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一、着力夯实产业支撑
坚持把农业产业培育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督促相关部门完成“5+3”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总体规划和新型主体培育、优势品牌打造、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围绕市场需求,强化科技支撑,探索高产高效模式,促进基地建设规模拓展和链条延伸,各项产业发展正按规划有序推进实施。不断巩固粮食大市地位。尽管上半年遭遇了严峻的旱灾,但全市上下主动作为,科学应对,全市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趋稳。目前小春收割基本结束,预计小春粮食产量达96.6万吨、仅比去年减产2.5万吨(其中小麦产量76万吨、减产2.6万吨,油菜产量23.4万吨、增产0.3万吨)。大春播栽较为顺利,全市完成水稻栽插160万亩,基本达到常年进度;玉米播栽138万亩,前期受旱死苗18万亩已完成育苗补栽。从目前生产形势看,小春损失大春补、晚秋作物补、畜禽生产补的预期可以实现。
二、加快改变农村面貌
新村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全市新村建设总体性安排方案,严格按照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倒排进度,梯次推进,全域覆盖。不断完善“1+15”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设施,全力打造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截至目前,试点新农村综合体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建成农房1895套、入住619户,入住率达32.7%;“1+15”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服务中心建成3个(西充、仪陇、南部),投入使用1个(西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升钟二期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评审,即将通过水利部审批后上报国家发改委。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入围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仪陇油房沟、高坪双叉河、营山金鸡沟等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阆中解元水库、西充九龙潭水库加快建设。启动实施万亩农建示范片9个,加固水库45座,修复水毁工程3554处,新修防渗渠道982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1.5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9.7平方公里。
三、稳步推进综合改革
坚持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积极从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流转交易平台、促进规范流转交易、探索产权放弃补偿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市委农办牵头制定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意见》;市农牧业局牵头制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实施细则》。市上专题召开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以统筹城乡试点单位为基础,迅速启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至目前,我市5360个村的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落实经营性“五小水利”产权6.03万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正有序推进。在全市范围建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500个、县级土地流转仲裁机构9个,全市流转农用地总面积达88万亩,培育经营土地1000亩以上业主大户达180多户。
四、积极强化工作保障
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始终扭住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这个抓手,按照每年“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提升一片”的要求,督促各县(市、区)抓早争主动,以竞相建设的良好态势示范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狠抓项目整合不松劲。成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项目源头控制,切实做到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基础申报项目、实施项目、聚合项目,以项目整合投入带动财政投入、拉动信贷投入、撬动社会投入。今年以来,向上争取各类涉农项目资金7.6亿元,其中规范整合4.57亿元。创新体制机制不懈怠。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业主大户等新型主体,进一步密切利益联结,在带动农民群众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面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