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市将大力实施“1313”战略构筑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 2014年01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成都现代工业产业“1313”战略 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个发展层级

      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

      13个重点推进产业

      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4个产业

      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5个产业

      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4个产业

      成都工业,在“强服务、促转型”中走过了收获多多却并不轻松的2013年。回望2013年,产业推进一线的“忙”、创新驱动一线的“忙”,改革发展一线的“忙”;不同的“忙”,交织汇流,撑起成都工业快马扬鞭乘势而上的历程,划出了一条条上扬曲线。产业新作为、发展新收获,载满了春华秋实的12个月。成都工业以“勇挑大梁”的积极作为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列,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4年新年伊始,成都工业更将快马前行。展望2014年,成都工业,将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揽全局,以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主基调为工作准则,努力当好“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执行者,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积极向好发展贡献应尽之力,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产业高端发展和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2013执行图

      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2013年12月20日,一辆崭新的白色捷达从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三期总装车间,缓缓驶出——这是一汽大众成都基地今年的第48万辆车,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由此突破70万辆大关。

      2013年全市汽车产业全口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001亿元;2013年预计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050亿元,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为716.2亿元。另外一个支撑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则实现全口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增长20%以上——两个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超过70%!

      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成为2013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要选择2-3个重点优势产业,力争在2-3年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球产业链条竞争的关键系列!”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施跃华告诉记者,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个理念,集中优势资源,结合成都具体的产业实际,来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

      一组数据,让我们对成都重点优势产业在2013年的发展有一个清晰地了解:预计2013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而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589亿元,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全省市(州)均居第二位。其中预计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14.5%;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达到31.5%!

      与此同时,全市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增百亿企业2户,重点培育小巨人、成长型、拟上规、微型企业1791户;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入33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及其所在乡镇的产城一体化规划修编,重点推进寿安新城、淮口新城、德源新城和丽春新城等产城一体规划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42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00亿元,量产增效及竣工投产项目新增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大力推进宽带成都建设,获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改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座,新改建燃气管线205.8公里,新建加油气站10座,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3815亿元。

      2014路线图

      实施“1313”战略

      构建成都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市经济发展必须迈过的坎。”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接受采访时介绍,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就工业经济领域而言,就是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高点起步、高位切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在全球的比较优势和在西部的高端优势,为成都经济‘跳得高’找到突破。”施跃华表示,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力推动“1313”战略的实施,构建成都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必须走产业高端发展和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施跃华说,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先进制造业是成都发展工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优先方向,要让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发展形态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升级。

      施跃华表示,目前成都发展工业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要实施“1313”战略,即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其中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4个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5个产业,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4个产业。施跃华提出,下一步还将通过搭建企业与成都高校、科研院校等的交流平台,以创新驱动来提升产业发展,走高端发展之路。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13个产业中的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培育!”施跃华介绍,目前我市工业产业和企业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等,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其引领作用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将2-3个优势产业,培育成为具有成都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二是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实力的企业不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000多家,中小企业则有20余万家,“下一步,则需要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加力加劲,我们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以及市场培育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对话·改革红利在哪里>>>

      非禁即入破“门”而出

      让民营经济“自由泳”

      专访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施跃华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者并列的地位给民营经济带来的利好充分可期。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同样指出: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按照“非禁即入、有障必究”原则,扩大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在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完善服务体系上拿出突破性举措,推动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作为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市经信委如何行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备受关注。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施跃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以服务的理念来破解难题,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让民营经济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进程中“自由泳”!

      从无到有

      民营经济已成我市经济发展生力军

      问:诸如“玻璃门”“弹簧门”“滚滚门”,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那么,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成都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互为主体,程度达到90%以上。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预计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2.0%,占GDP比重将达到59%。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问:民营企业座谈会,在2013年连续举行了4次,应该说这对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了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为在民营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直接、畅通、高效的沟通管道,第一时间了解民营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市县两级都建立了民营企业座谈会议制度。在去年的12月24日,我们召开了第四次市级民营企业座谈会,23家民营企业和商会代表参会,相关的问题及建议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前三次座谈会,累计104户企业参会,反映问题及建议共13大类209件,目前已经办结207件,满意率达到95%。民营企业座谈会制度对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

      破“门”而出

      民营经济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问:你怎么看此次改革对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答: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这给民营经济带来的利好充分可期。在诸多企业家看来,民营经济在此次改革中将有更多机会,民营经济将获得更加强力的支持,必将赢得更广阔的空间。

      问:下一步我们成都在推进民营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推动民营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秉承“创新服务”的这一理念,我们采取以下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制定鼓励民间投资产业导向目录,采取BT、BOT、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天府新区、“北改”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更广领域;继续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2013年共组织各类展会活动37次,近1100家民营企业参加展会,在展会上直接获得订单3个多亿,后期效益更是数以亿计,以后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制定在政府采购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办法,落实好“在政府年度采购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不低于采购总额30%、面向小型企业采购不低于采购总额18%”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落实好免征小微企业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设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市本级支持民营企业的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落实好对各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在“新三板”等各类交易市场上市融资,支持民营企业采用知识产权、仓单、商铺经营权、商业信用保单等财产权益质押融资;进一步强化服务,建立民营企业呼叫中心、设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等。我相信,这一系列举措,必将助推我市民营经济再次腾飞。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将大力实施“1313”战略构筑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 2014年01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成都现代工业产业“1313”战略 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个发展层级

