点镇18个、市级重点镇6个和市级试点镇20个,各级重点、试点镇总数达到了34个,占全市建制镇总数的30%。江安县水清镇、宜宾县观音镇、兴文县僰王山镇等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镇。一个个小城镇成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纽带,辐射带动起了广大农村的发展。

      据预测,未来5—10年,宜宾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大、后劲足,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同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加快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发展,必将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面临着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规划,宜宾将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区,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60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将进一步推进岷江新区、南部新区、临港新区、金沙新区、南溪新区、李庄组团等重点新区建设,到2017年前全面完成旧城改造和风貌整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化”联动 城乡一体 宜宾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初显

  • 2015年11月16日 14时12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龙峰村从深山老林变身旅游胜地,是宜宾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样板。目前,龙峰村的龙头山按照4A级景区的标志,打造成“样板后花园,临港会客厅”,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确保“四季有花,月月有景”。在这里,城乡居民共享到了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临港区龙峰村是宜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面形成“四化”同步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

      超前规划

      为城镇化发展导航

      近年来,宜宾坚持高起点定位抓规划,形成了“一核、一带、二线、八点”的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心”:即宜宾中心城区;“沿江发展带”:即沿岷江和长江东西向城镇发展带,是宜宾发展产业集群的走廊和城镇化的密集发展带。“两条发展轴线”:即资源开发与能源工业型城镇发展轴线;旅游经济型城镇发展轴线。“八个生长点”:即八个二级中心城镇。

      围绕“2365”发展战略和“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宜宾注重科学规划,超前制定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公共设施、人口转移等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域宜宾”规划体系以及县城规划、小城镇规划和新村规划。同时,主动融入川南城市群发展,形成大产业、大交通、大项目、大园区、大企业、大物流、大信息、大金融一体化为特点的川南城市群的新格局。

      在宜宾,很多规划一出台,就很快实施见成效。比如,《宜宾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很快落地,莱茵春天、财富中心、上力理想城、东方时代广场、银龙商业广场“五个商业综合体”目前全面建成投运。这些商业综合体,为方便居民购物的同时,聚集了城市的人气,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功能。

      近年来,宜宾城市形象和功能不断改善,中心城区的南岸、临港、三江口等区域建设相继完成,城市环线逐步形成,城市综合承载力逐步提高,公交、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学校、医院布局不断优化。环境更好了,生活更方便了,这是市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宜宾临港开发区是一个亮点。临港区作为宜宾“以港兴城”的一个新区,从2009年底成立至今短短几年来,现代化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走出了一条产业互动、产城相融、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临港区的模式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宜宾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城镇建设为节点,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4年年底,宜宾12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完成项目投资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村转移人口18500人,并启动市级试点示范小城镇行动,重点扶持6个市级重点镇和20个市级试点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宜宾的城市在逐渐增大。在“十二五”期间,宜宾中心城区每年建成区面积增长5-6平方公里。城市在变大,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城市成为市民,共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

      产业发展

      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宜宾注重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城市组团发展。一方面,依托宜宾港的独特优势,坚持以港兴城,推进沿江地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加快形成沿江“产业群”、“城镇群”和“港口群”,增强集聚辐射效应。

      为推进产城相融,增强城市经济整体实力,宜宾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打造“三个中心、六大基地”,着力培育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和百亿企业。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宜宾推进“五个统筹”,形成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宜宾坚持“镇当城建”的理念,把各区县的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基础,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商贸、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经济,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城功能,在小城镇配套建设中小学、医院、文化设施和敬老院等,吸引农民进镇购房建房,加快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就近转移农村人口。

      创新管理

      让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

      如今,临港区龙峰村的村民通过家里的网络能知天下事。自从村里安装了宽带,村里就与世界联通了。近年来,宜宾先后实施了4G无线移动通信基站试点工程、“宽带乡村”惠民工程、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等大型网络基础建设项目。近三年,四大通信企业在宜投资累计达到20.2亿元,加速了宜宾宽带网络的演进升级,广大居民都体验到了信息的便捷和公共服务,享受到了城镇化发展成果。

      除了在推进城镇化中的网络覆盖以外,宜宾还着力解决进城人口的“市民化”,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保障农民工享有同等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在集中居住区增加文化、体育设施,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提供场所,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宜宾创新机制。兴文县在全市率先撤销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的非制度性门槛,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国民待遇差别,消除居民进入城市的户籍制度方面的障碍,取消农民必须购买住房或投资才能获得城镇户口的老政策,赋予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身份、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以同等待遇,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在推进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宜宾成效初显。目前,宜宾有全国重点镇12个、省级试点镇18个、市级重点镇6个和市级试点镇20个,各级重点、试点镇总数达到了34个,占全市建制镇总数的30%。江安县水清镇、宜宾县观音镇、兴文县僰王山镇等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镇。一个个小城镇成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纽带,辐射带动起了广大农村的发展。

      据预测,未来5—10年,宜宾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大、后劲足,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同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加快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发展,必将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面临着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规划,宜宾将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区,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60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将进一步推进岷江新区、南部新区、临港新区、金沙新区、南溪新区、李庄组团等重点新区建设,到2017年前全面完成旧城改造和风貌整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