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总结文化经验 实现文化自觉
一是文化工作必须以民为本。实践证明,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最终成果也必须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是我们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讲,就是必须牢固树立文化乐民理念,文化建设必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健求美需求;牢固树立文化富民理念,既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又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文化收入、扩大就业人口;牢固树立文化惠民理念,文化服务必须广泛普惠城乡群众,努力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均衡发展。
二是文化工作必须注重协调。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推动“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促进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文化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和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光靠哪个人、哪个部门是不行的,因此,只有善于协调、争取支持,凝聚成合力,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大家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阿坝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阿坝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是文化工作必须改革创新。要树立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意识。坚决克服消极畏难、因循观望、自满自足的保守思想,树立和发扬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改革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束缚,大胆引入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勇于突破和创新。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管理的完善度统一起来,在改革中强化管理,以科学管理保障改革,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创新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方式,营造良好灵活的用人环境,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努力使文化发展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四是文化工作必须面向基层。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量创作藏羌各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不断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常下乡、常在村、常在寨”的可喜局面,牢牢占据住基层精神文化阵地,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文化维稳”的独特作用。
五是产业发展必须遵循规律。必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根据资源开发潜力、文化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布局,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集群发展,培育和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完善文化产品流通渠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强文化竞争力。第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文化事业涵养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立体、协调发展观念,坚持两手抓,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第二,要突出特色,实施“差异化”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藏、羌”特色,打响具有我州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依托九寨沟文化产业园和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形成“发展极”,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增强藏羌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第三,要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产业是有偿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获取利益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但从当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对文化的影响和破坏也是不争的事实。丽江古城的商品化就是一典型事例。这就提醒我们在开发利用中必须要注意开发模式的选择和被影响的风险评估,做好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预案。第四,要做好两个整合。一方面,把我州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与世界级的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自然景区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其文化品位,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融互动;另一方面,打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对全州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利用国际旅游平台,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文化资源的亮点变为旅游的热点。
六是文化遗产必须强化保护。必须坚持建立完善有利于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重大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不断加大经济建设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力度。加强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传承、教学、交流和扶持,积极开展非遗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增强阿坝藏羌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