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以“十项扶贫工程”为主攻方向 坚决打好彝区扶贫开发攻坚战
海拔2600米的美姑县依果觉乡古拖村,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今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曾经来到这里,亲切看望群众,要求采取措施,尽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个月过去,古拖村彝家新寨建设已经启动,村子里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目前,建设所需的大宗建材已经基本到位,各家各户的地基也已经打好。按计划,今年11月底彝族年之前,困难群众就将搬入漂亮的新居。
李昌平走进建设现场,详细询问新寨建设规划、新居建筑结构、房屋面积等情况。他指出,彝家新寨建设要选择从最贫困的区域、村舍、农户入手,优先解决最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的问题。新寨建设的补助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差异化政策,对特困群众可以多补贴一些。对农村丧失基本劳动能力,也无借贷偿还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众,可以尝试采用建设廉租房、周转房等措施,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新寨建设,要多一点彝家风情、农村特色,多一点田园风光、自然情趣。要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寨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李昌平指出,大凉山腹心地带,是扶贫攻坚、彝家新寨的主战场,条件最艰苦、任务最艰巨。要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首先解决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改善环境,树立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彝家新寨建设,越到基层,情况越加千变万化,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尝试结合基层一线实际,授权乡镇村组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国家、省州相关政策、资金,实行差别化的建设标准和扶持政策,务求实效。
近年来,通过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整洁、崭新、文明的新寨在大凉山深处拔地而起,有效改善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家里几口人,修新房花了多少钱,家里主要收入都有些什么?”在美姑县龙门乡瓦古觉村、金阳县丙底乡木里古尔村、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李昌平走进彝族村民家中,参观群众新居,查看房屋布局,了解群众建设投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等情况。
看到彝区群众居住环境的显著改善,李昌平十分高兴。他指出,要按照王东明书记提出的“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要求,继续深化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教育引导彝区群众树立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知识改变命运,要大力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培养造就民族地区建设有用人才。
产业发展,是事关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事。李昌平先后来到美姑县依德阿莫村山羊养殖场、金阳县丝毛鸡养殖场、昭觉县雪松种植基地、布拖县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等地,调研彝区产业发展工作。他指出,产业扶贫,重在选准产业。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市场,找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我们要针对凉山腹心地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林果业的实际情况,探索走出一条种养殖业结合、林果业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绿色农业之路,切实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当前,各县在发展黑山羊、西门塔尔牛等养殖业,以及核桃、花椒、雪松等种植业方面的尝试,思路不错,措施得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要继续创新思路,不断改革创新,把区域扶持和产业扶持相结合,突出重点,成片规划,形成规模效益。要树立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理念,既要抓当前能见效的产业,也要多抓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产业,造福子孙后代。
李昌平还深入昭觉县跨克公司,布拖县州级食品药品工业集中区等地调研,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刘铁,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维嘉,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达久木甲,州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力,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