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012年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率达到60.2%

  • 2013年05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市统计局发布监测报告

      “北改”推动“三圈一体”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十八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市专门制定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成都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报告》昨日正式发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率达到60.2%,较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北改”的推动下,我市三个圈层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基本同步,我市“五大兴市战略”中的“三圈一体”战略取得了明显实效。

      调查背景>>>

      城市化水平

      衡量经济文化等水平

      当前,成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双加速”时期,摸清家底非常重要。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化水平是反映一个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静态指标,被普遍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为科学量化和评价我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客观全面反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成果,市统计局组织专门人员,完成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该体系按照经济水平、人口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五大评价领域,共22个具体指标,对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进行度量和计算。

      调查范围涵盖

      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对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的专项调查,范围包括了成都高新区、五城区、14个区(市)县城关镇所辖纯城镇居委会以及行政村范围内所有大中专院校的常住人口,区(市)县辖区内涉农社区和集中规模在2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以及行政村范围内商品房楼盘的常住人口。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要求,共调查收集了全市19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总计315个乡镇(街办),符合调查条件的475个居委会以及行政村范围内的大中专院校,符合条件的2354个涉农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和行政村范围内商品房楼盘的相关调查数据。

      专家点评>>>

      “北改”推动中心城区

      城镇化率提高

      市统计局相关专家认为,2012年开始,我市加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特别是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北改”大大提升了该区域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与前两年中心城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二三圈层的局面相比,本次调查中,呈现出了三个圈层发展速度基本同步的良好态势。

      据悉,2012年我市新型城镇化率60.2%。其中,中心城区新型城镇化率为96.7%,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二圈层新型城镇化率为49.8%,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三圈层新型城镇化率为34.3%,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个圈层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基本同步。

      同时,调查显示,2012年,全市确定的3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和重点镇新型城镇化率为37.3%,高于一般乡镇29.9%的平均水平。与上年的36.1%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发展速度稍慢于全市提高1.3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经济城镇化水平最高

      生活质量增幅最大

      新型城镇化反映在区域和社会经济的若干层面。《报告》指出,从2012年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五大领域的评价结果看,得分最高的是经济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高达98.7分,较上年增加0.2分,增长了0.2%;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90.1,较上年增加4.5分,增长了5.3%,增幅最大。

      按照监测体系的设计,经济城镇化领域由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共3个指标构成,其标准值分别是12000元、15%和2,2012年从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基本情况看,这三个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99.7分、98.8分和97.2分。生活质量领域则由年人均用电量、清洁能源普及率、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家用电脑普及率共5个指标构成,标准值分别是240度、90%、90%、90%、20%。2012年从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基本情况看,五个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89.1分、89.2分、86.2分、87.2分和85.8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2年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率达到60.2%

  • 2013年05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市统计局发布监测报告

      “北改”推动“三圈一体”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十八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市专门制定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成都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报告》昨日正式发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率达到60.2%,较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北改”的推动下,我市三个圈层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基本同步,我市“五大兴市战略”中的“三圈一体”战略取得了明显实效。

      调查背景>>>

      城市化水平

      衡量经济文化等水平

      当前,成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双加速”时期,摸清家底非常重要。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化水平是反映一个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静态指标,被普遍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为科学量化和评价我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客观全面反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成果,市统计局组织专门人员,完成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该体系按照经济水平、人口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五大评价领域,共22个具体指标,对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进行度量和计算。

      调查范围涵盖

      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对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的专项调查,范围包括了成都高新区、五城区、14个区(市)县城关镇所辖纯城镇居委会以及行政村范围内所有大中专院校的常住人口,区(市)县辖区内涉农社区和集中规模在2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以及行政村范围内商品房楼盘的常住人口。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要求,共调查收集了全市19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总计315个乡镇(街办),符合调查条件的475个居委会以及行政村范围内的大中专院校,符合条件的2354个涉农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和行政村范围内商品房楼盘的相关调查数据。

      专家点评>>>

      “北改”推动中心城区

      城镇化率提高

      市统计局相关专家认为,2012年开始,我市加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特别是成华区和金牛区的“北改”大大提升了该区域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与前两年中心城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二三圈层的局面相比,本次调查中,呈现出了三个圈层发展速度基本同步的良好态势。

      据悉,2012年我市新型城镇化率60.2%。其中,中心城区新型城镇化率为96.7%,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二圈层新型城镇化率为49.8%,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三圈层新型城镇化率为34.3%,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个圈层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基本同步。

      同时,调查显示,2012年,全市确定的3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和重点镇新型城镇化率为37.3%,高于一般乡镇29.9%的平均水平。与上年的36.1%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发展速度稍慢于全市提高1.3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经济城镇化水平最高

      生活质量增幅最大

      新型城镇化反映在区域和社会经济的若干层面。《报告》指出,从2012年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五大领域的评价结果看,得分最高的是经济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高达98.7分,较上年增加0.2分,增长了0.2%;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90.1,较上年增加4.5分,增长了5.3%,增幅最大。

      按照监测体系的设计,经济城镇化领域由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共3个指标构成,其标准值分别是12000元、15%和2,2012年从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基本情况看,这三个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99.7分、98.8分和97.2分。生活质量领域则由年人均用电量、清洁能源普及率、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家用电脑普及率共5个指标构成,标准值分别是240度、90%、90%、90%、20%。2012年从参加调查的2354个涉农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基本情况看,五个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89.1分、89.2分、86.2分、87.2分和85.8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