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品牌:提速凉山现代农业
而会议的日程安排也和以往不同,除安排大会发言、领导讲话外,还有企业与各相关部门、县市领导的对话与讨论。
“大凉山”品牌显示出了沉甸甸的分量!
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把全面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统一“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包装、标识和广告宣传用词用语为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品牌培育,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增强企业主体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督促检查、跟踪问效,整体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声誉,以品牌建设推动特色产业上规模、产品上质量、经营上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跨越。
“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今年完成所有指定农产品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广告宣传用语工作;启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申报四川省著名商标的相关工作,力争通过2到3年努力,把“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创建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到2015年,再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品牌。
这是凉山州“大凉山”品牌建设的再发力!
从石榴到苦荞茶,从脐橙到青花椒,从花卉到白魔芋……大凉山品牌正列队而来。
而这只是“大凉山”品牌建设的冰山一角,作为自治州大农业的宏观发展战略,“大凉山”品牌正引领着凉山农业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凉山州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多样性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催生出琳琅满目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是省委、省政府圈定的四川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但长期以来,凉山州的优质农产品存在着“有展品,无产品;有产品,无批量;有批量,无品牌”的尴尬局面。如何破解这一发展瓶颈?
2010年,凉山州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是年,“品牌建设年”启动,“大凉山”品牌开始在凉山大农业建设中发力,由此开启了凉山农业从田野到市场的全产业链革命,三年过去,这场以品牌建设为先导的农业现代化革命为凉山州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观念嬗变:政府与企业的品牌共振
2012年7月,凉山州的苦荞生产企业从成都的“2012·大凉山优质苦荞产品成都展销周”开始,再赴广东珠海参加珠海市政府主办的五地名优农产品联展。在参展的珠海、梅州、河源、揭阳、凉山五个地区中,只有凉山来自遥远的西南。
推动大凉山品牌走进华南的是政府之力。
把时间再往前回放,从2010年起,“大凉山”品牌频频在各大著名会展上展露风采——从历届西博会到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从北京再到上海的四川名优特新商品(上海)对接会等等。在所有这些展会上,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凉山州党委政府的强大推动力。这个强大的推动力彰显出凉山州抓农业观念的提升与嬗变。
着力政府主导,是“大凉山”品牌建设的根本之力。从指导和引领战略推进的角度出发,党委政府把品牌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产业规划、政策扶持、激励推动、指导服务四个宏观层面。
在产业规划上,科学确定优质农产品品牌的产业分类,根据我州不同的区域精细筛选出烟叶、蚕桑、石榴、肉牛、苦荞麦、中药材等能够支撑凉山大农业发展的产业。在政策扶持上,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项目报批、用地指标、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激励推动上,对成功创建国家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百万元等不等的奖励。而在指导服务上,对各级党委政府有着严格的强化品牌建设目标管理制度。
政府之力传导给企业的是对品牌观念认识的转变。企业是大凉山品牌建设的主体,而企业对品牌建设的观念提升则集中在了对“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认知和推进。
区域公共品牌是现代市场建设的利器,以对产品的地域性、分散性、公共性、外部性的整合实现对大市场的占有及对产业链的拉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正是实现了对我州各企业品牌的有效整合,以凉山优质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倾力打造大凉山品牌的“金质名片”,形成一个握紧的拳头,以“大凉山”之名走向大市场。
政府之力传导给企业的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各企业拓展“大凉山”品牌的力度不断加强——
以环太公司为例,2012年投入到“大凉山”品牌的统一包装及产品广告的费用就达2000万元。
西昌思奇香公司投入统一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达1000万元,还以“大凉山特产专卖店”品牌为主题设计了120家专卖店。
西昌正中公司投入80余万元,对八大系列产品120余个品种全部进行改版设计,投入100万元开展新包装产品上市工作。
西昌攀星公司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包装更换、广告更新。
西昌航飞公司投入统一产品包装73万元、统一广告宣传18万元。
……
党委政府和企业在“大凉山”品牌建设上喊出了一个声音、走出了一个步调,形成了巨大的共振力量。
市场拓进:“大凉山”品牌长袖善舞
“大凉山”品牌建设首先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仅以我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2012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2.1亿元、上缴税金29.9亿元,农民合作组织实现销售收入28.2亿元,品牌农产品外销率达70%以上。
今天,如果你要到凉山州外走亲访友,已经不用拎着大包小袋的凉山农特产品,因为在全国各地都能够就地买到“大凉山”品牌的优质农产品。
惠乔公司以“大凉山”品牌为先导,建立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成功与网络京东商城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进入红旗连锁、沃尔玛、优先品、新世纪等主流卖场。
元龙公司的“大凉山”品牌产品进入了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昆明、深圳、青岛等大中城市,跻身家乐福、沃尔玛、伊藤洋华堂、红旗连锁等大中型超市。
不仅在国内市场,今天,在海外市场买到“大凉山”品牌农产品已经不是一件特别稀罕的事情。
今年2月,凉山州的“大凉山” 醇香黑苦荞茶出口马来西亚,这是凉山州地区首次出口苦荞茶。“国际贸易信息网”、“中国网”“中国台湾网”等媒体评价——这是四川苦荞茶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而早在数年前,会理石榴协会就积极筹建海外出口基地,引进了东南亚地区出口边贸企业进入会理购采果品,面向海外市场拓展“大凉山”品牌。如今,会理每年石榴出口量已经达4万余吨。而“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含金量直接提升了会理石榴的价格,其收购价格,平均每市斤高于国内市场价0.20元。