      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

      13个重点推进产业

      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4个产业

      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5个产业

      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4个产业

      成都工业,在“强服务、促转型”中走过了收获多多却并不轻松的2013年。回望2013年,产业推进一线的“忙”、创新驱动一线的“忙”,改革发展一线的“忙”;不同的“忙”,交织汇流,撑起成都工业快马扬鞭乘势而上的历程,划出了一条条上扬曲线。产业新作为、发展新收获,载满了春华秋实的12个月。成都工业以“勇挑大梁”的积极作为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列,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4年新年伊始,成都工业更将快马前行。展望2014年,成都工业,将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揽全局,以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主基调为工作准则,努力当好“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执行者,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积极向好发展贡献应尽之力,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产业高端发展和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2013执行图

      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2013年12月20日,一辆崭新的白色捷达从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三期总装车间,缓缓驶出——这是一汽大众成都基地今年的第48万辆车,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由此突破70万辆大关。

      2013年全市汽车产业全口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001亿元;2013年预计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050亿元,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为716.2亿元。另外一个支撑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则实现全口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增长20%以上——两个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超过70%!

      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成为2013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要选择2-3个重点优势产业,力争在2-3年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球产业链条竞争的关键系列!”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施跃华告诉记者,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个理念,集中优势资源,结合成都具体的产业实际,来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

      一组数据,让我们对成都重点优势产业在2013年的发展有一个清晰地了解:预计2013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而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589亿元,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全省市(州)均居第二位。其中预计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14.5%;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达到31.5%!

      与此同时,全市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增百亿企业2户,重点培育小巨人、成长型、拟上规、微型企业1791户;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入33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及其所在乡镇的产城一体化规划修编,重点推进寿安新城、淮口新城、德源新城和丽春新城等产城一体规划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42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00亿元,量产增效及竣工投产项目新增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大力推进宽带成都建设,获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改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座,新改建燃气管线205.8公里,新建加油气站10座,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3815亿元。

      2014路线图

      实施“1313”战略

      构建成都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市经济发展必须迈过的坎。”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接受采访时介绍,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就工业经济领域而言,就是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高点起步、高位切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在全球的比较优势和在西部的高端优势,为成都经济‘跳得高’找到突破。”施跃华表示,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力推动“1313”战略的实施,构建成都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必须走产业高端发展和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施跃华说,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先进制造业是成都发展工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优先方向,要让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发展形态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升级。

      施跃华表示,目前成都发展工业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要实施“1313”战略,即构建1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其中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4个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5个产业,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4个产业。施跃华提出,下一步还将通过搭建企业与成都高校、科研院校等的交流平台,以创新驱动来提升产业发展,走高端发展之路。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13个产业中的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培育!”施跃华介绍,目前我市工业产业和企业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等,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其引领作用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将2-3个优势产业,培育成为具有成都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二是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实力的企业不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000多家,中小企业则有20余万家,“下一步,则需要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加力加劲,我们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以及市场培育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对话·改革红利在哪里>>>

      非禁即入破“门”而出

      让民营经济“自由泳”

      专访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施跃华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者并列的地位给民营经济带来的利好充分可期。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同样指出: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按照“非禁即入、有障必究”原则,扩大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在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完善服务体系上拿出突破性举措,推动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作为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市经信委如何行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备受关注。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施跃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以服务的理念来破解难题,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让民营经济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进程中“自由泳”!

      从无到有

      民营经济已成我市经济发展生力军

      问:诸如“玻璃门”“弹簧门”“滚滚门”,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那么,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成都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互为主体,程度达到90%以上。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预计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2.0%,占GDP比重将达到59%。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问:民营企业座谈会,在2013年连续举行了4次,应该说这对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了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为在民营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直接、畅通、高效的沟通管道,第一时间了解民营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市县两级都建立了民营企业座谈会议制度。在去年的12月24日,我们召开了第四次市级民营企业座谈会,23家民营企业和商会代表参会,相关的问题及建议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前三次座谈会,累计104户企业参会,反映问题及建议共13大类209件,目前已经办结207件,满意率达到95%。民营企业座谈会制度对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

      破“门”而出

      民营经济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问:你怎么看此次改革对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答: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这给民营经济带来的利好充分可期。在诸多企业家看来,民营经济在此次改革中将有更多机会,民营经济将获得更加强力的支持,必将赢得更广阔的空间。

      问:下一步我们成都在推进民营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推动民营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秉承“创新服务”的这一理念,我们采取以下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制定鼓励民间投资产业导向目录,采取BT、BOT、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天府新区、“北改”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更广领域;继续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2013年共组织各类展会活动37次,近1100家民营企业参加展会,在展会上直接获得订单3个多亿,后期效益更是数以亿计,以后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制定在政府采购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办法,落实好“在政府年度采购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不低于采购总额30%、面向小型企业采购不低于采购总额18%”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落实好免征小微企业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设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市本级支持民营企业的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落实好对各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在“新三板”等各类交易市场上市融资,支持民营企业采用知识产权、仓单、商铺经营权、商业信用保单等财产权益质押融资;进一步强化服务,建立民营企业呼叫中心、设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等。我相信,这一系列举措,必将助推我市民营经济再次腾飞。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