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市采取多项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 2013年07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2013年7月24日,在高新区天府软件园C6栋的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肖福斌正对一款BRT快速公交闸机进行调试。随着成都“公交优先”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新产品开发也进入了“快车道”。  尽管如此,董事长向生建却用企业成立之初的艰难作为开场白:“企业发展之初,最直接、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幸运的是,作为成都中心企业的代表,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成都诸多扶持政策的助力。在企业通过三次股权融资,并通过高新区、市经信委等组织的企业融资担保等进行直接贷款融资,享受相关的政策支持后,“仅仅担保、贷款贴息等补助,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助力。”向生建高度凝练总结出企业成功的“诀窍”。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公司在2004年的销售收入仅为200万元左右,而这一数据到2012年已经增长到了2.1亿元,“企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与整个成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向生建表示,更值得总结的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离不开成都培育中小企业形成的各种体制机制。

      其实,这样的中小企业代表还有很多。就在前不久的6月27日,市经信委公布了2013年成都市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名单,今年又有1791户纳入到全市的培育计划。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可以从总额高达1.2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分得“一杯羹”。

      全市中小企业 保持工业经济主体位置

      大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发展枝繁叶茂,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的最理想状态。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同比增长达到10.8%。

      为了助推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除了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外,成都还构建起了包括信用、融资担保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三大服务体系”。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除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担保等专项资金外,今年我市还将设立起总额为1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社会各类资源的聚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化学效应——成都中小企业已经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挑起“大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614.54亿元,同比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2004.6亿元,同比增长15.10%;利润总额102.75亿元,同比增长8.4%;利税总额162.00 亿元,同比增长10.9%——在全市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猛释放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仍旧保持了工业主体位置!

      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的强力引导

      设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序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在2010年,我市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最初的每年500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9000万元——包括此前设立的3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这两笔总额达到1.2亿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引导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指针”和“助推器”。

      “去年有99户企业享受了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市经信委企业处的刘晓勇介绍说,除了市级财政支持之外,还有国家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每年约1亿元;四川省则设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2.5亿元。

      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在2011年、2012年分别对千户微型企业发放总额为1000万元的培训券,切实助推小微企业的发展。根据今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安排,将建立1亿元的民营企业专项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再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工作意见>的通知》,再到《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创新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我们正在起草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核心内容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等。”

      发力资本市场 破解“融资难”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形成多种企业融资模式;并构建全市“三大服务体系”之一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在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过程中,除了直接上市融资之外,我市还逐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多种融资模式:国家开发银行“统贷统还”模式、软件企业“资金池”模式、“互联互保”模式、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等。

      截至5月末,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为3687亿元,比年初新增171.9亿元,同比增长11.7%;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05亿元(其中:小微2184亿元),比年初新增473亿元,同比增长11.1%(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3.87%);短融、中期票据、中小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达177亿元。

      “事实上,目前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市经信委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负责人文彬表示,下一步,则主要集中精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慢、融资贵”的难题。

      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相对应的则是另外两个体系建设: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构建起全市企业信用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构建起了一个“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的综合体系。

      换位思考,感悟企业需求;主动服务,超越企业期待——三大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这是我市在推进企业加快发展中打出的一组漂亮的“组合拳”。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采取多项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 2013年07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2013年7月24日,在高新区天府软件园C6栋的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肖福斌正对一款BRT快速公交闸机进行调试。随着成都“公交优先”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新产品开发也进入了“快车道”。  尽管如此,董事长向生建却用企业成立之初的艰难作为开场白:“企业发展之初,最直接、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幸运的是,作为成都中心企业的代表,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成都诸多扶持政策的助力。在企业通过三次股权融资,并通过高新区、市经信委等组织的企业融资担保等进行直接贷款融资,享受相关的政策支持后,“仅仅担保、贷款贴息等补助,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助力。”向生建高度凝练总结出企业成功的“诀窍”。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公司在2004年的销售收入仅为200万元左右,而这一数据到2012年已经增长到了2.1亿元,“企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与整个成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向生建表示,更值得总结的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离不开成都培育中小企业形成的各种体制机制。

      其实,这样的中小企业代表还有很多。就在前不久的6月27日,市经信委公布了2013年成都市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名单,今年又有1791户纳入到全市的培育计划。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可以从总额高达1.2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分得“一杯羹”。

      全市中小企业 保持工业经济主体位置

      大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发展枝繁叶茂,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的最理想状态。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同比增长达到10.8%。

      为了助推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除了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外,成都还构建起了包括信用、融资担保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三大服务体系”。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除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担保等专项资金外,今年我市还将设立起总额为1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社会各类资源的聚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化学效应——成都中小企业已经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挑起“大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614.54亿元,同比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2004.6亿元,同比增长15.10%;利润总额102.75亿元,同比增长8.4%;利税总额162.00 亿元,同比增长10.9%——在全市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猛释放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仍旧保持了工业主体位置!

      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的强力引导

      设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序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在2010年,我市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最初的每年500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9000万元——包括此前设立的3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这两笔总额达到1.2亿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引导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指针”和“助推器”。

      “去年有99户企业享受了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市经信委企业处的刘晓勇介绍说,除了市级财政支持之外,还有国家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每年约1亿元;四川省则设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2.5亿元。

      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在2011年、2012年分别对千户微型企业发放总额为1000万元的培训券,切实助推小微企业的发展。根据今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安排,将建立1亿元的民营企业专项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再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关于<成都市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工作意见>的通知》,再到《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创新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我们正在起草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核心内容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等。”

      发力资本市场 破解“融资难”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形成多种企业融资模式;并构建全市“三大服务体系”之一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在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过程中,除了直接上市融资之外,我市还逐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多种融资模式:国家开发银行“统贷统还”模式、软件企业“资金池”模式、“互联互保”模式、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等。

      截至5月末,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为3687亿元,比年初新增171.9亿元,同比增长11.7%;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05亿元(其中:小微2184亿元),比年初新增473亿元,同比增长11.1%(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3.87%);短融、中期票据、中小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达177亿元。

      “事实上,目前成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市经信委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负责人文彬表示,下一步,则主要集中精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慢、融资贵”的难题。

      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相对应的则是另外两个体系建设: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构建起全市企业信用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构建起了一个“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的综合体系。

      换位思考,感悟企业需求;主动服务,超越企业期待——三大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这是我市在推进企业加快发展中打出的一组漂亮的“组合拳”。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