在韩国、在日本、在新马泰的亚洲市场,在美国、在德国等欧美市场,“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正以其高品质率领凉山的优质农产品拓展出广阔的市场,2012年“大凉山”品牌为我州出口创汇达到了历史性的5300多万美元。
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的品牌效应
“大凉山”品牌是龙头,而舞动的是整个凉山产业链条。
“大凉山”品牌把凉山农业推向了一个现代农业的快车道上,从小农生产到规模经营,从龙头带动到科技创新,从市场拓展到国际合作……这是一条全产业链上展开的凉山农业革命。
在会理的数十万亩石榴园里,有1000亩非常特殊的石榴园,这是会理的石榴良种母本园繁育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石榴良种母本园繁育基地。在这个繁育基地里,不仅有本地的11个优质石榴品种,还引进了国内各石榴主产区的23个优质石榴品种,每年可提供60万株优质良种接穗。
这个全国唯一的优质石榴基因库是打造“大凉山”会理石榴品牌的根基。
和“大凉山”会理石榴品牌建设一样,在雷波县投资466万元、建起了总面积达5000亩的核桃(川香)基地及50亩的脐橙良繁基地,以保障“大凉山”雷波脐橙、核桃品牌优质农产品的含金量。
在这些繁育基地之上,是“大凉山”品牌建设带来的凉山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大突破。
今天的凉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国家优质茧丝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四川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特色林产品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和四川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基地。
在这些基地上,以品牌建设为龙头,以“双提升”为抓手,做大规模,做优特色,“大凉山”特色产业正按照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快速推进。我州的种烟和烟叶产量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马铃薯总产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苦荞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二分之一,茧丝产量蝉联全省第一,黄牛、山羊出栏位居全省第一,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大凉山”品牌建设同时推动的是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的整体推进。
今天,凉山州180家龙头企业、2400个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110万户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00多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成员10.2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5.4万户。
在会理,以大型销售市场和加工企业为龙头,果农们的人均石榴产值达到了11699元,全县石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4238户,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1725户,30万元以上的农户86户,石榴收入上百万元的11户,最高的一户达到400万元。
“大凉山”品牌建设带来的产业更大的提升是凉山的优质农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合作——
2010年,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凉山州与世界烟叶生产大国津巴布韦签署了烟叶生产技术合作项目。同年,津巴布韦副总统应邀访问凉山,这是凉山历史上接待的国外最高级别的外宾,而促成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凉山以品牌建设引领的产业革命。
2011年,在第十二届西博会,首次设立了“荷兰日”,其缘由是在这届西博会上,凉山州将与这个世界花卉王国签署“凉山州与荷兰花卉产业合作协议”并共同举办“中-荷花卉园艺产业推介会”。
到2012年的第十三届西博会,凉山州又与泰国正大集团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合作投资协议》、《葡萄酒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五十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等三项总投资约20亿的投资协议。预计用三年时间,把凉山州建成西部最具魅力,市民最放心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这三个协议被媒体评为本届西博会上最大亮点之一。
一项项国际间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大凉山”品牌正推开一扇扇国际合作大门而走向世界。
次级突破:品牌聚合铸就凉山力量
从启动“大凉山”品牌建设至今,凉山州已经拥有了近百个国家级、省级等各类优质农产品品牌。仅去年,全州就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个、四川省名牌5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截止目前,全州农产品拥有中国著名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四川省名牌14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个。
同时,截至2012年底,全州已有160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241个产品获准“大凉山”农产品标识使用权,15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完成220个农产品统一新包装工作,初步形成了“大凉山”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
今年1月四川省人代会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多点”,就是要做强市州经济梯队,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有一批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有一批市州超过1500亿元。“多极”,就是要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实施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区域规划,培育“四大城市群”、发展“五大经济区”,形成支撑四川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高速发展的凉山是四川重要的多点多极之一,凉山州委提出,要力争在2017年经济总量冲刺2500亿。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同时也是异常艰巨的发展重任。而“大凉山”品牌建设将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要给这个推动力注入更强大的活力,党委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仍将是品牌打造的关键。各县市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品牌建设要求,细化分解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县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农办主任是具体责任人的要求,实行季度跟踪督查问效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的力量,凉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