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政府办公室通报春耕生产涉农资金整合情况
《通报》指出,截至3月底,全市已启动新建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3个、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基地40万亩,规划落实大春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高产高效攻关示范片56.1万亩;落实大春粮食作物面积624.27万亩;农民和农机合作社购买各型补贴农机具1.2万余台(套),发放购机补贴654万余元;修复机电提灌站140座,改造(新建)机电提灌站30座,修复机电提灌设备3855台套,新增机电提灌设备868台套;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余亩。
《通报》同时指出,在专项督查中发现我市个别地方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农田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现象严重。通川区、达县、开江县等地的小型灌溉工程年久失修,水利工程利用率较低,影响了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和抗旱能力的提升。如幺塘镇场镇和部分旱山村人畜饮水都比较困难。
(二)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农用物资除种子价格小幅上涨外,其余物资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业生产成本略有上升。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增多,农村季节性缺劳现象突出,农民依靠家庭经营增收的难度加大。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落实比较困难。一是规划缺乏操作性。达县、开江县等地的重点区域规划事项过于笼统,缺乏对重点项目、任务分工、实施地点、建设标准等要素的明确指向;通川区的规划目前还未通过最终审定,与规划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脱节。二是整合存在盲目性。各县(市、区)均未制定规划中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没有因需整合项目,导致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缺乏对应项目支撑,整合进去的项目没有相应的建设任务。三是落地具有艰巨性。各县(市、区)普遍存在规划编制、项目整合明显滞后于项目申报工作的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四是机制难显长效性。在建立整合机制上,各县(市、区)普遍存在思想不够统一,部门不愿整合、应付整合的现象。
《通报》要求,各相关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大信息发布和设施管护力度。各地要积极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建立常态化的村级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制,设立村级维修养护基金;加快机制创新和技术培训速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新机制,对整合项目建成的产业基地,可探索将项目投入转化成农村集体或流转土地农民的股份。组织助耕队、代耕队帮助缺劳户搞好春耕生产。推行种粮大户奖励政策,鼓励发展种植大户,加大适合丘陵山区耕作的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深度,统一安排项目申报、统一组织项目实施、统筹使用整合资金、统一检查验收成果,确保已整合项目及时落地。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